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英媒:中國改革應避免路線之爭
2013-10-18 14:42:41 來源: 新華國際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網北京10月18日電 英國《金融時報》17日發表署名為網絡專欄作家劉利剛的文章,題目是《中國改革應避免路線之爭》。文章説,盡管中國經濟近期出現了一定的穩定跡象,但整體來看下行風險仍然存在。美國量寬的漸退,加速資本從新興市場流出,以及流動性的持續收緊,中國經濟增速在今年下半年仍然面臨著相對下滑的可能。與此同時,流動性的緊張也加劇了中國企業信用違約上升的擔憂。

    伴隨著中國經濟的減速,關于中國改革的爭論也開始變得越來越多,這其中主要存在著兩種較為極端的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中國應該從根本上改變現行體制,尤其是應該快速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另一種觀點則認為,中國的下一輪改革應該基于以國有企業為主體的經濟結構,這樣的一種觀點認為,既然國有企業的發展前景仍然較為樂觀,那麼也沒有必要進行大規模的結構性改革。

    之所以這兩種觀點都較為極端,是因為第一種觀點或將釀成大規模的社會動蕩,並導致經濟政策的民粹化,經濟增長止步不前,使中國提早進入中等收入陷阱。而第二種觀點則可能將中國帶入蘇聯式的經濟增長停滯的困境,惡化社會經濟矛盾,使執政黨的合法性喪失,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倒退的極左思潮在作祟。

    在經濟減速的背景下不斷加劇的改革爭論,不僅表明瞭不同利益集團的訴求,事實上也為新政府提出了一道難題。筆者認為,面臨爭論,中國的政策決策者們應該從絕大多數人民的利益來考慮問題,並有所作為,擱置爭論,推進一些代表多數人利益的、同時對整體經濟存在明顯正面作用的改革舉措。換句話説,新政府不應該用靜態的“穩增長”和“調結構”之間進行取舍。從中國改革歷史的邏輯上來看,一直以來,中國的政策決策者們也相對習慣于“漸進式改革”的步伐,同時,“公平與效率”可以通過市場化的競爭的手段來解決,這一模式30多年來也並沒有出現實質性的變化。

    事實上,從這樣的邏輯出發,中國仍然存在著大量有共識的,且有待執行的改革領域,而這些改革仍可以釋放出可觀的經濟正能量。

    在金融領域,市場較為清晰的一點是,金融係統中存在著大量的資源配置不合理,這導致了資源過度向國有企業集中,而中小企業卻難以獲得足夠的信貸支援。國有企業與國有銀行之間存在著大量的“深度合作”,並通過資金空轉來獲得大量的會計收益,而需要資金支援其主業發展的中小企業卻難以獲得銀行的青睞。這背後的邏輯卻透視了國有銀行激勵制度的缺失,那就是,“資金空轉”不存在太大的信用風險,而給一個企業直接的信貸支援卻存在著明顯的風險。這樣的激勵制度很難在中國産生真正意義的銀行。

    事實上,通過降低金融行業的準入門檻,就能夠從很大程度上解決這樣的問題,這是因為大量的民間資金無法尋找到合適的渠道,而中小企業卻也無法獲得穩定而相對廉價的資金。如果中國能夠放開民營銀行的準入、並發放更多的銀行牌照,將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解決資金錯配和效率低下的問題。而這樣的一種“去壟斷化”事實上早就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同,但在過去10年卻未能得到真正的落實。另外,中國也應鼓勵資本市場的發展,允許大型上市企業到資本市場去融資,減少對銀行係統的依賴。這樣以來,中國的銀行,無論大小,也會去關注中小企業。金融市場的改革也會改變中國前30年所不能解決的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金融領域中另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是地方政府的負債問題,這也被認為是中國經濟的一個“定時炸彈”,但筆者認為拆解這個定時炸彈卻並不困難,其實,與中國地方政府的資産相比,地方政府的負債並不過高,根本上來説是中國地方財政的風險是因為地方政府缺乏長期而穩定的融資渠道,而中央一方面鼓勵地方的發展,另一方面又通過法律阻止地方政府公開舉債。解決這樣的問題,根本上來説是要求地方政府為自身的財政收支狀況負責,並通過地方政府從債券市場發行長期債券的方式,來解決其自身的“權利與義務錯配”以及“融資與投資期限錯配”的問題。

    “去壟斷化”在服務行業也應該得到更快的推進,中國大量的公共服務(醫療,教育,電信,鐵路,航空)仍舊掌握在國有資本手中,如果這些領域能夠對民營資本開放,這不僅有利于通過競爭增強效率,也能夠為整個社會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服務業佔GDP的比重仍然顯得較低,數據顯示,中國服務業佔GDP的比重大約為40%左右,而OECD國家的平均水準卻大約在55-58%左右,據相關測算,如果中國服務業佔GDP的比重在未來10年上升至60%左右,將創造大約8000萬個就業崗位。其實,中國前30年的改革已使中外資本可以無條件的進入制造業。

    綜上所述,中國仍然有大量亟待改革的領域,這些改革的方向並沒有太多的爭議,並不觸及政治體制的改革,有些爭論也早已在前30年的改革當中得到平息。只要開放市場,引入競爭,這些改革並不難。而重要的是新政府有沒有意願去做。此外,這些改革的推進不僅有利于避免經濟的進一步下滑,同時也可以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為未來的改革創造較為良好的條件。需要指出的是,與朱鎔基時代的改革相比,中國現階段的改革具有更好的共識和內部條件,應該容易得多。這是因為,上述改革將會為中國創造千萬以上的服務行業的就業機會,而不是使成千上萬的國企工人下崗。上述改革也將使民眾的生活更加富裕,有利于中國夢的加速實現。所以,改革路線爭論可以休矣。過度的爭論反而是對這種良好改革共識的反叛與倒行。

+1
【糾錯】 責任編輯: 林杉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濟南:大熊貓園內散步盡享美好春天
濟南:大熊貓園內散步盡享美好春天
長興花香浮動 正是踏青好時節
長興花香浮動 正是踏青好時節
雨後西湖晴歸來
雨後西湖晴歸來
新疆塔裏木:棉花播種忙
新疆塔裏木:棉花播種忙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0341255613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