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航MH370航班失事

馬航MH370航班失事

2014年3月8日,從馬來西亞吉隆坡飛往中國北京的MH370航班失蹤。

李克強對馬來西亞進行正式訪問

李克強對馬來西亞進行正式訪問

李克強指出,中方願同馬方一道弘揚傳統友誼,深化各領域合作。

南海問題與區域合作發展高端智庫學術研討會

南海問題與區域合作發展高端智庫學術研討會

無論是非法仲裁還是其他歪門邪道,都無法抹殺中國在南海的歷史性權利。

馬來西亞駐華大使:中國的創新為發展中國家提供負擔得起的替代方案

2018-03-06 07:00:52 星期二  來源: 新華網  【字號 】【列印】【關閉

  新華網北京3月6日電(栗一星 周欣)在中國兩會召開之際,馬來西亞駐華大使拿督再努丁·葉海亞在接受新華網專訪時表示,中國的創新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一種負擔得起的替代方案,有時甚至是相對現有解決方案來説更好的替代方案。中國的創新創造了健康競爭的方式,為世界各地的終端用戶提供多種選擇。

  新華網:對于十九大後的首次中國兩會,您比較關注哪些議題?

  葉海亞:作為中國共産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之後的首次兩會,今年兩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中國致力于發展開放型經濟,包括擴大對外貿易、推動“一帶一路”倡議,我本人對此頗感興趣。2017年,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率在30%以上,無疑是全球經濟狀況改善的一個重要因素。希望中國繼續實施開放政策,進一步提振世界經濟。此外,包括馬來西亞在內的許多國家都希望看到中國落實十九大上宣布的政策,這些政策將有利于營造更加寬鬆的市場準入環境,保護外國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新華網:中國和馬來西亞的合作項目有哪些進展?“一帶一路”倡議對兩國合作産生了哪些積極影響?您如何看待習近平主席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葉海亞:自1974年馬中兩國建交以來,雙邊關係更加緊密,交流合作不斷加強。兩國有許多長期的合作項目在推進中。例如,馬來西亞和中國的“兩國雙園”姊妹園區,即馬中關丹産業園區和中馬欽州産業園區,2012年以來已取得巨大進展。截止目前,兩座産業園已獲得超過200億美元的投資。此外,2013年,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獲得批準建立,馬來西亞成為首個擁有中國大學分校的國家。目前,大約有1000名來自中國的學生正在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接受高等教育。通過馬中兩國的共同努力,將促進兩國人民交往,鞏固兩國密切的雙邊關係。

  “一帶一路”倡議無疑使馬中兩國在經濟合作領域的聯繫更加密切。在去年5月舉辦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雙方簽署了“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雙方同樣見證了2017年8月馬來西亞長達688公里的東海岸鐵路項目的奠基儀式。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稱,東海岸鐵路項目將成為推動馬來西亞東西海岸經濟平等發展的催化劑。此外,馬中兩國均有意在不久的將來繼續探索與“一帶一路”倡議有關的合作項目。

  習近平主席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值得讚賞,因為它蘊含著和平與繁榮的真諦。人類期待和平與繁榮並存的美好未來。我們今天所生活的世界真正需要的是和平,只有和平共處,才能真正實現繁榮。和平是發展與繁榮的先決條件。

  新華網:中國經濟在2017年實現6.9%的增長,您如何看待這一經濟發展速度?中國部署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將為兩國經貿交流帶來哪些新機遇?這將為世界作出哪些貢獻?

  葉海亞:2017年,中國經濟增長速度超過預期的6.5%。這是中國實現2011年以來經濟增速的首次回升。這表明,得益于中國穩健的經濟政策,以及不斷增加的大眾消費,如果中國經濟繼續朝著積極方向發展,它所産生的“外溢效應”將惠及世界。

  中國繼續擴大對外開放政策,這必將為包括馬來西亞在內的其他國家創造更好的機會,與中國更密切地合作,探索未開發的經濟潛力。隨著中國持續建設開放型經濟,兩國工商領域的互動將進一步加強,為更多的經貿合作夯實基礎。

  世界銀行發布的報告顯示,2017年全球經濟增長3%,這同樣得益于中國良好的經濟表現和傑出的經濟貢獻。世界銀行預計,受油價反彈、全球貿易好轉、低利率和低失業率等因素影響,2018年世界經濟將實現與去年相似的增長率。但在我看來,全球經濟復蘇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中國經濟的表現。

  新華網:大使在中國生活,體驗過“新四大發明”(移動支付、高鐵、電子商務和共用單車)嗎?您如何評價中國當今的創新能力?中國式創新有何借鑒意義?對世界又有何影響?

