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解放軍306醫院院長:從老子思想看心理健康

2016年02月29日 15:40:10 來源: 新華網

    《道德經》是我國春秋時期傑出的思想家老子的代表作。它言簡意賅,博大精深,其中也蘊涵著豐富的心理學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 

  一、怎樣保持心態平衡

  心態平衡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誌,辯證的思維是心理健康的前提,考慮問題要做到三不:不絕對化,不片面化,不靜止化。《道德經》説“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由任何結果都沒有絕對的好與壞,挫折後不妄自菲薄,成績面前不得意忘形,世界本來是“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辯證的思維是保持心態平衡的前提,掌握事物發展的規律即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何為“自然”?王弼《老子注》中説“自然,其瑞兆不可得而見也,其意趣不可得而睹也”。何謂“道法自然”? “法,謂法則也。道不違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圓而法圓,于自然無所違也”。何為“天法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生出“天乏道,損有余而補不足”。這更讓人們往意識深處堅定了事物無時無刻不存在著轉機,只要全力以赴,方法正確就一定會達到滿意的境界。

  要保持平衡的心態,要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因為“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故“希言自然“。這裏的“守中”和上邊所提到的“衝氣以為和”,集中表達了老子的“中和”思想。它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虛空”,二是和諧。“虛空”是道的狀態,“道衝,而用之或不盈”,“和諧”,天地人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人是這個整體中的一個組成部分,與其他成員間有著密切的聯繫,也就是説,人不能單獨看待自己,只有保持“天之道”的整體和諧精神,才可獲得心理世界的平衡。

  二、做好人之間的交往和諧

  人類的精神活動得以産生和維持,其重要的支柱是充分的社會交往。社會文往的貧乏,必將導致精神崩潰,出現種種異常心理。因此,一個人會不會正常交往,也標誌著一個人的心理健康水準高低。《道德經》提出了處理人際關係的法寶——“慈”。“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日慈”,老子所説的“慈”在人際關係上可概括為兩點: 一是慈柔。“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這具體表現為“不爭”,“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一般説有為必有爭,因為要觸犯他人的利益,而老子主張“不爭”。為人處事下,人們總傾向于致自我為中心,而淡化別人的存在,這種人又怎能獲得同事的信任,換得朋友的和睦相處?心理學家提醒大家,不要處處與人競爭,有些人心理不平衡,完全是因為他們太愛競爭,使自己常常處于緊張狀態。

  二是天道之慈。老子先提出“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繼而指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並總結為“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可見這種“慈”,是惠及天下、廣施眾人的。于是便有了“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德善是一種寬容,每個人身上都有缺點,這要求我們在交往中要遵循寬容的原則,待人大方,不要斤斤計較。寬容是一種成熟的表現擴寬容能擴大交往的空間,有助于消除人際關係的緊張。寬容不是委曲求全,而是不苛求對方,嚴于律己,寬以待人,更好的與他人相處。于是又有了“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這樣的品格,這樣的胸襟何愁不博得眾人的信任。心理研究表明。我們經常被排斥是因為人家對我們有戒心。如果在適當的時候表現自己的善意,多交朋友,少樹敵人,心境自然會平靜。

  三、淡看待名利得失

  《道德經》寫到:“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表達了老子對名利得失態度的思考:過分追求必勞力勞心,失去更多;超然知足方可長生久安。

    的確,名利得失是人生必將面對的選擇,馬斯洛提出:“生活理想切合實際,不違背社會規范的前提下,恰當滿足個人需要。”然需要是不斷發展的,人的需要永遠不會停留在一個水準上。而過分的物質需要,縱情聲色、腐朽虛華的生活對人體傷害極大,“五色令人旦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冰口爽:馳聘政獵,令人心發狂“。故老子提出”少私寡欲“的主張。

  名利又該怎樣對待呢?《道德經》指出“常無欲,可名于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木”。“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老子寫到,對待名利“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強”,因為“功遂身退,天之道”“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可見“適可而止”是“少思寡欲”的更高境界。

  總之,“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乏足,常足矣”。老子將過分的名利得失追求歸罪于把自身看得太重的緣故,“寵辱若驚,貴大息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當不切實際的欲望作祟時要保持恬淡清靜的心態。“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于無名之樸。無名之樸,夫亦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因此“靜”應該是保持身心健康的一種追求。

  四、保持身心安康

  心理健康的最佳狀態是身心健康,它體現了身體和精神的和諧統一。《道德經》中描述了這種至上的境界“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老子用一係列的反問為我們指出了應該不斷追求的幾種狀態:“抱一”狀態,就是首先固守體內的先天真元之氣,進而通過意念鍛煉,達到情、氣、神三者的完美統一,“聖人抱一而為天下式”的目的就是要達到“萬物得一以生”的效果;“嬰兒”狀態,剛出生的嬰兒淳樸無邪,無私先欲,與原初自然的簡單樸素、未加修飾相一致,人只有與自然統一才能感覺到內心的寧靜和輕松,才能調節行為,舒緩心態,抵制現實生活中的壓力和挫折;“無疵”狀態,也就是“聖人不積”,這樣才會“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因為“天乏道,為而不害”。

  另一種狀態就是“靜”。老子説“致虛極,守靜篤……歸根日靜,靜日復命,復命日常,知常日明。不知常,妄作兇。”《道德經》的行為原則是“道法自然”“反者道乏動”,終極要求是“靜”。蕓蕓眾生,世間萬象,生長不息,往復不止,最終要回歸到生命的最根本狀態“靜”,這是生命活動的基本規律,也是萬物不可抗拒的必然法則。人只有遵循客觀法則,順應自然規律才稱得上明智,才能保持身體健康,否則,一味肆意妄行,最終只能是輕者傷身勞神,重者命喪黃泉。

  五、怎樣獲得成功

  成功是每個人都向往和追求的。然而人獲得成功需要有最基本的素質。老子認為獲得成功的良好健康心理,一是自知之明,《道德經》上説“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故有“知不知,上;不知知,病”之説。並在此基礎上提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責”。心理學界認為,心理健康的人是有自知之明的。心理健康的人能充分了解自己,恰當估計自己的能力。他們願意努力發展其身心的潛能,並對無法補救的缺陷安然接受,不做無謂的怨尤。

    二是循序漸進。即“為之于未有,洽之于未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裏之行,始于足下”。因為“圖難于其易,為大幹其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戛:天下大事,必作于細”。

    三是講求策略,懂得“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柔弱勝剛強”的道理。因此要做到“將欲歇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這是老子觀察萬物所得的經驗,是客觀規律。因為“認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甄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顧建文,解放軍306醫院)

【糾錯】 [責任編輯: 楊茹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0291287624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