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點擊美軍推動軍民融合的關鍵詞

2017年06月22日 09:58:33 來源: 解放軍報

    內容提要

    20世紀80年代起,美國開始軍民融合的探索與實踐。時至今日,美國的軍民融合已取得較為顯著的成績。這一過程中,美軍借軍事轉型之契機,充分汲取社會中蘊含的豐富資源,建立了多樣化、體係化的軍地資源流通渠道,積極推動軍民融合深入發展。觀其做法,有三個關鍵詞具有啟示意義。

    關鍵詞之一:改變

    美軍認為,軍民融合就是把國防科技工業基礎同更大的民用科技工業基礎結合起來,組成一個統一的國家科技工業基礎的過程。通俗地説,就是把軍事轉型放在社會轉型的大背景下來籌劃實施,促進國防係統與經濟社會其他係統接軌、相融、互動發展。達成這一目的的基本途徑就是“改”。

    改觀念、融基礎。美軍認為,導致國防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分離的原因有多個方面,其中國防採辦法律、法規和文化的獨特性,軍用規格與標準的特殊性,某些軍事專用技術與産品無民用市場,軍品訂單少,難形成經濟規模,軍用産品側重于性能而非成本,以及某些技術項目的保密限制等是阻礙軍民融合的根源性因素。消除這些障礙,涉及觀念轉型、法律支撐、措施保障等諸多問題,是一個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過程。為此,美國採取了一係列措施,如國會通過的《合同競爭法》《國防採購改革法》《國防授權法》《聯邦採辦改革法》等,均為推動軍民融合發展提供了執行依據。與之相呼應,國防部也採取了一係列相應措施。截至2001年,美國政府在其年度《國防報告》中宣稱,美國原先軍民分離的兩個工業基礎已基本融合為一體,奠定了美軍的軍事轉型和軍民融合發展的基礎。

    改結構、保同步。推動軍民融合,不僅意味著國防科技工業基礎的改變,還意味著國防管理機制的改變。美軍認為,應積極推動國防部的“企業化”轉型,像現代化企業組織生産一樣去組織軍事轉型,充分與社會發展“接軌”,與地方現代化企業組織“同構”,生産“合拍”,發展“同步”。因此,早在1997年版《四年防務評估報告》中,美軍就提出利用“商業革命”的成果對國防部進行改造;2006財年《國防報告》確立了“我們必須像改革軍事能力應對變化中的威脅一樣改革國防部的工作方式”的指導思想,要求“重塑國防業務係統”,“把國防部打造成一個現代化的企業”。之後,美軍出臺一係列國防部“企業化”轉型相關文件,逐步推動美國國防部“企業化”業務轉型,確保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構同步。

    改模式,強互動。在具體做法方面,美軍力求改變傳統的國防建設自我論證、自我設計、自行實施的自我迴圈模式,通過強化國防部“核心企業”功能,改變傳統的需求生成係統、規劃計劃預算係統和國防採辦係統,實現對人、財、物的“可視化管理”等措施,將國防建設的觸角更廣更深入地融入經濟社會。在這一過程中,國防部相當于現代企業集群模式下一個核心企業,重在強化其宏觀規劃和領導職能,專注于直接與軍事能力生成相關的核心任務。這一做法不僅用于平時的國防建設,即使在戰時也有所體現。例如在伊拉克戰爭後期的維穩階段,美軍讓大量私營公司承接安保等危險性大、利潤豐厚的項目,有效減輕了美軍因介入外國事務和維和任務而擔負的壓力。

    關鍵詞之二:拿來

    美軍在推進軍民融合的進程中,十分注重利用社會資源,直接“拿來”,民為軍用。美軍的“拿來”集中體現在三個方面:

