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世界媒體眼中的“中國救援”

2017年07月25日 08:00:23 來源: 解放軍報

    出北京主城區一路向西北,在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部隊營區,駐扎著一支足跡踏遍世界、聲名享譽世界的部隊——中國國際救援隊。

    作為我國唯一一支聯合國重型救援隊,自2001年4月27日成立以來,中國國際救援隊先後10次走出國門參與人道主義救援,在陌生國度的廢墟之上與生命和時間賽跑。

    在這裏當兵從軍,是一件特累但是特過癮的事。官兵不僅身懷絕技,而且個個都是“有故事的人”。應對外國媒體這件在其他部隊眼中的“稀罕事”,對這裏的官兵來説,卻是“家常便飯”。

    “我們橘紅色隊服上印著‘中國救援’,這太‘吸睛’了,走到哪兒都有外國記者的‘長槍短炮’,時不時就有帶有奇怪臺標的話筒伸到面前。”中國國際救援隊隊長莊乾江説。

    前幾年,一部名為《轉角遇見愛》的都市劇很流行。對于中國國際救援隊官兵來説,他們這些年與世界媒體互動的一個個細節,足以構成一部大劇——“轉角遇見‘洋記者’”。

    形象無小事

    在國際救援隊,一連連長陶宗鵬有個無人不知的綽號:“拼命三郎”。但只要跟外國媒體打交道,這位拼命三郎就會表現出他細膩周全的一面。

    2015年尼泊爾救援,是陶宗鵬第一次擔任營救分隊長執行任務。那天,先遣分隊在廢墟下發現壓埋近30小時的幸存者。災區突降暴雨,余震頻繁襲來,他來不及穿上雨衣,顧不得余震危險,帶領分隊奔赴救援現場。

    不成想,盡管還在下雨,但BBC、路透社等國外媒體的記者早就等在那裏了,廢墟旁到處都是三腳架、錄影機。行動前,陶宗鵬喊住了隊員,開了動員會:“大家都看到了,我們代表著中國軍人的形象,一定要注意細節,不要讓外媒記者看笑話。留給大家的時間不多了,一定要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科學施救。”

    經過34個小時的連續奮戰,被困62個小時的幸存者被成功營救。這些瞬間,以及在這些瞬間中擔當主角的中國軍人,完整地進入了國際媒體的報道之中。

    形象無小事——這個“鐵律”是一代代隊員傳下來的。

    王念法清晰記得,第一次出國執行任務前培訓時的情景。

    培訓課上,有專家提醒,國際救援可不單純是走出國門“學雷鋒”,還是國力的競賽、形象的展示以及對政治素質的考驗。“聽課的時候感覺有些誇張,可等一下飛機,迎面看見各國媒體的‘長槍短炮’,一下子就全明白了。”王念法説。

    作為第一代國際救援隊隊員,王念法這次“開竅”,發生在2003年5月22日——中國國際救援隊第一次走出國門、在阿爾及利亞北部沿海地震災區閃亮登場的時刻。

    災情發生地,總是媒體聚集區。初登世界舞臺的中國國際救援隊官兵感受到了沉甸甸的壓力。“搶險救災的技戰術我們在國內練了兩年,心裏有底;可怎樣跟異國媒體打交道,這個之前沒有想到的新情況,一下子成了心裏一塊石頭。” 王念法説。

    棘手的情況很快就來了。2003年12月26日,伊朗巴姆發生了7.0級大地震。在接到救援請求之後,國際救援隊緊急出動38人,奔赴巴姆實施人道主義救援。包括我國臺灣地區救援隊在內的十幾支救援隊伍也抵達災區。安營扎寨已畢,正在準備開工,救援隊隊員陳劍往不遠處的臺灣救援隊營區偶一張望,竟然發現一面青天白日旗升了起來。與此同時,不少外國記者也向這面旗幟聚攏過去,有的把錄影機都架好了。

    急!陳劍放下手上的工具,轉身就把情況向領隊作了匯報。隨後,救援隊第一時間向有關部門報告了具體情況,給我駐伊朗大使館與聯合國現場協調聯絡中心的交涉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在聯合國官員要求下,臺灣救援隊最後撤下了青天白日旗,挂起了救援隊隊旗。

    這樣的“接觸”“過招”多了以後,救援隊官兵逐漸體會到,直面媒體的高度聚焦,就是自己執行任務的常態,因此需要把政治敏感和思想重視表現為細節上的講究和專業。逐漸地,一些基礎性、制度性的工作開始提上日程。國家地震局專家和老隊員們一道總結,把遇見媒體來訪時的處置流程、回答記者提問的方式方法等,形成規范。

    從此,每次出國救援前,每名救援隊員都會拿到一本應對媒體手冊。老隊員現身説法,把手冊裏一條條幹貨背後的“故事”分享出來。

    亮劍不含糊

    部分外國媒體對于中國國際救援隊官兵的關注和興趣,也有一些異樣的味道。

    “有時候,出國救災的副産品就是‘救輿論’。”曾多次帶隊出徵國外的劉向陽工程師對此深有體會:“眾目睽睽之下,我們只有以出色的表現,證明雜音的荒謬。”

