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順藤可摸瓜”,個體資訊泄露危害大

2017年06月19日 08:41:22 來源: 解放軍報—中國國防報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提到個人信息安全問題,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經歷:剛買房子,裝修公司就找到府;剛生小孩,嬰幼兒産品推銷員就來了電話……推銷電話、垃圾短信、廣告郵件不一而足。其實,這就是手機號碼、電子郵箱、家庭地址等個人資訊泄露造成的。由于現在接到騷擾電話已經是稀松平常的事,且不會給我們造成太大的實質性傷害,所以很容易讓人誤解:即便是個人資訊泄露出去也沒什麼大不了。然而,事物總是相互聯繫的,尤其是在網絡信息技術如此發達的今天,個人資訊泄露遠沒有想像中那樣簡單。任何個體資訊的泄露都能折射出個體全貌的一部分,只要通過對個體資訊多角度的捕捉挖掘,便可全面了解個體情況。

    福建省軍區某旅一名幹部在訓練結束後,通過朋友圈“曬步”來展示自己的訓練成果。當單位教導員點進這個分享圖片後,不禁倒吸一口涼氣,不僅該幹部的運動軌跡、速度、運動時長記錄詳細,同時,營區的位置、地名、地標等也全部暴露無遺,極易帶來安全隱患。

    其實,除了運動軟件,時下很多智能穿戴設備,也很受年輕人喜愛,一些官兵也喜歡利用這些設備進行記錄和分享。殊不知,這一曬就將自己的個人資訊暴露于互聯網。如果將這些資訊進行匯總分析,官兵的真實身份、作息習慣、身體素質都不再是秘密。再者,許多智能穿戴設備都具有攝錄、定位和獨立數據傳輸處理等功能,個別設備還具有“自組網”、自動回傳用戶數據等特性。因此,如果使用不當,極易造成失泄密。

    《南方都市報》與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聯合發布的《1000家常用網站、APP用戶資訊保護政策透明度排名報告》顯示,在參與測評的平臺中,超過半數評分級別為“低”,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重視。

    保護係數如此之低的情況下,收集一個人的上網情況、網購情況、平時常瀏覽的內容等資訊並不困難,若在加以分析研究,很容易推斷出個人的關注焦點、收入水準、興趣愛好,等等。倘若再以其他方法進行佐證、補充,便可全面詳實地掌握個人的情況。這對于身處重要、敏感崗位的軍人來説,這類隱患尤為明顯。因為一旦有敵特分子對你感興趣,便可有針對性地切入你的圈子,並依據你的特點和弱點,為你量身打造一些陷阱,再伺機進行拉攏、策反、攻擊、竊密等活動。因此,個體資訊泄露,哪怕是一些普通資訊,所造成的危害也不容小覷。

    2004年,從部隊轉業的詹某在互聯網上發表自己的言論時,公開了其政府工作人員和退伍軍人的身份。而在網絡的另一邊,他已被境外間諜情報組織給盯上了。最終,詹某被成功策反,走上了一條竊密、賣密的不歸路,後被國家安全機關依法逮捕。

    網絡雖是一個虛擬空間,但是網絡也連接著現實世界。作為軍人更應當清醒地認識到網上有風險、網上有敵情,在上網、用網的過程中,一定要提高警惕,嚴守國家和軍隊的各項法規制度,不該説的不説、不該議的不議、不該傳的不傳。當發現有危害網絡安全的行為發生時,要主動及時地予以糾正和制止,以免給國家、軍隊和自己造成損失、帶來傷害。(李佳君)

【糾錯】 [責任編輯: 王楠楠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9907129635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