新華網 正文
獵豹:“動如脫兔”卻不能長時間追擊獵物
2017-12-06 07:49:22 來源: 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大家可能看過有關獵豹的視頻或紀錄片,那麼,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定會是獵豹的捕食過程:一旦發現可以獵食的瞪羚等動物,它便會從草叢中一躍而起,展開四肢,飛一般地向獵物撲去,動作之快,令人瞠目結舌,讓你不自覺地就對嬌小的瞪羚等動物萌生擔憂和惻隱之情。可是,它高速奔跑一兩分鐘後,無論是否已經成功捕獲獵物,它都會自動停止追逐,非常疲憊地徑自在那裏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氣,瞪羚等動物只需要離它遠遠的,無需再閃轉騰挪,便不再會有太大的生命危險。可見,儘管獵豹奔跑“動如脫兔”,但卻不能長時間追擊獵物,所以捕食的成功率卻並不是很高,這是為什麼呢?

  獵豹

陸地上的快跑冠軍

      獵豹是陸地上奔跑速度最快的四腳動物,有“快跑冠軍”之稱。那麼,獵豹究竟能跑多快呢?據科學家們反復測定,它的最高時速可以達到113公里/小時,連擅長奔跑的非洲羚羊都會被甩在後面。在疾奔之時,獵豹的前肢和後肢分別向不同的方向伸展,好像展開的翅膀,在地面上快速飛行。而且它的啟動速度也特別快,它能在2秒之內加速到72千米/小時。如果讓現在的世界短跑世界冠軍與獵豹進行百米比賽,那麼,即便是這個世界冠軍先跑60米,最後勝出的肯定也會是獵豹。

      獵豹的奔跑速度如此之快,與它的身體結構密切相關。它的四肢修長,身體很瘦,呈流線型,它的脊柱非常柔軟,比較易於彎曲,就像彈簧一樣。而且在奔跑之時,它的四肢都在用力,身體一起一伏。同時,它長着一條條大尾巴,在急轉彎時可起到平衡的作用,使它不至於摔倒。

  陸地上的快跑冠軍

不能長時間追擊獵物之謎

      獵豹高速奔跑之時,它的呼吸系統和循環系統其實都在做著超負荷運轉,但無論其呼吸多麼急促,都無法供給身體足夠多的氧氣,因此從一定程度上講,快速奔跑的獵豹其實做的是一種無氧運動,因為在快速奔跑之時,它的呼吸系統跟不上其快速運動的節奏,無法及時吸進足夠多的氧氣,呼出體內産生的二氧化碳。一旦其身體需要的氧氣無法及時補充進來,它的循環系統也會隨之無法工作。因此,在高速奔跑的獵豹不久便會因缺氧而筋疲力盡,它就必須停下來大口呼吸。

      這個道理與人在長跑與短跑時一樣。人在短跑100米時,可以全力保持高速衝刺的速度,而在長跑1500米時,耐力再好的運動員都不會全程保持衝刺的速度。因為如果那樣的話,負責呼吸的呼吸系統呼進來的氧氣肯定不會滿足身體的需要,循環系統也就不會正常工作,人體因高速奔跑所需的大量營養肯定不能及時供應,所以,人就會感覺四肢發軟,渾身乏力。

      另一方面,獵豹在快速奔跑之時,身體會産生大量的熱量,如果這些熱量無法及時排出體外,體內的熱量就會大量地囤積起來,導致其身體過熱而出現虛脫症狀。因此,快速奔跑是非常傷元氣的,奔跑一段時間之後,不管能不能成功捕獲到獵物,它都必須停下來休息。有時即便是撲到了獵物,它也沒辦法立即進食,它必須停下來喘喘氣,稍息一下。據研究表明,獵豹追捕獵物時的高速奔跑,最多只能維持3分鐘左右的時間。

明智的選擇

      正是由於獵豹無法長時間追擊動物,所以,在捕獵動物時,它總是速戰速決,通常在1分鐘內便可以結束戰鬥。如果在1分鐘之內仍未成功,它便會根據當時的情況進行評估,然後做出繼續追擊還是放棄的選擇。它不會為了撲到獵物而一直消耗自己的體力,更不會盲目地去玩命。如果捕獲獵物還需要耗費很大的體力和時間,它便會明智地選擇放棄,以便為下一次捕獵行動儲備更多的體力。因此,獵豹的捕獵行動成功率不高,一般每6次才會成功1次。

  獵豹捕獵食物

      獵豹耗費很大的體力所捕獲的獵物,有時卻並不能獨享。很多比獵豹更加蠻橫的獅子或鬣狗會乘虛而入。由於獵豹在捕獲獵物時已經精疲力竭,無力與這些比自己強大的對手抗衡與爭奪。萬一螂子或者鬣狗與它爭鬥,不僅會失掉了自己捕獵到的食物,還會搭上自己的一條小命。因此,為求自保,獵豹只能忍痛割愛,選擇放棄自己捕獲的部分,甚至是全部獵物。

+1
【糾錯】 責任編輯: 劉丫
相關新聞
  • 狐狸其實是一種益多害少的動物
    提起狐狸,大家肯定會立即與“奸詐狡猾”之類的詞&&起來,它可是老牌的動物明星,因為古今中外,狐狸均是“狡猾”的代名詞,那麼,現實中的狐狸真的非常狡猾嗎?
    2017-12-05 16:56:00
  • 早寒武世節肢動物已有“母愛”
    據了解,朵氏小昆明蟲隸屬於高肌蟲目昆明蟲科昆明蟲屬,它的身體一般只有4—5毫米長,體表具有兩個小小的堅硬的外殼以抵禦外敵。
    2017-11-30 13:32:25
  • 聽,動物、植物和人的故事(治學者)
    做考古的人,習慣根據自己研究的對象來稱呼自己,比如“良渚人”“二里頭人”“殷墟人”“周原人”……那麼,研究考古遺址的動物遺存的考古人就被稱為“動物人”,研究考古出土植物遺存的則被稱為“植物人”。
    2017-11-28 21:17:13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春意盎然
春意盎然
西安:十五到 元宵俏
西安:十五到 元宵俏
野外實戰 磨礪“刀鋒”
野外實戰 磨礪“刀鋒”
鬧魚燈 迎元宵
鬧魚燈 迎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