    面對雜音和異味,光靠埋頭幹活也不行。有時候,國際救援隊還得站到前臺。

    2010年1月13日,海地發生裏氏7.0級大地震。中國國際救援隊火速集結登機,僅僅33小時之後,全體救援隊員和所有裝備物資就徵服半個地球的距離,到達海地太子港,成為第一支人員裝備全部到達災區的國際救援隊伍。熱浪灼人,屍臭撲鼻,廢墟狼藉,余震不斷。就在這樣的條件下,救援隊隊員頑強作戰,成效顯著。

    就在此時,一家外國媒體忽然發出一條報道,稱:中國國際救援隊在海地“只救中國人”。這條報道沒有信源、沒有證據,但惹來議論紛紛。傳到正在辛苦救災的救援隊官兵耳朵裏,引發的是既委屈又憤怒的滋味。

    怎麼辦?有人氣憤地説,清者自清,我們身正不怕影子斜,繼續救人,謠言就會不攻自破。可是,時任隊長劉向陽思來想去,覺得不能這樣被動:“我們就在海地,沒有人比我們更知道事實。這種時候,我們不説話,就是失職。”隊領導一邊安撫隊員們的情緒,確保救災工作持續推進,另一邊,一係列駁斥謠言、澄清真相的行動也在緊鑼密鼓地推進。

    劉向陽第一時間向外交部做了匯報,並在出席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辦公室例行會議時,將我們救援的真實情況上報聯合國,對這一不實報道嚴肅抗議、據理力爭。

    就像太陽驅散陰雲,這一係列行動之後,那些無厘頭的謠言再也不見了,反而是中國馳援海地的人道主義行動産生了更廣泛的國際影響。時任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來到救援現場慰問中國國際救援隊時説:“非常感謝中國國際救援隊艱苦而出色的工作。”

    佳話傳天下

    作為特殊的“和平使者”,中國國際救援隊總是現身在危難之際、為解困紓難而來。他們走到哪裏,就把我軍文明之師、和平之師的形象傳播到哪裏,就把中國軍人的好故事講述到哪裏,就把友誼和生命之光播灑到哪裏。

    震驚世界的印尼大海嘯發生之後,中國國際救援隊官兵又一次第一時間到達滿目瘡痍的災區。印尼當地天氣炎熱,遇難者遺體很多,根本來不及及時處理,在高溫之下已經開始腐爛,現場的氣味、氛圍,“靠語言是形容不出來的”。

    一個難題是,在當地人的風俗和信仰中,遇難親人屍體保留得完整,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情。做到這一點,對救援官兵來説,就是在極端的任務中又加入了極限的考驗。

    一天下午,結束連續7小時高強度工作、完成海灘清理任務的盧傑、朱金德、張如達和夏宏亮四名隊員,拖著疲憊的雙腿,準備返回駐地喘口氣。一位40多歲的印尼婦女衝過來攔住了他們,雙目淌淚,顫抖地指著不遠處的一處廢墟:“中國朋友,幫幫我吧!幫幫我吧!”

    廢墟下掩埋的,是這位婦女丈夫的遺體。四名隊員二話不説,跟她來到廢墟現場,在她的指點下展開搜索。半小時的搜尋之後,他們終于發現了遺體的具體位置。

    當時已經是震後第12天,遇難者的遺體已經高度腐爛,取出難度極大。見到這種情況,那名婦女情緒失控了,不斷哭喊,懇求救援隊員能夠保留逝去親人的完整遺體。婦女的哭喊聲,也將正在附近的許多記者、當地群眾以及新加坡、墨西哥救援隊的隊員都引了過來。看到了遺體腐爛被壓的實際情況,眾人心中悲戚,但也只能無奈地搖頭。

    記者的鏡頭,眾人的視線,聚焦在了四位中國國際救援隊隊員身上。經過短暫的思考,他們決定分組展開作業,由盧傑和張如達用軍刀削樹枝,夏宏亮和朱金德用軍刀從兩側掘進。強忍著刺鼻的惡臭,工作了將近2小時,他們硬是用軍刀把纏在屍體腿部的樹枝削完,並在屍體旁邊掘了深槽,把擔架放在裏面,將屍體完整地移了出來。

    四位隊員累得虛脫了。那位婦女把他們傷痕累累的手抱在懷中,久久不願松開。周圍的人群陣陣歡呼,墨西哥救援隊的同行們把 “Very good, China!”喊成了此起彼伏的口號。這感人的一幕被在場記者的鏡頭記錄了下來,快速流傳,被稱為“最溫情的新聞”。(李習文、王爽)

【糾錯】 [責任編輯: 蔡琳琳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99031296628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