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頻道荊楚新聞今日湖北機構導航科教興鄂縣市報之窗資訊服務湖北農業荊山楚水名企之星分社簡介
 

“退水還河”還要等多久?

  新華網湖北頻道 北國噩夢般的黃沙天氣剛剛遁去,塔裏木河畔的胡楊林又迎來了難捱的焦渴季節,肆虐的沙塵年甚一年地粉碎著人們對春天美好的記憶。
  人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關注自己的家園,可如今的家園是一幅怎樣的畫面。當我們走進新疆、內蒙古等沙塵暴主要源頭地,聽到的是塔河斷流、黑河斷流、黃河斷流……看到的是臺特瑪湖幹涸、居延海幹涸、天鵝湖幹涸……我們尋找,江河何在?湖泊何在?胡楊何在?天地無語,只有漫天黃沙滾滾而來。
  被新疆各民族稱為“母親河”的塔裏木河兩岸,繁衍生長著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片胡楊林,總積近530萬畝。由于塔裏木河下遊320公里河道持續20多年斷流,兩岸已有80萬畝胡楊林渴死。失去了胡楊林這道天然綠色屏障,庫姆塔格沙漠和塔克拉瑪幹沙漠已呈合攏之勢。專家預言,兩大沙漠一旦合攏,帶來的生態災難不可想像。
  胡楊樹被稱為沙漠“英雄樹”。“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由于長期無水可供,這些漫長歷史上曾躲過千萬劫的胡楊林,如今一片接一片葬身沙海。在內蒙古自治區額濟納旗,胡楊林面積已由75萬畝銳減到34萬畝。
  水!水!水!面對幹涸的河床、沙埋的湖底、焦渴的胡楊林,人們發問,“退水還河”還要等多久?
  人類早就認識到“水是生命的源泉”,可千百年來傳承的生産實踐中,人類只重視了“生活用水”、“生産用水”,從沒有意識到“生態用水”。我們把水都攔光、調光、喝光、用光,江河焉不斷流,湖泊焉不幹涸,林木焉不死亡。專家指出,工農業長期與生態爭水是黃河、黑河、塔裏木河等流域生態惡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國際上通常認為一條河用水量不能超過40%。而黃河、黑河、塔裏木河的用水都遠遠超過了這一標準。由于大量截流蓄水,黑河流入下遊額濟納旗的水量,由80年代的每年8億立方米,銳減到1993年的1.8億立方米,致使300平方公里的東西居延海和天鵝湖相繼幹涸,1650萬畝的梭梭林僅剩下300萬畝。黃河流域平均年徑流總量為580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總量為453億立方米。而目前黃河幹流已建和在建的水利工程總庫容量已達563億立方米,佔水資源總量的77%,佔徑流總量的90%以上,加上擬建的兩座大型水庫,庫容量已經大大超過了年徑流總量,黃河水將要被全部截流。由此可見,“退水還河”已成為解決江河斷流、湖泊幹涸、胡楊林死亡、生態惡化的關鍵。
  尚未啟動的“調水工程”只是水資源承載能力的轉移,不足以從根本上解決水資源問題。為此,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上,中央及時提出了“生活用水、生産用水和生態用水”兼顧的思想。為了遏制下遊生態環境惡化趨勢,中央從2000年起直接指揮了黑河、塔裏木河、黃河“水資源統一調度”,黃河大旱之年不斷流,黑河歷史上首次成功實現跨省區分水,博斯騰湖多次向塔裏木河下遊遊輸水。三河成功“調水”的成功實施,使“生態水”概念越來越深入人心。
  三河“調水”的成功實施,並未使下遊生態惡化問題得到根本解決。工農業用水長期擠佔生態用水、環境用水的局面並未得到徹底改觀,江河斷流、湖泊幹涸、林木死亡、植被銳減仍呈加劇趨勢。
  綠色在西部不斷延伸、不斷擴大,可綠色賴以延續的水源卻在不斷枯竭,西部一些工廠、農民仍在不止不休地向大自然攫取生態用水。為了子孫後代,為了西部生態,實施“退水還河”已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