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奔走在“救心路”上的大愛軍醫——記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心胸外科主任張衛達

2015年10月14日 14:17:25 來源: 中國軍網

    

張衛達在西藏牧區患兒家中向家長介紹孩子病情。歐陽紅 攝

    引子

    採訪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心胸外科主任張衛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等他連續做完幾臺心臟手術,帶著渾身疲憊走出手術室,往往已是第二天淩晨。

    “他太忙了,腳打後腦勺,根本沒有節假日!”護士長梁愛瓊輕輕地説。

    為了讓貧困家庭的先心病患兒得到及時救治,9年前,張衛達四處奔走,與地方政府和慈善機構聯合發起“大愛救心”行動。從此,他的日子就在爭分奪秒中高速運轉著。

    “他放下了人生許多東西,唯獨放不下病人。”與張衛達並肩戰鬥20多年的科室副主任王曉武説,“行動是最好最美的語言,人應當怎樣活著,他以自己的精醫、厚德、擔當、執著給了我們最生動的詮釋。”

    不舍晝夜,風雨無阻,向著一個方向不懈衝鋒,這個被譽為敢在“外科之花”上舞蹈的心胸外科專家,內心到底有著怎樣的信念與情懷?

    每一個生命的生與死、苦與樂,都連著家庭和社會——

   患者期盼的,就是我們應當做的

    18歲的海南小夥小羅走進視野時,張衛達的心像被錐子深深扎了一下。這個身材瘦弱、面色青紫、呼吸急促、走路困難的青年,等父母抵押了房子、賣掉了耕牛,一路攙扶著來到醫院時,先天性心臟病已錯過了手術時機。

    面對當前醫學無力改變的現實,母親撲倒在地,哭聲撕心裂肺:“我就這麼一個孩子,求你們救救我的孩子……”

    在湛江,一名剛入校的女大學生到義診點檢查,結果跟海南的小羅一樣令人心碎。“伯伯,我啥時候能做手術?”張衛達強忍著內心的痛寬慰她:“回去按時吃藥,好好鍛煉,也許過段時間就可以了。”等女孩轉身離開,他眼裏早已噙滿淚水。

    面對一個個還未來得及綻放就要凋謝的生命之花,張衛達心如刀割。他心裏清楚,這些花季生命的逝去,將使那些原本完整幸福的家庭支離破碎。

    “我國每年新增先心病患兒10多萬人,大部分能通過手術治愈,但因手術風險大、醫療費用高昂,不少貧困家庭的患者在期盼、痛苦、煎熬中失去了接受及時治療的機會。”張衛達説:“人的生命是最寶貴的。作為醫生,眼睜睜看著悲劇不斷重復卻無能為力,這是最讓人痛心和悲傷的。”

    2006年,張衛達從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調入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創建心胸外科。經過深度調研與反覆思索,他決定在服務部隊的同時,把專業重點轉向小兒先心病,聯合一切社會力量,讓更多的先心病患者重獲健康。

    “把專業重點放在這上面,病人有那麼多嗎?”“醫院不是慈善機構,我們應將發展目標鎖定在相關醫學領域的前沿與尖端……”各種質疑與議論聲不絕于耳。

    “社會缺失的,患者期盼的,就是我們應當做的。”張衛達鄭重地向醫院提交了報告。

    愛之深,責之切,行之急。2007年6月,張衛達在地方政府、慈善機構支援下,聯合發起“大愛救心”行動。他創造性地提出“政府報銷一點、愛心資助一點、醫院減免一點、家庭自籌一點”的救助模式。

    這是一種全新的醫療救助探索,也是一條充滿溝坎、艱難和挑戰的“救心路”。

   1 2 3 4 下一頁  

【糾錯】 [責任編輯: 黃爍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99601283174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