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國際首頁 即時報道 國際要聞 熱點觀察 外媒言論 國際人物 訪談專欄 讀圖時代 華人 博覽
婦女勇敢摘頭巾?伊朗社會的開放與保守之爭從未停歇(組圖)
 
2014年05月14日 13:10:26 | 責任編輯: 林杉 | 來源: 新華國際   

    “勇敢的伊朗婦女摘掉面紗”這是近日國內媒體紛紛轉載的一條熱點新聞,引得網友紛紛點讚。而曾在兩伊工作生活數年的筆者,忍不住要吐槽一下。

    這是一則翻譯自英國媒體的報道。編譯此則新聞的小編顯然對中東宗教文化不甚了解,因此出現了翻譯錯誤。伊朗人口90%以上的人口是什葉派穆斯林,什葉派婦女一般戴頭巾,講求的是不露秀髮,但幾乎不蒙面紗。哪怕是最傳統保守的伊朗婦女,也只是全身黑袍,但面目總歸還是可以見人的。各位看官如若不信,還請從德黑蘭、伊斯法罕甚至馬什哈德這樣對著裝要求最為苛刻的宗教聖城,找一個黑紗蒙面的伊朗女人讓大家瞅瞅。

資料圖片:一名伊朗婦女站在德黑蘭原美國大使館外墻前。新華網記者徐儼儼攝

    話説回來,部分伊朗婦女反感戴頭巾這事兒,早已不新鮮。1979年伊斯蘭革命後,伊朗社會氛圍日趨保守,政教合一的新政府強制所有婦女披戴頭巾,當時就惹來反彈。但伴隨著嚴厲懲罰和打擊,反對聲音被逐漸壓制下去,婦女在滿大街宗教警察的監督下,只得乖乖遮住頭髮。這種氛圍隨後不斷通過對外封閉,對內高壓得到強化:刊登西方流行文化的刊物被查封;書店西洋美術畫冊中的裸體形象被貼上膠布;甚至在前些年,中國一些大型門戶網站都曾被視為“色情網站”遭到遮罩。

    然而,近年來隨著社交媒體的普及,伊朗文化日益多元,社會管控有些許松動。一些受西方思潮影響的年輕女性對社會被宗教保守勢力“綁架”深感不滿。加強對外開放、回歸“國際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呼聲再次高漲起來,甚至還得到部分改革派及溫和保守派政治家的支援響應。

資料圖片:一名伊朗小女孩在德黑蘭公園內。新華網記者徐儼儼攝

    伊朗總統魯哈尼前不久就公開反對宗教警察在大街上對露出部分頭髮等“不規范戴頭巾”的行為進行嚴打。他甚至表示“即便伊朗婦女不遵守著裝規定,她們的道德品質也不應受到質疑”。

    然而,改革派和溫和派政治力量處于明顯弱勢。在伊朗,總統也並非實際的“一把手”,他在革命衛隊等眾多實權部門的影響力其實微乎其微。與此相反,宗教保守勢力非常強大,對社會西化高度警惕的教士階層經常警告總統不要走得“太遠”。就在上周,一些極端保守的伊朗婦女身著黑袍,在德黑蘭舉行示威活動,要求當局針對隨意露出頭髮的女性強化著裝規定。

資料圖片:一名伊朗婦女在德黑蘭薩德阿巴德宮園林內賞花。新華網記者徐儼儼攝

    如果仔細查看原始材料,這次希望摘掉頭巾的伊朗婦女絕大部分生活在大城市和自由貿易區等相對開放的地區,甚至還有些人生活在西方國家。而如果西方媒體不特意説明,誰又知道伊朗人口的六七成居住在農村和偏遠鄉鎮?在那裏,遵守伊斯蘭著裝規范有著強大民意基礎。如果女孩子袒露一頭秀髮走上街頭,不等宗教警察行動,當地婦女就會把她團團圍住了。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拒絕和要求戴頭巾的,其實都是伊朗婦女。幾十年來,伊朗社會的開放與保守之爭從未停歇,而且在可預見的將來還會繼續下去。只是當我們看到某條衝擊眼球的新聞時,是否能從更多元的角度去觀察和思考呢?兼聽則明!(新華網前駐伊朗記者徐儼儼 宋聃)

資料圖片:購買年貨的伊朗婦女。新華網記者徐儼儼攝

                支援鍵盤翻頁  ←左 右→  
分享到:
【糾錯】   
 更多圖片
美國加強邊境巡邏管控 多名非法移民被捕
美國加強邊境巡邏管控 多名非法移民被捕
俄羅斯商場大火已致64人死亡
俄羅斯商場大火已致64人死亡
紐約:“春日童話”花展亮相梅西百貨
紐約:“春日童話”花展亮相梅西百貨
莫斯科民眾悼念克麥羅沃火災遇難者
莫斯科民眾悼念克麥羅沃火災遇難者
畫風清奇!意大利米蘭地標建築旁現“點讚”大拇指
畫風清奇!意大利米蘭地標建築旁現“點讚”大拇指
阿富汗一座清真寺發生爆炸 造成至少1死7傷
阿富汗一座清真寺發生爆炸 造成至少1死7傷
俄羅斯一購物中心火災已致37人遇難
俄羅斯一購物中心火災已致37人遇難
安倍晉三出席自民黨年會 再次為“地價門”鞠躬道歉
安倍晉三出席自民黨年會 再次為“地價門”鞠躬道歉
東京馬拉松
東京馬拉松
流光魅影
流光魅影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99051265000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