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濕地與森林一樣重要
2017-12-10 16:21:23 來源: 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濕地與森林一個是水環境,一個是森林環境;濕地植物以草本植物為主,森林植物以木本植物為主;濕地可以凈化水質、緩衝洪水,森林可以産生氧氣、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濕地生物除了水上植物等還包括鳥類、兩棲類、水生等動物,森林含有大量的陸生植物和大量陸生動物。

     濕地與森林都是地球重要的生態系統組成之一,它們都承擔着重要的生態功能,是地球生物的重要生態場所。

 

     為什麼濕地對生態環境的作用和森林一樣重要?

 

     大家知道,森林是“製造”氧氣的“天然工廠”。地球上的綠色植物每年要吸收4000億噸二氧化碳,釋放2000億噸氧氣,其中絕大部分就是森林的“功勞”。人類和絕大多數生物,都需要靠綠色植物製造的氧氣來生存。除此之外,森林還是天然的吸塵器,1畝森林一年能吸附2.4噸粉塵。森林中有許多樹木可以吸收有害氣體,殺死空氣中的病菌,從而凈化大氣環境。

     相比森林來説,濕地似乎離我們比較遠,它對生態環境的貢獻,在過去更是受到較少的關注。所謂濕地,一般是指河流、湖泊、海洋等水體與陸地之間的過渡地帶,由於長期被水淹沒或有大片淺水區域,從而形成了獨特的土壤系統,例如沼澤就是典型的濕地。

     別小看濕地,它可是和森林、海洋並列的地球三大生態系統之一。這是因為濕地對各種各樣的污染物具有很強的過凈化和分解作用,在地球生態系統中發揮着巨大的“解毒”功能。在濕地上生長着茂密的植物,伴生其中的有各種水生動物以及肉眼不可見卻數量龐大的微生物群體。隨水流入濕地的各種污染物,或直接被土壤阻截,或被濕地動植物利用,或被濕地微生物分解。整體上看,濕地就像一個巨大的天然凈化器。

     濕地還有很重要的蓄水功能。在天氣多雨、河流漲水的時候,濕地就像“海綿”一樣儲存過量的水分,減緩洪水的流速和流量。等天氣轉好,洪峰退去,儲存在濕地中的水再通過下滲的方式來補充地下水。

     由此可見,濕地對地球生態環境的重要性一點也不遜於森林。

 

原始森林與濕地河流

 

     中國濕地你知道多少?

 

     中國濕地類型多、數量大、分佈廣、區域差異明顯、生物多樣性豐富。按照濕地公約的劃分,31類天然濕地和9類人工濕地在中國均有大量分佈。中國濕地的主要類型包括沼澤、湖泊、河流、淺海水域、水庫、河口、海岸灘塗、池塘、稻田等自然濕地和人工濕地。

     中國濕地面積約6600萬公頃(還不包括江河、池塘等),佔世界濕地總面積的10%,位居亞洲第一,世界第四。其中天然濕地約為2600萬公頃,包括沼澤約1200萬公頃,天然湖泊約900萬公頃,潮間帶灘塗約220萬公頃,淺海水域270萬公頃;人工濕地約4000萬公頃,包括水庫水面約200萬公頃,稻田約3800萬公頃。

     在中國境內,濕地分佈從沿海到內陸、寒溫帶到熱帶、從平原到高原山區都有,而且還表現為一個地區內有多種濕地類型和一種濕地類型分佈於多個地區的特點,構成了豐富的組合類型。中國東部地區河流濕地多,東北部地區沼澤濕地多,而西部乾旱地區濕地明顯偏少;長江中下游地區和青藏高原湖泊濕地多,青藏高原和西北部乾旱地區又多為鹹水湖和鹽湖;海南島到福建北部的沿海地區分佈着獨特的紅樹林和亞熱帶和熱帶地區人工濕地。青藏高原具有世界海拔最高的大面積高原沼澤和湖群,形成了獨特的生態環境。

 

中國濕地博物館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 轉載時務請註明出處

 

 

+1
【糾錯】 責任編輯: 魏承瑤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春意盎然
春意盎然
西安:十五到 元宵俏
西安:十五到 元宵俏
野外實戰 磨礪“刀鋒”
野外實戰 磨礪“刀鋒”
鬧魚燈 迎元宵
鬧魚燈 迎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