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世界帕金森病日:綜合治療,品質生活

2016年04月12日 09:30:07 來源: 中國軍網

    2016年4月11日是第20個世界帕金森病日,歐洲帕金森病聯合會從1997年開始把每年的4月11日確定為“世界帕金森病日”,這一天是帕金森病的發現者——英國內科醫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的生日。

    一、什麼是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的中老年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老年人多見,平均發病年齡為60歲左右,40歲以下起病的青年帕金森病較少見。發病機制與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年齡老化、氧化應激及其他多種因素有關。

    患者由于腦內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進行性退變和路易小體形成,導致了紋狀體區多巴胺遞質降低、多巴胺與乙酰膽鹼遞質失平衡,臨床出現震顫、肌強直、動作遲緩、姿勢平衡障礙等運動症狀和嗅覺減退、便秘、睡眠行為異常和抑鬱等非運動症狀。

    二、帕金森病的由來

    英國的詹姆斯·帕金森醫生發現了一些表現為靜止性震顫、異常姿勢和步態、肌肉無力症狀的特殊病人。于1817年發表了一篇論文,把這種疾病命名為震顫麻痹。

    之後多位醫生對震顫麻痹進行了相關研究,其中法國神經病學家夏科總結了自己和他人的研究,認為這些患者除了上述症狀外,還表現有肌強直、運動遲緩。他提議用帕金森醫生的名字取代和重新命名震顫麻痹。此後這種特殊的疾病就被稱為帕金森病。

    三、帕金森病的主要表現

    1.震顫

    通常是發病早期表現,多出現單側手指“搓丸樣”運動,後發展為同側下肢和對側肢體在靜止時的節律顫抖,變換位置或運動時,症狀可減輕或停止,會隨情緒變化而加劇;

    2.行動遲緩

    如動作變慢甚至無法順利完成,寫字困難、筆跡彎曲、越寫越小(小寫症);

    3.姿勢步態異常

    行走時起步困難,出現 “慌張步態”。行進中,患側上肢的協同擺動減少以至消失;轉身困難,要用數個小碎步才能完成;

    4.肌肉僵直

    早期多從單側肢體開始,關節僵硬、肌肉發緊。影響到面肌時,出現“面具臉”;影響到軀幹、四肢及膝關節時出現屈曲姿勢;

    5.非運動症狀

    如嗅覺減退、便秘、睡眠行為異常和抑鬱等。

    四、帕金森病的治療

    目前我國帕金森病患者總數超過220萬,約佔全球此類病患人數的一半,是全球患病人數最多的國家。但僅有50萬名患者在接受治療,還有很多人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患病。

    解放軍第210醫院神經內科劉輝主任表示,帕金森病通過早期幹預治療,是可以控制的,正確的治療能明顯改善患者症狀,能讓患者享受相對正常的生活。所以一定要盡早診斷、盡早治療!

    1.總體治療原則

    (1)綜合性治療:包括藥物治療、手術治療、運動療法、心理疏導及照料護理等;

    (2)藥物治療為首選,是整個治療過程中的主要治療手段;

    (3)手術治療是藥物治療的一種有效補充;

    (4)長期管理,長期獲益。

    2.主要藥物

    (1)抗膽鹼能藥,如鹽酸苯海索等;

    (2)金剛烷胺;

    (3)復方左旋多巴制劑;

    (4)多巴胺受體激動劑,如普拉克索、羅匹尼羅、吡貝地爾等;

    (5)單胺氧化酶B抑制劑,如司來吉蘭和雷沙吉蘭等;

    (6)兒茶酚氧位甲基轉移酶抑制劑,如恩他卡朋和托卡朋等。

    3.非藥物治療

    包括認識和了解疾病、補充營養、康復與運動療法、心理疏導、堅定信心、理解與支援及科學有效的照料護理等。

    4.手術治療

    對早期的帕金森氏病患者應首先採取藥物治療,藥物治療3—5年後效果減退,出現了“開、關” 波動現象,異動症和“劑末”惡化效應,這時候就應考慮外科治療了。第210醫院神經外科陳岩主任介紹,手術治療主要有神經核團細胞毀損手術(細胞刀)與腦深部電刺激(DBS)兩種方式,原理都是為了抑制腦細胞的異常活動,達到改善症狀的目的。前者是在異常活躍的神經核團上制造一個直徑約3毫米的毀損灶,後者則是埋植刺激器通過高頻電刺激達到治療目的。DBS是一種損傷小、可逆性強、可調控的治療方法。

    五、專家介紹

    劉輝,神經內科主任,主任醫師,醫學博士,碩士生導師。擅長診治神經系統疑難、危重疾病,尤其在腦血管病、癡呆、癲癇、帕金森病、脊髓疾病、周圍神經疾病、神經系統炎症免疫脫髓鞘疾病、肌肉疾病及頭痛、眩暈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近年來開展了腦血管病介入診治青年卒中、覺醒卒中、腦微出血、運動障礙、癡呆等臨床研究。擔任全軍神經內科專業委員會委員、全軍高壓氧學組、神經免疫及神經肌肉病學組、睡眠障礙學組委員、遼寧省癡呆學組委員、神經科學學會委員、原瀋陽軍區神經病學專業副主任委員、大連市醫學會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專家庫成員、大連市醫學會神經內科分會委員。獲軍隊科技進步獎2項,完成大連市課題4項,核心期刊發表論文50余篇。參編專著4部,獲國家發明專利1項。榮立3等功2次。2004-2005年參加聯合國剛果(金)維和醫療行動。2014年被評為大連市優秀醫師。

    陳岩,神經外科主任,副主任醫師,畢業于第四軍醫大學,碩士學位,享受軍隊特殊人才津貼。先後在解放軍總醫院(301)、海軍總醫院、中國醫科大學、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進修學習,2014年作為訪問學者在美國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參觀學習。擅長運用顯微手術治療治療腦部疾患,包括難度風險較高的腦幹腫瘤切除、破裂動脈瘤夾閉術、橋小腦角腫瘤切除術等;對顱內腫瘤的手術治療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開展微血管減壓術及顯微手術,治療三叉神經痛、面肌痙攣2000余例。擔任遼寧省勞動能力鑒定專家、遼寧省腫瘤協會委員、原瀋陽軍區神經外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今年的4月11日是第20個世界帕金森病日,紅色鬱金香是國際認證的帕金森病標誌。

    在此呼吁廣大患者及家屬積極就診,科學規范康復治療,面對帕金森病,讓我們醫患攜手、科學防治,為帕金森患者的明天盡一份力!

【糾錯】 [責任編輯: 石樂樂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99061288862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