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缺綠的帕米爾,你就是那扎下根的樹

2017年12月18日 09:18:50 來源: 解放軍報

    亙古的帕米爾,亙古的冰川,飛鳥不度,寸草難生。只有生活在這裏的邊防官兵,才能體會到給這片荒原添綠有多麼不易。為了種樹,他們想盡了辦法,一天,一年,種下去,不成活,來年春天再種。為了種樹,他們一次次不屈地與惡劣自然環境抗爭,執著種樹的同時,也在內心播下忠誠與堅韌的種子。

    春天來了,終于有些樹抽綠了,誰也不知這些樹要長到多大才能算真正的成活,才能經受住風霜雨雪的考驗。但這並不影響帕米爾官兵種樹的決心,他們會一直種下去。他們相信終有一天,帕米爾會綠樹成蔭,那將是些世界上最高的樹,需要仰視才能看到的樹! ——編 者

    臨近冬至,帕米爾高原氣溫降至-20℃,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即將到來。除了守防,最讓邊防戰士放心不下的,還是今年春天在後山種下的上萬株紅柳。

    連日來,駐守在這裏的新疆軍區某邊防團官兵格外忙碌,訓練執勤之余,他們頂著嚴寒,給這片紅柳捆上厚厚的草、套上塑膠薄膜,根部培上大量的土……戰士們説,每年這個時候,給樹苗“穿棉衣”是他們的一項重要任務。“只要這些樹苗能熬過這個冬季,來年就能在邊防扎下根!”

    “天上無飛鳥,地上不長草,氧氣吃不飽。”有人這樣形容往日的帕米爾高原。海拔高、氣溫低、紫外線強,讓在這裏種活樹幾乎成為不可能。然而,駐守這裏的兵,對樹的摯愛、對綠色的向往超乎常人想像。數十年來,一茬茬官兵接力種樹、悉心呵護,營院裏的38株白楊不僅扎下了根,而且歷經風摧雪殘依舊枝繁葉茂。

    “一棵呀小白楊,長在哨所旁……”這是邊防官兵最愛唱的歌,也是他們真實生活的寫照。伴隨著38棵小白楊,官兵們結合高原土壤實際、苗木生長特點,採取換土和補種的方式,陸續在營區後山種下5萬余株白楊和紅柳,如今竟有4萬株奇跡般地存活了。走近這片綠色,每一棵樹都記錄著帕米爾的變遷,每一片綠葉都講述著戍邊戰友堅守高原的艱辛。

    渴望綠色,播下心中的希望

    在《大唐西域記》裏,對帕米爾高原有這樣的記載:“據兩雪山間,故寒風淒勁,春夏飛雪,晝夜飄風。地鹼鹵,多礫石,播植不滋,草木稀少,遂致空荒,絕無人止。”

    帕米爾高原平均海拔4500多米,素有“生命禁區”之稱。然而,這裏同樣是祖國的神聖領土,有邊就得有防,就得有人來守衛。正是抱著這樣堅定的信念,第一代帕米爾官兵冒著風雪嚴寒來到了這裏,戰天鬥地、白手起家,在戈壁荒原建起連隊,扎下了根。

    戍邊生活艱苦而寂寞,而更考驗人的是這裏一年四季很難見到綠色。“站在營區附近的山頂放眼望去,除了褐色的沙礫,連棵‘樹影’也看不到……對綠色的渴望,成為一茬茬邊防官兵的夢想。”駐守在這裏的新疆軍區某邊防團團長楊軍説。

    上世紀90年代初,楊軍從山清水秀的四川開江參軍入伍來到帕米爾高原。初上高原,滿眼的荒涼讓他時常感到孤寂。“以前在內地,從沒感覺樹有多稀罕。”回憶起那段歲月,楊軍一臉苦笑,“人就是這麼怪,越是得不到的越是放不下。從那時起,連做夢都想看到樹。”

    樹都沒有的地方,人可怎麼待?楊軍萌生了“為連隊種樹”的想法。

    第二年春天,他和幾名戰友一起到距離連隊最近的縣城購買了5株楊樹苗。由于高原極度缺水,要種一棵樹,只有深挖一米以上,才能見到濕土層。他們挖坑、栽苗、培土,小心翼翼地把樹苗種在營區旁邊的背風處,“同時也種下了心中的希望。”楊軍説。

    然而,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那年春天種下去的樹苗,經歷了夏天狂風的摧殘,到了秋天只剩下了一棵“獨苗”。

    冬天來臨時,楊軍和戰友們用幾床破棉被將樹苗裹了起來,又在外面堆上厚厚的積雪。在大夥兒的精心呵護下,這棵樹苗安全地度過了冬季,並最終在邊防扎下了根。

    播種綠色,種出38棵“戍邊楊”

    1994年冬,一場暴風雪折斷了栽種在連隊門口那棵白楊樹……這讓楊軍傷心不已,他一屁股坐在地上哭得像個孩子。聽聞哭聲,連隊官兵趕緊跑出營門,都禁不住流下了眼淚,“以後再想看樹,就真成了奢望。”

    冒著風雪,官兵們在營區附近的荒地上挖了一個深坑,為這棵楊樹舉辦了一場“葬禮”,並立下一塊石碑做紀念。

    那一夜,官兵們徹夜未眠……

    受環境、氣候、地質等條件限制,在高原種活一棵樹,極為不易。又過了幾年,團裏專門從地方林業部門請來專家調研,希望改善營區附近的種植環境。根據專家的建議,官兵們開始了新的嘗試。

    當年,連隊的老班長齊明休假歸隊前,專程去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買了2株楊樹苗。帶著樹苗,他還專門前往縣林業局了解高原種植技術,在得知連隊駐地的土壤因“鹼性大”等原因不適宜種植時,次日,他又租來一輛毛驢車,從十幾公里外的地方挖來一車泥土。

