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巴生港自由貿易區

馬來西亞巴生港自由貿易區

巴生港是馬來西亞規模最大的物流轉運中心,是最繁忙的港口之一。

新華網馬來西亞頻道上線儀式

新華網馬來西亞頻道上線儀式

這是中國主流媒體開設的第一家專門針對馬來西亞的三語種國別頻道

鄭和第一次下西洋

鄭和第一次下西洋

鄭和下西洋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船隻最多、時間最久的海上航行。

中國公司馬來西亞建橋 成當地新地標建築

2014-03-04 07:48:01 星期二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打印】【關閉

  圖為大橋夜景。中國港灣供圖

  3月1日晚,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按下煙花啟動按鈕,在近萬名社會各界人士的齊聲歡呼中,該國檳城第二跨海大橋(簡稱檳城二橋)正式通車。“東方之珠”檳城又有了新的地標建築。

  “更大的夢”

  “有了這座橋,檳城州就可以有更大的夢。”檳城州首席部長林冠英對本報記者説。在他的會客廳中,檳城二橋效果圖被挂在最顯眼的位置。

  遠遠望去,檳城二橋如同一條蜿蜒的巨龍,橫臥於大海的碧波之上。位於馬來西亞西北的檳城州由檳島和威省構成,檳城海峽將檳島與大陸分隔開來。檳城二橋就位於檳城海峽南部水域,連接檳島東南部的巴都茅和威省的巴都加灣,全長22.5公里,其中跨海橋長16.5公里。它是東南亞最長跨海橋梁,總投資額約14.5億美元。

  林冠英介紹説,檳城州經濟發展水平位居馬來西亞各州前列。檳城二橋通車後,將極大地緩解檳島與威省之間的交通擁堵狀況,大大改善兩岸人民的出行。

  “檳城二橋還是檳州均衡發展的關鍵一環。”林冠英説,長久以來,威省被當成檳島的“寒酸兄弟”。2014年1月,檳城州政府宣布,馬來西亞第二家宜家家居店落戶威省。“顯然新大橋是宜家選址的重要原因,以後肯定還有更多國際品牌到此投資”,林冠英對此非常有信心,“將來檳城州將努力成為國際物流中心和人才中心,因此這座橋至關重要”。

  林冠英的特別顧問李家全也對記者&&,在馬來西亞規劃的“北部經濟走廊”中,檳城被定位為貿易和服務業的中心,這座大橋將讓人員、貨物和服務的互聯互通變得十分便利。

  “中國,好樣的!”

  “我們不堵車的夢想終於要實現了!”站在本報記者身旁的出租車司機穆爾興奮地説。他還向記者豎起了大拇指,“中國,好樣的!”檳城二橋的“中國因素”在這裡家喻戶曉。中國進出口銀行為該項目提供了8億美元的低息貸款,中國港灣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國港灣)承擔了主要工程建設任務。

  “為什麼選擇中國公司?”林冠英的回答簡單明了:“在建築業中,中國公司就是最好的。”

  “他們看重的是中國港灣在全世界各種環境中建橋的豐富經驗和齊全的設施設備。”出任中國港灣檳城二橋項目經理部生産經理的當地華人丁業波對記者介紹説,馬來西亞本土的建築公司也有很強的技術能力,但是馬方還是將大橋中技術難度最大的水下基礎工程和主橋施工交給了中國公司。

  檳城二橋工程部經理助理洪錦盛從組織管理層面向記者道出中國公司的“制勝秘訣”:“我是馬來西亞人,在我看來中國公司最厲害的地方在於領導決策非常有力度,各單位態度積極,相互之間配合度高。”

  馬來西亞財政部專門成立的大橋管理公司是大橋的業主。該公司建設部經理拉什德稱讚説:“中國公司很有能力,特別是橋墩,完全是第一流的!我們很滿意!”

  看著幾年的艱苦奮鬥瓜熟蒂落,中國港灣檳城二橋項目總經理房真如十分感慨。他自豪地對記者説:“二橋的設計使用壽命120年,技術質量要求極為嚴格,我們做到了。同時還為當地培養了一大批建築技術管理人才。”馬來西亞《商業時報》評論稱,檳城二橋採用了最新設計和建築方式,將為馬來西亞建築行業立下新的標杆。

  感謝“築夢使者”

  通車儀式現場擺放着幾幅畫,記錄了檳城二橋一步步的“成長經歷”,作家張漢發用畫筆見證了檳城三大歷史工程:上世紀70年代的光大廣場、80年代的檳城大橋和現在的檳城二橋。

  得知記者來自中國,張漢發拉着記者的手説,“感謝中國公司為檳城建設這樣一座標誌性建築。”年過七旬的張漢發3年間用38幅畫作記錄了二橋的誕生,他説,“我還要畫海底隧道,願再做檳城時代見證者。”

  張漢發提到的海底隧道是“兩岸三通一檳城”計劃的最後一部分。早在1995年,時任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訪問檳城時,就呼籲檳城人民建設一條海底隧道連接檳威兩地。20年後,檳城州政府邀請中國鐵建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和北京城建集團參與其中,並扮演重要角色。中國公司再一次成為“築夢使者”。

  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黃惠康&&,檳城二橋是獻給中馬建交40周年的禮物。在2014年“中馬友好交流年”之際,中馬關係迎來新的里程碑。

010020030500000000000000011106061262115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