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資訊時代戰爭的本質泛化了嗎

2017年11月28日 14:00:18 來源: 解放軍報

    ●當前,國際上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領域的競爭與對抗,雖然可稱為各種各樣的“戰”,但它們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戰爭。只有在戰爭時期,這些領域的對抗與戰爭並存,並且服務和服從于戰爭的目的時,它們才會成為戰爭的一個方面。把一切社會鬥爭現象都看成是戰爭現象,把一切鬥爭形式都看成是戰爭形式,必然混淆戰爭現象與非戰爭現象之間的界限,現實是人們並非時刻生活在戰爭的海洋之中。

    在當代,信息化戰爭這一新的戰爭形態登上歷史舞臺。有人認為,信息化時代的戰爭不僅是政治的繼續,而且也將成為非政治群體謀取利益,顯示其存在的一種手段。從戰爭發動者看,除了國家和國家集團外,恐怖組織、民族部落、販毒集團及犯罪團夥均可能發動戰爭,甚至掌握電腦技術的個人也可以利用網絡發動一場特殊戰爭。也有人提出,在資訊時代,軍事、政治、經濟以及科技之間的相互依賴程度進一步加深,使得交戰雙方圍繞戰爭而展開的軍事、政治、經濟等方面的鬥爭異常激烈,經濟制裁、外交斡旋、武器禁運等非武裝鬥爭形式在戰爭中的作用更加突出,並被納入了戰爭范疇。還有人聲稱,在資訊時代,由于信息化戰爭模糊了戰爭準備和戰爭實施的界限,人們將時刻生活在戰爭的海洋之中。總之,在一些人看來,隨著戰爭主體和戰爭內涵的擴大,戰爭的政治本質泛化了。 其實,戰爭的本質屬性並未發生根本性變化。

    資訊時代的戰爭並沒有消解戰爭固有的政治屬性。在資訊時代,盡管信息技術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傳統軍事對抗的面目,但戰爭仍然是達成政治目的的最高鬥爭形式,仍然是流血的政治。資訊時代戰爭主體的擴大,並沒有否定戰爭是為某個階級或國家的政治目的而進行的。我們看到,正是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高新技術武器高精度、強毀傷、超視距等特性,加速了戰爭進程,減少了擁有高新技術武器一方的傷亡及戰爭的附帶傷亡,從而刺激了某些國家利用戰爭實現其政治目的的欲望,強化了戰爭作為實現政治目的的手段的功能。當前,國際上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領域的競爭與對抗,雖然可稱為各種各樣的“戰”,但它們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戰爭。只有在戰爭時期,這些領域的對抗與戰爭並存,並且服務和服從于戰爭的目的時,它們才會成為戰爭的一個方面。把一切社會鬥爭現象都看成是戰爭現象,把一切鬥爭形式都看成是戰爭形式,必然混淆戰爭現象與非戰爭現象之間的界限。

    資訊時代的戰爭並沒有消解戰爭固有的暴力屬性。隨著信息化戰爭的到來,有人認為,隨著資訊戰、網絡戰、心理戰、媒體戰越來越突出,戰爭開始“軟化”“慈化”了,戰爭越來越“文明”了,暴力性將不再是戰爭的突出特徵;信息化戰爭可以以不流血的方式進行,將由硬打擊轉為軟毀傷,由血與火的搏擊轉為精神、意志和智慧的角逐。眾所周知,戰爭不僅有暴力手段,還有非暴力手段。在戰爭中,暴力手段與非暴力手段是相互作用、相互補充的,雖然暴力手段有賴于非暴力手段的配合與支援,但非暴力手段必須以暴力手段為支撐,武力對抗、暴力對抗始終是達成戰爭目的的主要方式。冷戰後發生的幾場戰爭,沒有一場不表現出激烈的、殘酷的暴力對抗。信息化時代的戰爭仍然是流血的政治,離開了對抗,離開了暴力,就不成其為戰爭。

    資訊時代的戰爭並沒有消解戰爭固有的軍事屬性。毛澤東在《論持久戰》中論述戰爭的軍事本質時指出:“保存自己消滅敵人這個戰爭的目的,就是戰爭的本質,就是一切戰爭行動的根據,從技術行動起,到戰略行動止,都是貫徹這個本質的。戰爭目的,是戰爭的基本原則,一切技術的、戰術的、戰役的、戰略的原理原則,一點也離不開它……它普及于戰爭的全體,貫徹于戰爭的始終。”當代戰爭作為一種初級形態的信息化戰爭,雖然是一種有限的、可控的戰爭,但主體上依然是使用武力迫使敵人服從自己意志的暴力行為。伊拉克戰爭爆發之前,美國對伊拉克進行了長達幾個月的心理戰,結果並未分勝負,雙方最後還是要在戰場上進行較量。當然,今天軍事上消滅敵人,主要是指解除敵人的武裝,使之喪失戰鬥力、抵抗意志,而不是簡單地消滅敵人的肉體。

    資訊時代的戰爭並沒有消解戰爭固有的利益屬性。戰爭是政治的繼續,而政治是經濟的集中體現。因此,對戰爭本質認識的深化還需要進一步深入到政治背後的經濟,從社會經濟活動中去尋找戰爭的根源與動因。馬克思主義認為:“一切歷史衝突都根源于生産力和交往形式之間的矛盾。”戰爭這一社會現象僅僅同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定階段相聯繫,從根本上説,是“私有制引起了戰爭,並且永遠會引起戰爭”。暴力最終根源于經濟關係,這是歷史唯物主義的結論。馬克思主義在戰爭根源問題上的理論貢獻,在于揭示了不同利益集團間的政治、經濟利益的對抗是戰爭産生的直接根源。雖然私有制和階級是戰爭産生的一般根源,但私有制和階級並不等于戰爭。不同利益集團間的交往矛盾只有從非對抗性矛盾發展為對抗性矛盾,並且這種對抗性矛盾運用一般的和平手段再也無法解決時,才最終演變成戰爭。

    資訊時代的戰爭並沒有消解戰爭固有的強權屬性。以壓迫、掠奪和控制為目的的霸權邏輯和強權政治是引發戰爭的直接原因。在當代,亨廷頓把戰爭的原因歸結為“文明”或“文化”的衝突。然而真正起主導作用的是一些國家奉行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特別是有的霸權國家在不斷地為其對外擴張尋求戰爭緣由和代理人戰爭。霸權主義挑動戰爭、推行強權政治的一個根本目的,就是攫取和控制別國的資源與市場,建立有利于自己的國際經濟、政治秩序。北約發動科索沃戰爭的借口是南聯盟國內的民族與人權問題,提出“人道主義干涉論”;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的理由是薩達姆的獨裁統治、研制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以及支援恐怖主義活動。在當代以及今後相對長的時期,在世界范圍內私有制仍將存在,大小霸權主義則是私有制政治的衍生物。2003年3月,美國不顧絕大多數國家反對,繞過聯合國,發動伊拉克戰爭,具有赤裸裸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特徵。(許炎 傅婉娟)

【糾錯】 [責任編輯: 張驕瀛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0461297507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