    第三天回到連隊,在連長、指導員的支援下,齊明帶著班裏的幾名戰士喜滋滋地把樹苗種到了事先挖好的樹坑裏。埋土、澆水,還按照林業局專家的囑托,在坑底撒上了厚厚一層羊糞保暖,只等著樹苗快快扎根。

    沒想到,一個月過去了,這兩棵樹苗竟先後枯死了。齊明不甘心,第二年休假他沒回家,直接到了縣城附近的一個苗場幫工,學習各類林木種植技術,終于搞清楚了連隊駐地“種不活樹”的根本原因——在高原環境中,樹苗難以從凍土中獲得足夠的養分和水分,不解決這個問題,就不能栽種成功。

    學到了這個“訣竅”,齊明再次買回2株楊樹苗,和戰友們一起種到了連隊營區裏。埋土蓋草、包裹涂白、噴上防凍液,每隔半天來給樹苗澆一次水……他們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夜以繼日地精心呵護著“綠色生命”。

    兩個月後,其中一棵楊樹抽出了新芽,連隊上下一片歡騰,官兵心中的綠色希望被點燃了。此後10年中,按照這一方法,官兵們先後種活了38棵楊樹。

    2010年,團裏將這38棵已長成“參天大樹”的楊樹命名為“戍邊楊”。象徵著生機和希望的綠色,終于永駐帕米爾高原。

    守住綠色,讓高原荒山變“綠洲”

    2016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沙塵暴再次刺痛了邊防官兵的神經,一個“營區綠化工程”隨之啟動。這一次,官兵們瞄準了一個新目標——把營區後面的一片沙礫荒山,改造成“萬畝林”。

    説幹就幹!那天,已擔任團長的楊軍帶領官兵來到後山山腳下。春天的帕米爾高原,風卷沙揚,沙礫撲打在人臉上異常難耐。迎著狂風,楊軍表情嚴肅地説:“從現在起,大家都是戰場上的一員。這片荒山就是戰場,綠化營區就是我們要打的一場硬仗,大家有沒有信心?”

    “有!”震耳欲聾的響亮回答,在高原上空久久回蕩……

    要種樹,最難的是在石頭山上挖坑。工兵連指導員馮肖主動接過這個棘手的任務,他帶領官兵一幹就是4個月,在後山“犁”出了總長百余公里、深達半米的坑道;為了改善土質,官兵們從幾十公里的山下拉來一車車新土,回填在坑道中,又請來駐地林業部門的專家,反覆進行研究論證,最終形成“深挖坑、廣填土、施有機肥、採用滴灌技術、選栽耐旱樹種、套種高原花草”的科學栽種方案。

    綠化荒山關鍵是要有水。團裏多方協調地方政府,為部隊打出2口“高原井”。官兵們自己動手建造泵站、蓄水池,沿坑道鋪設滴灌管線;在樹坑中填入高度低于地面的沙土,並套種高原花草,確保“灌溉量”大于“蒸發量”。此外,官兵們還給每棵樹綁上三根支架,防止被大風吹倒;挑選適應能力極強的白楊和紅柳,提高成活率。

    700多個日日夜夜過去了,全團官兵克服重重困難,在營區後山上植樹5萬多株,回填沙土30萬余立方米……今年夏天,後山樹綠了、花開了,昔日的荒山野嶺初具“綠洲”雛形。

    綠色夢想,綻放帕米爾高原

    “我們之所以拼盡全力帶領官兵綠化造林,就是要培養每一位戍邊人‘家’的意識。腳下的高原就是我們的家園,駐守一天就要讓它一天比一天美麗。”雪山下,楊軍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一天,幾名剛從後山勞動歸來的戰士找到楊軍,商量著給後山取名。“它不就叫‘後山’嗎?我們用個諧音就叫‘厚山’吧!”楊軍説,“我們這支部隊有著厚重的歷史,在這片高原厚土上,要永遠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肩負起衛國戍邊的歷史重任。”

    “昔日左公,楊柳三千,引春風,度玉關;今朝將士,厚山百頃,留喜雨,駐塔幹。”楊軍説,當年,左宗棠收復新疆時,沿途遍栽楊柳,流傳下湖湘子弟滿天山的美談;而今,邊防官兵不僅在高原種活了樹,更在心底深深扎下了對邊疆愛戀的根。

    “種下的是樹,傳承的是精神。”今年9月,即將離隊的120余名退伍老兵自發組成“老兵植樹模范隊”,在荒灘上挖出500多個樹坑。退伍當天,機步二連戰士曹文忠再次來到厚山,用滿是老繭的雙手逐一摸遍自己種下的樹,雙眼濕潤,戀戀不舍。

    10月,一位曾在邊防團服役10多年的75歲老兵,在回訪老部隊時看到了厚山的變化,不禁喜極而泣,連説幾聲:“沒想到……沒想到!新一代戍邊人了不起!”

    “樹能扎下根,我們也能待得住。”幾周前,正在厚山給樹苗包裹“保暖層”的戰士包甘寧充滿深情地説:“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我們種活了那麼多樹,還有什麼困難可以難倒戍邊人呢!”

    “強軍先要強思想、強精神,我們不僅繼承了戰爭年代的‘南泥灣精神’,還孕育了‘扎根帕米爾,忠誠戍邊關’的紅其拉甫精神。”楊軍感慨道,正是因為有了紅色基因的傳承,官兵們才能戰天鬥地,敢在高原辟綠洲,才能在風雪邊關扎下根、守好防!(岳小平、張慶良、李蕾

【糾錯】 [責任編輯: 蔡琳琳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9903129768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