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北約擴軍或將與俄“硬碰硬”?

2017年11月08日 09:05:58 來源: 北京日報

    新聞背景

    近日有消息稱,北約欲建立兩支新的部隊,用以加強與俄羅斯可能發生潛在衝突的薄弱環節。雖然尚不知北約所稱的“薄弱環節”是什麼,但這兩支計劃新組建的部隊一支將負責物流轉運,另一支將重點確保海路安全。對此,俄羅斯明確回應:“如有必要,可能會對北約做出對稱或不對稱的回應。”從對峙的形勢來看,雙方“硬碰硬”或將成為常態。

    1

    北約拳頭抵近俄“鼻尖”

    俄羅斯與北約的恩怨由來已久,自冷戰結束後俄羅斯就堅決反對北約東擴,雙方作為“老對手”誰都不願意輕易退出歐洲這塊地緣政治博弈的核心舞臺,關係跌宕起伏。近一年來,北約與俄羅斯的軍事活動都十分活躍,雙方關係持續緊張。

    此次,北約名義上説是彌補與俄羅斯發生潛在衝突的薄弱環節,實際是從戰略層面急速圍堵俄羅斯。從北約打算新組建的兩支部隊可見,其中的物流部隊主要負責快速轉運北約部隊人員、物資並提供技術保障,另一支部隊名義上是負責保護通過大西洋和北冰洋向歐洲運送作戰物資的重要海路安全,實則擔負著在北冰洋和大西洋方向搜尋俄羅斯潛艇的重要任務。

    目前,北約在東歐的主要成員國多為原來華約組織成員國,這些國家的軍隊未來若與俄軍作戰,必然需要來自美、英、法等國的支援,物流部隊是提供人員和物資裝備快速運輸的戰略性軍種。同時,俄羅斯不停“浮出水面”的潛艇也對大西洋和北冰洋上“肆無忌憚”的北約軍隊産生巨大威脅,重點“盯梢”俄羅斯潛艇的新成立部隊將在圍堵俄羅斯進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除成立物流部隊提供物資支援外,北約還在東歐諸國加緊軍事部署。去年6月,北約就決定向羅馬尼亞增派軍隊用以控制黑海,由10國組成的約3000人多國部隊已經開始向羅馬尼亞派遣部署。北約還向中東歐增派由4000人組成的快速反應部隊,將重點部署到波蘭、拉脫維亞、立陶宛和愛沙尼亞4個所謂的“前線國家”。同時,北約在加速實施“戰備行動計劃”,在中東歐成立指揮控制中心,力圖從北歐、中東歐、黑海3個方向對俄羅斯形成“向心弧形包圍”,可謂直抵俄羅斯的“鼻尖”。

    此外,北約抓緊加強在東歐等地的軍事存在。美國目前已經開始在羅馬尼亞部署陸基“宙斯盾”反導係統,並將其與北約在歐洲的反導係統對接,可攔截中程彈道導彈,將對俄羅斯的戰略打擊武器構成巨大威脅。除開展大規模空中偵察外,北約還在抓緊完善港口、機場等軍事目標基礎設施,作為對羅馬尼亞反導基地的補充,部署在波蘭的反導設施也計劃于2018年投入使用。在不斷“調兵遣將”的同時,北約加強了戰備與軍演的力度。近幾年來,北約在波羅的海、黑海等俄羅斯“腹地”開展的軍演數量與日俱增,尤其是其頻繁選擇在敏感地域開展演習,更讓俄羅斯如鯁在喉。

    2

    俄針鋒相對毫不示弱

    針對北約頻頻推出的軍事舉措,俄羅斯毫不示弱。俄總統普京明確指出,北約部署快速反應部隊、反導係統,補充進攻性武器庫存等種種行為,旨在破壞已經建立數十年之久的軍事平衡,或將衝擊俄羅斯的底線。

    對于北約有針對性的軍事新部署,尤其是計劃成立的兩支新部隊,俄羅斯方面表示可對北約做出對稱或不對稱的回應。對稱的回應無非是持續增加軍事部署,不對稱的回應或將是借助巡航導彈、戰略轟炸機等遏制侵略的“殺手锏武器”,有效鉗制北約咄咄逼人的進攻態勢。

