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來,我國啟動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加大對各類學校家庭和貧困學生資助力度,改善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辦學條件,提高鄉村教師待遇教師待遇……發展公平而有品質的教育成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重點之一,教育公平、教育品質成為社會熱議的話題。如何讓優質的教育普及到更多人?如何提升教育的品質?新華網2018兩會訪談上教育部部長、代表委員們説出了自己的心聲。
陳寶生
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
陳寶生
今年年初,黨中央、國務院下發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對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發展面臨的重大問題作出了係統部署。兩會的“部長通道”上,陳寶生用“提、改、育、用、保、尊”這六字箴言概括了貫徹落實這個文件要做的事情。>>>
劉偉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民大學校長
劉偉
中國高等教育正在經歷非常重要而且很特殊的時期,每一所大學都面臨著提高自己的教育品質的話題。中國人民大學出現在雙一流大學的名單裏,如何推動人文社會學科發展的?人文社會學科如何創建“雙一流”?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表示,通過學科之間的交互依托,不斷提升學科實力,並建立更加公正有效的激勵機制和評價機制。>>>
嚴純華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蘭州大學校長
嚴純華
“對于我們自己培養的或者是國內外其他院校培養的人才,我們還要營造一個能夠讓他們安心工作、安身立命的場所和平臺。既要培養和使用,也要愛惜和保護。我們培養的應該是能夠幹事創業,具有西部烙印,能立足西部,又能面向世界的人才。對于他們,我們要構建留著住、養得起的平臺。”嚴純華説。>>>
黃震
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協副主席、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
黃震
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協副主席、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黃震表示,我們需要培養更多像錢學森這樣的人才,有非常強的家國情懷,這樣才是國家的棟梁。我們的教育必須要信息化、要數字化、智能化,通過各式各樣的教育手段引領價值,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真正的教育是要不斷提高學生的自我思辨能力,培養創新思維。通過教育不斷地發現自我、完善自我。教育得到的應該是開放的答案,而不是簡單地去傳授。
羅建紅
全國政協委員、浙江大學副校長
羅建紅
全國政協委員、浙江大學副校長羅建紅表示,老百姓關注“雙一流”建設,直觀來看,是關心教育品質。高等教育品質提升的第一關就是生源的選拔。生源選拔需要全社會達成一個共識才能實施,不單單靠高校本身。高校的根本任務是培養人才,高等教育只有高品質發展,才能體現其在人才培養,和國家發展方面所作的綜合貢獻,老百姓才會滿意。>>>
葛道凱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教育廳廳長
葛道凱
“ 適合的教育有三層意思:第一層意思,適合的教育是以學生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第二層意思,適合的教育是適應經濟社會需要的教育;第三層意思,適合的教育是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教育。適合的教育,其核心是要順應人民群眾對教育的多樣化、個性化需求,拓展教育供給,保障人的健康成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葛道凱説。
皇甫立同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淮陰中學校長、黨委書記
皇甫立同
教育需要高品質的管理環境、高品質的辦學思想、高品質的教師隊伍以及高品質的內涵管理。談到如何加快構建高品質的“適合的教育”時,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淮陰中學校長、黨委書記皇甫立同表示,教師是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建設教師隊伍是發展基礎教育的根本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