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外媒:英國不需要“科技巨富”

2014年07月28日 09:53:52 來源: 新華國際
分享到:

    英國金融時報網28日發表英國前商務大臣特別顧問賈爾斯·威爾克斯為該報撰寫的題為《英國不需要“科技巨富”》的文章。文章説,作為一個經濟增速有望超過七國集團其他成員國的國家,英國對本國創業文化懷著一種奇怪的自卑情結。政治人士擔心,英國創造了大量交易員和房地産投機者,但沒有創造出多少新興大亨,而他們是英國保持領先地位所需要的。所謂的無可辯駁的證據是英國未能締造出像臉譜、谷歌或亞馬遜這樣的企業。

    在英國聯合政府內部,這種失敗成為商業政策的一個重點--它相當于美國前總統約翰•肯尼迪把人類送上月球的承諾。英國首相戴維•卡梅倫每次會見年輕企業家時,都會敦促他們把這個污點從英國記錄上抹去,締造一個站在世界巔峰的科技巨擘。

    在幕後,政府官員和顧問們忙著消除創建以及經營企業所面臨的所有障礙。英國政府向年輕人發放了成千上萬筆創業貸款。英國實施了新的風險資本稅收優惠措施,並簡化了公司上市程式。12名國會議員被任命為“小企業大使”,這是企業界的一件幸事。

    培養創業精神是一種崇高的志向。但把這等同于“締造我們自己的谷歌”是錯誤的。英國未能打造出這樣的企業並不説明我們的創新和繁榮能力很差。

    美國誕生了如此多的科技巨擘並非偶然;但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硅谷腹地的巨大而統一的消費者市場。相比之下,歐洲市場較為分散,數字服務仍缺乏單一市場(或者説語言)。

    另外,盡管亞馬遜、eBay、谷歌和臉譜發展迅速,但過去10年,美國經濟表現一直遜色。公共債務飆升、增長停滯,在就業方面落後于英國。

    創新會推動資本主義前進,但如果以一味敬仰那些在車庫創業、不到幾個月就坐著私人飛機穿梭于世界各地的企業家這種方式來看待創新,就搞錯了對英國企業界最有利的東西。多數創新是漸進的而且並不引人注目;它們可能是一種新品牌的冰淇淋,而未必是代碼突破這種壯舉。

    英國的科技自卑情結還錯誤定義了資訊産業革命的本質,這場革命是超越行業和國界的。擔心第一行代碼背後的國籍是完全沒有抓住重點。互聯網讓全球任何一個地方都能獲得革命性的服務,不管它們是在哪裏發明的。政府內部的一些顧問哀嘆我們缺少科技億萬富翁,他們説的話會讓我們以為美國將谷歌據為了己有。然而,科技採用與科技創造一樣重要,在前面這個領域,英國相當強大。例如,在線上零售和廣告方面,我們在全球是領先的。

    只有在創新成功也能引入與其抗衡的競爭因素時,這種成功才會有利于整個經濟。通常,高利潤率和銷售額受到打擊,競爭對手出現,所有新的偉大創意總是會擴散到整個經濟。

    從印刷機到內燃機,歷史上多數革命性的科技都很難壟斷很長時間。不管發明者的天賦如何,競爭對手的出現會把他輕易獲得的財富奪走,這時,經濟才真正開始受益。

    當資本主義使現有企業的日子變得艱難時,它就發揮作用了。股東得到的回報少可能意味著,更廣泛經濟得到了不錯的回報。面對來自新競爭對手的挑戰,日本曾經佔主導地位的電器巨頭步履維艱,這個例子就表明這個體係運作得很好。消費者享受著一場盛宴,平板産品和智能手機正在大幅降價。

    這表明,想要迅速成功的衝動可能存在令人擔心的地方。很多科技財富建立在爆炸性網絡效應和規模經濟的基礎之上,這令單一企業更容易獲得超級回報。消費者可能會受益,但所有這些財富的另一面是競爭未能發揮作用,未能侵蝕“早期贏家通吃”這一令人望而生畏的優勢。

    鬥志旺盛的網絡企業家很快將變成有權勢的巨頭,這將加寬沃倫•巴菲特所稱的創造與競爭之間的“護城河”。有時,加寬的方法是通過提供更為完善的服務,或者推出一係列令人興奮的新産品。但還有一些時候是通過竭盡所能地升起吊橋,阻礙競爭的出現,而競爭是真正使創新的好處得到傳播的因素。

    後期階段會變得危險起來。英國出現了很多科技百萬富翁,政治人士很容易被這些鼓舞人心的商界人士所打動。但他們應該問的不是“我怎麼能幫助這個出色的人變成億萬富翁?”,而是“我怎麼能阻止他變成億萬富翁?”

整合閱讀

熱點推薦

頻道推薦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0001268042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