    拿技術。隨著科學技術發展在社會和軍事領域領先地位的變化,美軍加大了對民間科技的“拿來”使用力度。早在2001年版《四年防務評估報告》中就明確指出,美國防部將充分依靠私營企業在新技術發展中發揮的主要領導作用。近年來,為了配合其第三次“抵消戰略”所需的顛覆性技術創新,美軍更是不遺余力地挖掘先進商業技術。通過風險投資、舉辦賽事、合作論壇等方式發現商業領域的新創意、新技術,“拿來”為國防創新所用。如2015年7月,美國防部成立國防科技創新試驗小組,加強與硅谷企業的合作,快速吸取商業技術的創新成果;同月,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舉辦了首屆網絡挑戰賽,搜尋商業領域的新創意和新技術,等等。

    拿産品。在這方面,美軍最直接的做法是加大對民用産品的採購力度。1994年,美前國防部長佩裏曾下令,國防部所有項目只要有可能都應該用民用標準取代軍用標準。同年,美國會還專門通過了一項採購民品法案,將民品採購范圍從傳統的運輸車輛、測試裝置、辦公設備等,逐漸擴大為電子元器件、電腦、通信設備、導航設備等信息技術産品。之後的係列國防採辦文件中,均體現了直接“拿來”成熟民用産品的思路,某些軍用係統甚至直接選取地方大型企業主持研發,或扶持中小企業參與供給。

    拿人才。美軍長期以來注重依靠人才優勢打造戰略性壓倒優勢。隨著軍民融合的推進,美軍建立了高效的軍地流通機制,促進地方人力資源向軍隊流動。這其中包括著名的“旋轉門”制度,這種制度指的是在政府、軍事、工業、思想庫4個領域裏,高層管理人員可以頻繁輪換和自由進出,轉換工作崗位。“旋轉門”周而復始地運轉,給政、商、軍三個領域帶來活力。“旋轉門”之外,美軍還注重暢通地方人才“柔性”利用的渠道,倡導“不為我所有,但為我所用”的靈活用人機制,通過項目合作引進智力資源,通過市場實現人才租賃、人才招聘、人才儲備等。

    關鍵詞之三:借鑒

    借鑒經濟社會發展的先進理念、經驗、做法,用于指導服務于國防建設,是美軍促進軍民融合發展的典型做法。

    借鑒理念促創新。美軍非常注重汲取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先進理念,用于指導國防建設創新。最著名的當屬20世紀60年代,時任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將地方企業管理的先進理念引入防務規劃和建設領域,建立了奠定美軍現代戰略管理體系根基的“規劃計劃預算係統(PPBS)”。在借鑒理念方面,美軍不僅用于指導國防建設實踐創新,還拓展應用于作戰理論創新。如“網絡中心戰”理論,其基本思想即源自于現代企業與政府在電子商務和電子政務方面的成功做法。

    借鑒制度抓管理。移植經濟社會建設的先進管理制度用于國防管理實踐,是美軍推進軍民融合的有力舉措,類似事例俯拾皆是。如體現現代物流管理理念的美軍現代後勤管理制度的創建與運作;受現代企業啟發創立的應對資訊革命的首席資訊官制度等,均對美軍的現代化建設産生了深遠影響。

    借鑒方法提效益。方法是理念的具體化、實踐化,具有可操作、見效快的特點。20世紀90年代之後,隨著信息化浪潮的發展,無論在科技創新還是組織管理等領域,均出現了一種“民”領先于“軍”的趨勢和態勢,為美軍借鑒軍事創新方法提供了豐富的案例庫,也進一步提升了其軍民融合效益。甚至有美國學者稱,“美軍信息化不過是結合軍隊的實際,成功移植了企業信息化的一些做法而已”。典型做法就是引入地方企業先進的解決方案,提高對人員、武器裝備、財務、基礎設施等的管理效率。如2006年美軍明確提出要“參照私營企業的標準和方法對國防採辦管理進行改造”,要求採用工業界使用的“精益六西格瑪”和“平衡計分卡”等方法對國防採辦進程加強管理,其效益至今仍然可見。(劉曙光)

【糾錯】 [責任編輯: 蔡琳琳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99031296382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