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軍人生來為戰勝

2017年07月12日 17:14:11 來源: 解放軍報

    炎炎酷暑日,正是礪兵時。

    塞北草原,多支陸軍勁旅鏖戰正酣;遠海大洋,海軍艦艇編隊劈波斬浪;大漠戈壁,自由空戰烽煙再起;山林深處,火箭軍某新型導彈部隊盤馬彎弓……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主席鮮明提出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把強軍興軍的根本指向,標定在提高部隊戰鬥力上。這5年,全軍和武警部隊奮力開拓勝戰之路、砥礪勝戰之刃,努力提升打贏信息化戰爭能力,寫下了濃墨重彩、氣勢恢宏的時代篇章。

    從南昌城頭走來、向未來戰場走去,歷經90年血雨腥風的洗禮、和平環境的考驗,人民軍隊革故鼎新,圖強開新,時刻準備接受黨和人民的檢閱、戰爭與歷史的檢驗。

    任何一個國家的今天都來自昨天。我軍90年的歷史啟示我們:軍人生來為戰勝,但若要戰勝外敵,必先戰勝自己。

    從“在戰爭中學習戰爭”到“在訓練中學會打仗”,必須始終牢記“軍隊首先是一個戰鬥隊”——

    勝利,從來偏愛千錘百煉的軍隊和軍人

    毛主席曾説:“我們的兵,昨天入伍今天就要打仗,簡直無所謂訓練。”但就是這樣的兵,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從失敗走向勝利,從勝利走向勝利,最終打出了一個新中國、鞏固了一個新中國。

    制勝經驗從哪裏來?答案是:在戰爭中學習戰爭。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被迫長徵。面對惡劣環境與饑寒交迫的嚴峻考驗、革命與反革命的生死較量、黨內團結與分裂的尖銳鬥爭,長徵途中紅軍先後進行了380余次戰鬥,平均3天就發生一次激戰,10多萬將士血灑徵途……

    千錘百煉始成鋼。現在回頭來看,正是經過長徵的血火洗禮,我們這支軍隊才真正走向成熟。縱觀我軍發展歷程,又豈止一個長徵?

    新中國成立後,在軍委一次重要會議上,葉劍英元帥説:“我們各院校,應該珍視這一批老幹部的經驗……事實上他們已經進過了幾十年的戰鬥大學——紅軍大學、抗日大學、解放大學、抗美援朝大學。”

    進入和平年代,我們已經無法像老一代軍人那樣主要“在戰爭中學習戰爭”,只能更多地“在訓練中學會打仗”。

    然而,一段時期,部分官兵腦子裏和平積弊頑固、訓練場上形式主義風行、有的指揮員“五個不會”嚴重……久而久之,與能打仗、打勝仗漸行漸遠。

    這種現象,引起了習主席高度關注:“軍隊首先是一個戰鬥隊,是為打仗而存在的,軍隊建設必須把提高戰鬥力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向能打仗打勝仗的要求聚焦。”在習主席和中央軍委堅強領導下,全軍和武警部隊鍥而不捨、緊而又緊推進實戰化訓練,展開一場訓練領域的思想大發動、標準大對表、積弊大掃除、能力大升級、建設大轉型。

    如今,再看我軍演兵場,組織實彈、實爆、實投,設置困局、難局、險局,挑戰人員極限、裝備極限、標準極限,一切按照實戰、貼近實戰、為了實戰漸成常態,硝煙味越來越濃,打仗的緊迫感明顯增強。

    2014年1月,我軍首次派出的安全部隊在戰火紛飛的馬利加奧地區全部部署到位。面對這場不折不扣的實戰大考,3年來4批官兵接力交出出色答卷——我防禦設施和應急手段成為47個國家維和軍人的學習樣本,創下首次為外軍提供全域防衛、首次制止大規模暴力衝突等諸多紀錄,贏得了“聯馬團王牌”“中國軍人最令人放心,效率最高”等讚譽。

    若無平時的真抓實訓、真打實備,何談戰時的橫刀立馬、履行使命?勝利,從來偏愛千錘百煉的軍隊和軍人。

    “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橫戈馬上行。”無論戰爭年代還是和平時期,心中有多少“敵情”,未來就有多大勝算——

    時刻準備戰鬥,應是一支軍隊的常態

    “敵情!”“敵情!”