  葉海亞:我當然有所體驗。許多生活在中國的外國人,包括我的妻子和我都受益于中國的技術革新。我曾多次乘坐過令人印象深刻的中國高鐵。事實上,我在城市間通勤時傾向于乘坐高鐵正是因為它的可靠性。

  2016年,在全球創新指數中,中國躋身全球25強。這樣的認同是中國技術創新高速發展的見證。盡管中國收獲了讚譽,但我認為中國目前的創新能力還未達到巔峰。中國的技術創新為中國擴展商業機會和提高人民生活水準鋪平了道路。我相信,《中國制造2025》藍圖為中國電子商務和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提供了一條清晰的道路,將激發更多創新型企業脫穎而出。

  像馬來西亞這樣的發展中經濟體可以向中國創新學習並獲益良多。中國的創新提供了一種負擔得起的替代方案,有時甚至是相對現有解決方案來説更好的替代方案。通過創新,中國為馬來西亞企業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進入中國龐大的消費群體提供了可能。

  我傾向于把中國的創新看作是一種創造健康競爭的方式,並為世界各地的終端用戶提供多種選擇。此外,中國在科學技術創新方面進行的研究,同樣在很大程度上造福了人類。

  新華網: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您認為中國40年來發生了哪些變化?這些變化對世界有何影響?您如何看待中國經濟未來的發展趨勢?

  葉海亞:自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崛起的軌跡是前所未有的,1978年至2013年間,中國GDP的年平均增長率超過9%。盡管2014年至2016年經濟增長有所放緩,但中國經濟在此期間的增長仍超過許多主要經濟體。

  在過去40年裏,中國經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躍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使7億多中國人民擺脫貧困,成為科技進步的領導者,在聯合國各項事務中作出了重大貢獻,促進社會流動性,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還有其他多項全球經濟倡議等等。這些是中國在過去40年取得的一些重要成就,其影響已經遍及全世界。

  中國的發展為其他國家提供了更多發展機會,使這些國家彼此能夠建立更緊密的經濟關係,並與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探索和開展更廣泛、非傳統領域的合作。與中國攜手合作,迎來互利共贏局面,為營造更好的全球經濟環境作出貢獻。

  我認為,從中國迄今取得的驚人成就來看,中國經濟發展前景不可限量。中國政局穩定、人口眾多, 再加上勤勞是中國人民的傳統文化基因,中國必定會在2021年和2049年,也就是中國共産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分別慶祝成立一百周年之際,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

  新華網:您在成為駐華大使前,是否來過中國?您第一次來中國是什麼時候?和您第一次來中國相比,您印象最深的變化是什麼?

  葉海亞:我第一次到中國是1984年,坦白説,那也是我在2015年1月就職前的最後一次到中國。我必須要説,自從實施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過去40年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那時起,中國一往無前,未曾止步。全世界見證了中國經濟多年來的快速發展。

  對我而言,中國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變化與其全球地位有關。我們今天所知道的中國,是一個在全球政治和經濟領域擁有主導力量的大國。簡單地説,中國的一舉一動都令外界矚目。

  新華網: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遊客源國。同時,中國遊客對出國旅遊的要求也更加多樣化。請問大使,您的國家將會推出哪些便利化措施和特色旅遊吸引中國遊客?

  葉海亞:自2016年3月以來,馬來西亞政府啟動了針對中國遊客的“eNTRI”免簽計劃。2017年,赴馬旅遊的中國遊客達265萬人次,相比前一年增長了22%。由于此計劃成效顯著,eNTRI免簽計劃已延長至2018年12月31日。除此之外,兩國更多航空公司開通了直飛航班,連接兩國的主要城市。

  目前,馬來西亞越來越多的商家和旅遊運營商開始主動提供支付寶等移動支付業務,為中國遊客提供“無現金支付”。馬來西亞政府也鼓勵馬來西亞旅遊運營商為來自中國的小型旅遊團隊(4至8名遊客)提供特色服務,同時提供一些定制旅遊項目,如高爾夫遊和垂釣遊。

  (總監制:田舒斌 終審:劉加文 編審:夏小鵬 監制:韓琳 湯丹鷺 統籌:徐倩 劉丹 林雪 編輯:栗一星 李小雨 周欣)

01002003050000000000000001110000129823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