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第五次下西洋
永樂十五年五月十六日(1417年6月)總兵太監鄭和,在泉州回教先賢墓行香,往西洋忽魯謨斯等國公幹,永樂十五年五月(1417年6月)出發,護送古裏、爪哇、滿剌加、佔城、錫蘭山、木骨都束、溜山、喃渤裏、卜剌哇、蘇門答剌、麻林、剌撒、忽魯謨斯、柯枝、南巫裏、沙裏灣泥、彭亨各國使者及舊港宣慰使歸國。隨行有僧人慧信,將領朱真、唐敬等。鄭和奉命在柯枝詔賜國王印誥,封國中大山為鎮國山,並立碑銘文。忽魯謨斯進貢獅子,金錢豹,西馬;阿丹國進貢麒麟,祖法爾進貢長角馬,木骨都束進貢花福鹿、獅子;卜剌哇進貢千裏駱駝、鴕雞;爪哇、古裏進貢麾裏羔獸。永樂十七年七月十七(1419年8月8日)回國。
宋末泉州市舶司提舉蒲壽庚之侄蒲日和,也與太監鄭和,奉敕往西洋尋玉璽,有功,加封泉州衛鎮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