    在火箭軍某部採訪,這個字眼一直在記者耳邊重復著。5月上旬,他們驅車仗劍千裏跨區機動,一路“敵情”不斷戰火紛飛,駐訓出徵路線圖變成作戰態勢圖。當尖嘯的戰鬥警報響起,無論將軍、士兵,都會條件反射般奔向戰位……

    對于一支軍隊而言,心中有多少敵情,未來就有多大勝算。革命戰爭年代,人民軍隊面對的“敵情”是不加引號的:兩軍對壘,每一次戰鬥都會伴隨犧牲;轉戰途中,每一個晨昏都可能有人倒下……而更大的敵情,是燎原之火的覆滅、是中華民族的危亡。于是,“行軍打仗、打仗行軍”“時刻準備戰鬥”成了這支軍隊的家常便飯。

    粟裕,被譽為“百勝將軍”。今天,我們感嘆他百戰百勝,但不要忽略這樣的細節:他隨手拿起茶杯、煙缸、棋子,就能擺出古今中外重大戰役;他數十年如一日,每晚就寢都將衣服鞋襪仔細放好,確保一旦有事便可隨手摸到……

    “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橫戈馬上行。”一位軍史專家感慨,“對這樣的老兵來説,軍事家、政治家、戰略家、戰術家,都不是桂冠,只有‘枕戈待旦’才是真正的桂冠。”

    我軍已經30多年沒有打過仗了,但這絕不能成為訓練場上不作為的擋箭牌。環看古今中外,長期不打仗但戰鬥力依然強大的軍隊比比皆是。

    一支軍隊如果缺少憂患,腦子裏沒了任務、眼睛裏沒了敵人、肩膀上沒了責任、胸膛裏沒了激情,就會走上自己打敗自己的道路。更何況,我國周邊強敵環伺,“落後就要挨打”的叢林法則仍舊盛行。

    “我軍打現代化戰爭能力不夠,各級幹部指揮現代戰爭能力不夠”“關于軍隊建設和改革,我想的最多的就是,在黨和人民需要的時候,我們這支軍隊能不能始終堅持住黨的絕對領導,能不能拉得上去、打勝仗,各級指揮員能不能帶兵打仗、指揮打仗”……

    三軍統帥的憂患之思、能力之問,道出了人民軍隊遂行使命任務之需、之急,道出了練兵備戰之重、之迫。

    2017年6月,經習主席批準,我軍新設立“八一勳章”。在首批候選人名單中,蔣佳冀赫然在列。作為空軍首屆對抗空戰競賽性考核“金頭盔”獲得者、三奪“金頭盔”第一人,他始終瞄準強敵提升打仗本領,聚焦實戰創新戰法訓法,帶領團隊創造了空軍三代機部隊多項紀錄。

    踏訪三軍演兵場,近5年,有許許多多的“蔣佳冀”浴火而生,他們的憂患與擔當融入人民軍隊的血脈,他們與史館裏珍藏影像中的革命先輩一樣,始終堅守著永不熄滅的“烽火臺”、躬耕于能打勝仗的練兵場。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鍛造面向未來的勝戰之師,必須主動來一場軍事學習革命和頭腦風暴——

    真正的戰爭,發生在戰爭開始之前

    這是我軍建設發展新的歷史起點——

    2016年1月11日,習主席在接見調整組建後的軍委機關各部門負責同志時強調,要堅持問題導向,大興學習研究之風,主動來一場軍事學習革命,來一場思想解放的頭腦風暴,加強軍事鬥爭準備重大現實問題研究,不斷提高謀劃打仗、指揮打仗、帶兵打仗能力。

    同年2月1日,習主席向各戰區授予軍旗發布訓令,要求各戰區聚精會神鑽研打仗,研究現代戰爭制勝機理,把握軍事力量運用的特點和規律,積極主動謀取未來戰爭主動權。

    改革的目的是強軍興軍,強軍興軍的關鍵是能打仗、打勝仗。

    和平歲月,天下雖安,忘戰必危。一位將軍直言,下一場戰爭會不會到來、何時到來、以什麼樣的方式到來很難預知,但作為軍人,當下唯一能做的,就是研究戰爭、準備打仗。

    然而,近觀我軍軍事鬥爭準備,還存在對未來打什麼仗、現在怎麼練打仗的“迷霧”——對制勝現代戰爭的規律認識若明若暗,對制勝現代戰爭的練兵要求若即若離,對制勝現代戰爭的創新招法若有若無……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毛主席曾多次説過,打仗並沒有什麼神秘,無非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針對不同時間、地點和對手,我軍在不同的歷史時期賦予“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以不同內涵,把一個個強勁對手拖入到我們最擅長的模式,陷敵于滅頂之災。

    歷史很新也很舊。進入資訊時代,高技術、網絡化改變了戰爭形態、作戰樣式,但戰爭的本質不會變,“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備戰要求沒有變。

    “真正的戰爭,發生在戰爭開始之前。”官兵説,這“真正的戰爭”,就是把現代戰爭的特點規律摸透,把潛在對手摸透,把未來戰場摸透,把制勝之道摸透,從而確保“當那一天來臨”,我們這支軍隊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

    強軍強將、練兵練將。1947年底,總結華東作戰情況時,陳毅同志曾説,我們比戰術是比不上人家的,但愈往上比則愈強,到統帥部的戰略指導更不知比他高明多少倍。革命前輩們研戰打仗的風范,應該成為我們這一代軍人尤其是領導幹部練兵備戰的樣子。

    回顧過去,是為了更好地面向未來。人民軍隊的前途命運,完全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能戰方能止戰,準備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

    這是戰爭與和平的辯證法,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梁蓬飛)

【糾錯】 [責任編輯: 蔡琳琳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99031296535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