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扶正祛邪正當時——鮮明對待正與邪

2017年05月23日 13:55:43 來源: 解放軍報

    中國人有一句口頭禪,叫做“邪不壓正”。為什麼這麼説?怎樣鮮明對待正和邪?這是任何一個社會、任何一個人都不能回避也回避不了的重大問題。人生的意義在于明正理走正道,是在正確處理正和邪的矛盾中凸顯出來的。可以説,能否鮮明處理正和邪的關係,既有能力問題,更有覺悟問題,對共産黨員來説,還有一個忠誠度的問題。誠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七次全會上指出的那樣,面對正和邪的矛盾,是選擇前者還是後者,靠的就是覺悟,最終檢驗的是對黨和人民的忠誠。

    關于正和邪,《賈子道術》有雲:“方直不曲謂之正,反正為邪。”歷史上唐太宗李世民自幼喜好弓箭,自認為能識得天下良弓。貞觀初年,他獲得十幾把好弓,便邀請制作弓箭的工匠欣賞,然而工匠卻説不好,認為:“木心不正,則脈理皆邪,弓雖剛勁而遣箭不直,非良弓也。”言雖簡,卻闡釋了正和邪之間的深刻寓意,唐太宗借此領悟到了治理天下的良方。千百年來,正和邪形如水火,勢不兩立,但凡明正理走正道揚正氣者必名揚千古,但凡動邪念走邪道傳邪説者必遺臭萬年。然而對于這一點,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認識得到。從現實看,不信馬列信歪理邪説者有之,不講忠誠口是心非者有之,不想群眾背離宗旨者有之,不守規矩違法亂紀者有之。如果任由邪氣上漲,正氣得不到弘揚,勢必動搖黨的執政根基。面對正和邪,我們必須拿出鮮明態度,做到頭腦清醒、行有準星。

    心不為邪欲所動。唐代韓愈講,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對于共産黨人來説,就是要把正心作為人生“首堂課”“必修課”,慎而又慎對待。時刻清楚自己該把心思放在哪裏,多思黨的事業,少思個人進退;多思工作大局,少思個人利益;多思群眾疾苦,少思個人享受……如此,就不會在意鞍馬勞頓,不會顧慮得失多寡,就會責在肩上,事在手上。古語雲:“受命之日,食不甘味,寢不安席。”共産黨人就是要牢記手中的權力是黨和人民賦予的,作決策、提建議、辦事情都要把是否有利于黨的事業、有利于人民作為出發點落腳點,把準正邪界線,常棄非分之想,不慕浮華,不忘初心,不移本色。

    行不為邪路所導。“政者,正也。”這是孔子的從政之言,是為官之道,同時也是共産黨人履職盡責、幹事創業必須嚴格恪守的底線。古語雲,居官守職以公正為先,公則不為私所惑,正則不為邪所媚。公道正派出清風正氣。共産黨人只有公心為政、公正用權、公道處事、公平待人,才能戰勝邪氣歪風,反之便會形成作風霧霾,惡化政治生態。“政在去私,私不去則公道亡。”共産黨人樹正氣就得做到公私分明,在作風問題上錙銖必較,始終不為私欲所動,不為私情所困,不為私事所擾。還要講求清正廉潔,公儀休“嗜魚不受魚”、子罕“以不貪為寶”、楊震“四知以拒金”、包拯“不持一硯歸”等佳話流傳至今,也告訴我們應以“見不善如探湯”的謹慎態度對待廉潔問題,嚴守底線,遠離紅線,始終保持共産黨人的浩然正氣。

    身不為邪氣所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從獲得身份的那一刻起,共産黨人正身樹形、以上率下便成了終身責任。扶正祛邪,就要樹好勤學善思形象,時刻保持一種孜孜不倦的態度求學求知,以學明智、以學正身、以學祛邪,學習黨的理論,提高黨性覺悟,涵養個人情操,感召身邊同志,讓見賢思齊蔚然成風。就要樹好幹事創業形象,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林則徐“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等,都是敬業奉獻的生動寫照,魯迅先生更是把埋頭苦幹、拼命硬幹的勞動人民稱讚為“中國的脊梁”。共産黨人必須將幹事創業作為根本職責,既努力多幹事,又積極幹成事,在為民務實幹事中當標兵、作表率。就要樹好克己奉公形象,“君子所履,小人所視。”共産黨人一言一行都被群眾看在眼裏,如果行不正、品不端,必受詬病。所以不但自己“勿以惡小而為之”,從小節嚴起,還要做到“打鐵還需自身硬”,以自身的硬氣扶正氣,理直氣壯地堅持原則,壓制邪氣,以激濁揚清的實際作為彰顯共産黨人的忠誠與擔當。(西藏軍區紀律檢查委員會 郭嵐)

【糾錯】 [責任編輯: 王楠楠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9907129615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