    為防止北約不斷蠶食俄羅斯在黑海地區的既得利益,俄羅斯已經開始加強在黑海地區的軍事建設,目前正在建造可停泊各類海軍艦艇的現代化海軍基地,預計將有至少6艘“基洛”級柴電潛艇進駐。俄羅斯還在克裏米亞半島等敏感區域部署了S-400防空導彈、“鎧甲-S”彈炮結合防空係統等一係列現代化武器裝備。

    同時,俄羅斯也不斷通過戰略進攻武器來向北約大秀“肌肉”。俄羅斯經常派出戰略轟炸機在境內巡邏,由于其搭載有射程可達新北約國家腹地的巡航導彈,也成為美國部署反導係統的“致命威脅”。俄軍圖-160和圖-95MC兩款執行“戰略威懾計劃”的遠端轟炸機,擔負著北冰洋、黑海及東部地區常態化戰略飛行的任務,延長其服役期並提高作戰能力已成為俄軍優先發展的重要任務。此外,“薩爾馬特”洲際彈道導彈的亮相與加裏寧格勒部署的“伊斯坎德爾”導彈,更成為俄羅斯將北約修建的軍事設施納入攻擊范圍的“一記鐵拳”。

    除提供硬實力外,俄羅斯還抓緊完善部隊編成及部署體係。目前俄軍正在抓緊西部方向新型作戰力量的建設工作,預計將在西部軍區組建起約20支部隊,並為其配備包括T-90坦克、BMP-3步兵戰車在內的現代化武器裝備。同時,俄羅斯還通過舉行更多的聯合軍事演習,充分展現俄軍目前強大的聯合作戰、立體作戰、快速打擊與反應能力,借此向北約施壓。

    3

    “肌肉秀”比拼頻繁上演

    長期以來,只要涉及北約對俄羅斯的軍事威脅與挑釁,俄羅斯從來都是針鋒相對,對抗升級早已成為“家常便飯”。就拿美國此前主導的北約今年最大規模軍演“鐵狼-2017”來説,一在靠近俄羅斯西部邊境地區舉行,俄羅斯就幾乎同時與白俄羅斯和塞爾維亞舉行了“斯拉夫兄弟-2017”聯合軍事演習。一個靠近俄羅斯邊境,一個練兵波羅的海“枕邊”,雙方對抗氣息濃鬱,“肌肉秀”比拼頻繁上演。

    相比之下,北約在武器裝備、體係建設和整體作戰能力上依舊佔有一定優勢,尤其是現代化的海空作戰力量令俄羅斯難以望其項背。從地緣政治上看,北約在黑海優勢也極為明顯,俄羅斯黑海艦隊缺少大噸位軍艦,且大部分艦艇服役期較長,更新換代速度極其緩慢。目前俄羅斯的黑海艦隊活動范圍基本上蜷縮在黑海之內,很難與北約在黑海地區的強大軍事力量相抗衡。

    縱觀近年來俄羅斯與北約的對抗史,就是一部雙方“互踩紅線”的歷史。北約經歷數輪東擴已經抵近俄羅斯家門口,一次次突破了俄羅斯的“紅線”。最近幾年北約一路東擴,持續壓縮俄羅斯的戰略生存空間,還在俄“家門口”部署重兵和反導係統。對北約而言,俄羅斯任何形式的擴張都絲毫不能接受,尤其是烏克蘭危機爆發後,北約的“底線”再次被觸及,軍事演習已經成為俄羅斯與北約“互秀肌肉”的“家常便飯”,甚至成為雙方“隔空喊話”的一種方式。這時候,地處東歐的北約國家必然成為北約加大對俄遏制戰略的“作戰前線”。

    不過,軍事演習“撞車”並不意味著雙方就會在戰場上“刀槍相見”。歐洲諸國並不希望長期軍事對峙,而且在應對中東局勢、打擊恐怖主義等方面還有求于俄羅斯,迫切需要俄提供支援與協助。同時,俄羅斯也在爭取非對稱優勢,竭力避免與北約發生正面衝突尤其是“熱戰”。雙方“針尖對麥芒”的軍事演習更像是政治和外交需求推動下的“軍事表演秀”,象徵意義更多,“恫嚇”和“表決心”的味道更濃。只要北約不改變在反導和東擴等問題上無視俄羅斯的一貫立場,雙方真正意義上的安全與軍事互信也就等于零,對抗升級或是“肌肉秀”,只能是一種地緣政治博弈的“慣有姿勢”。(墨塵)

【糾錯】 [責任編輯: 蔡琳琳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99031297354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