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海上絲綢之路之福建史跡

2015年02月10日 10:36:10 來源: 福建日報

  2012年1 1月,“海上絲綢之路”入選國家文物局公布更新的《中國世界文化遺産預備名單》,福建省有22處重要史跡被列入。其中福州6處、泉州13處、漳州3處。以下為部分史跡:

  恩賜瑯琊郡王德政碑:位于福州閩王祠內,被稱為“天下四大唐碑”之一。碑文記載了王審知家世及其治閩政績等,其中多處記載王審知開辟甘棠港,大力倡導海外貿易,福州與東南亞、阿拉伯等國家進行海外貿易的相關內容,是研究唐末五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資料。

  聖壽寶塔及天妃靈應之記碑:位于長樂市城區鄭和公園內,俗稱鄭和碑,2006年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妃靈應之記碑立于明宣德六年(1431年),共1 1 77字,記載了鄭和船隊歷次航行時間、船只、人員等內容,是中國僅存的記述鄭和下西洋的碑刻,具有重要歷史價值。

  東岐碼頭:位于馬尾亭江鎮東岐村,始建于唐代,宋元明清歷代相繼沿用。整個碼頭設在江邊岩壁上,按岩石走勢在石壁上鑿4段臺階共94階,做工獨具匠心,常態下有三分之一是被江水淹沒的。古碼頭曾對福州海上貿易做出巨大貢獻。

  登文道碼頭:位于長樂市潭頭鎮,修建于明萬歷二十年(1592年),是閩江口岸商旅行人水上交通要衝之一,是重要的船舶停靠點和對外通航的一個港口。古代長樂商客出遠洋的始發地,鄭和船隊也曾多次在這個碼頭出海。

  萬壽塔:泉州灣古航標,又名關鎖塔、姑嫂塔,建于南宋紹興年間,已經有800多年的歷史,位于石獅市永寧鎮塔石村。

  六勝塔:為泉州灣主航道的古航標,是一個比較典型的元代建築物,在歷史上起著海上航標的作用,位于石獅市蚶江鎮石湖村。

  石湖碼頭:泉州古代商貿的重要碼頭和海防重地,形成于唐代,位于石獅市蚶江鎮石湖村。

  美山碼頭和文興碼頭:沿江的集群商業碼頭之一,位于泉州豐澤區,形成于1 1世紀。

  九日山祈風石刻:12世紀—13世紀泉州地方政府主持航海祈風祭祀活動的石刻文字記錄,位于南安市豐州鎮旭山村九日 山。

  開元寺:是中國重點佛教寺院,位于泉州鯉城區西街,始建于686年(唐垂拱二年),歷代屢有修建。在開元寺內,印度教寺的石柱,婆羅門寺帶有人面獅身雕刻的華板以及印度寺常用的伎樂飛天鬥拱飾物……無不是“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見證。

  清凈寺: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一座伊斯蘭教寺,也是伊斯蘭教從“海上絲綢之路”傳入中國的重要歷史見證。位于泉州鯉城區涂門街中段,始建于北宋。

  草庵石刻:世界僅存的摩尼教教主摩尼的石刻造像,位于晉江市羅山鎮華表山麓。庵始建于南宋。

  德濟門遺址:位于泉州鯉城區天後路,古代舶來貨和外銷産品 皆通過此門 出入泉州城,是泉州城南的重要交通要道。

  洛陽橋:中國第一座跨海灣平梁式大石橋。位于泉州洛江區橋南村與惠安縣洛陽鎮洛陽街交界的洛陽江入海口,這裏原為古泉州灣洛陽港。

  漳州龍海月港:位于龍海海澄鎮,申報遺址包括7個碼頭和1條古街。

  平和南勝窯:位于平和縣南勝鎮和五寨鄉,申報遺址有洞口陂溝窯等6處窯址。

  華安東溪窯:東溪窯位于華安高安鎮三洋村,申報遺址有馬飯坑等3處窯址。             (陳文波)

整合閱讀

熱點推薦

頻道推薦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6751274790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