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從國情咨文看美國對華認知的變化

2015年02月20日 07:00:00 來源: 瞭望

    從形式上看,美國對中國的關注度明顯上升;從內容上看,對中國的關注點也在發生變化

    作為政府的施政綱領,國情咨文是美國十分重要的政治文件。它不僅包含著總統對美國內外情勢的判斷,在某種程度上,也體現著美國對別國和國際關係的觀感。2001年以來的15篇國情咨文就像一面面鏡子,折射出新世紀以來美國人對中國國際地位和中美關係變化的認知。

    從形式上看,美國對中國的關注度明顯上升。

    2005年前的五篇國情咨文中,提到中國的只有2002年和2003年。2006年以後中國出現在了所有的咨文中。2009年前每篇一次,可以説是點到為止。自2010年起,除了2013年提到一次以外,其他年份都數次提到,其中2012年更是提到5次之多。

    從內容上看,國情咨文對中國的關注點也在發生變化。

    小布希時代的國情咨文主要關注中國在地區和國際事務上同美國的配合與合作。在2003年和2007年的國情咨文中,小布希都提出美國將與地區國家合作,促使朝鮮棄核,最終實現半島無核化。

    有意思的是,2003年國情咨文提到朝核問題各方的順序是:韓、日、中、俄,2007年卻變成了中、日、俄、韓。就在這段時期,作為六方會談的東道主和參與方,中國對自己“家門口”熱點問題的解決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影響力。排序上的提前,似乎也從側面説明瞭這一點。

    新世紀以來美國遭遇的最大創傷莫過于“9·11”恐怖襲擊事件。面對新形勢,小布希不再稱中國為“戰略對手”,並尋求“建設性和合作性”的中美關係。在2002年的國情咨文中,小布希指出美國“從未像現在這樣”與中國等國合作。

    自2008年起,清潔能源成為國情咨文的一個重要話題。在任內最後一次國情咨文中,小布希還提議創立一個國際基金,來幫助中印等發展中國家更多使用清潔能源。

    奧巴馬上任伊始,就承認中國在清潔和可再生能源領域付出了“歷史上最為巨大的努力”。2012年和2013年,奧巴馬都明確表示,在清潔能源領域美國不會輸給中國等其他國家。

    除了清潔能源,奧巴馬對中國的基礎設施也“嫉妒有加”。在2010年和2011年的國情咨文中,他連續兩次提到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快的火車”,以及中國正在建造的新工廠和新機場。相比之下,美國的基礎設施卻因年久失修,嚴重老化。

    出口和就業都是奧巴馬政府施政的重點,中美貿易與這兩個問題高度相關。在2011年的國情咨文中,奧巴馬提到美中之間新的貿易協議為美國增加了不少就業。如果説這是從正面積極談論這一問題,到了2012年卻“風雲突變”:奧巴馬反覆提到對中國進行貿易訴訟或調查,以制止中國的“不公平”貿易行為。

    如果説中美間貿易戰還屬于雙邊層面,那麼近兩三年來兩國的分歧已經擴展到多邊自貿安排和貿易規則的制定上。

    在太平洋方向,以美國為主導、12國參加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TPP)談判,試圖打造“經濟北約”;在大西洋方向,2013年6月美歐宣布啟動“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議”(TTIP)談判。如果美國的“兩洋戰略”能夠成功,將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世界貿易規則和産業行業標準,甚至重塑世界經濟政治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沒有被包括在上述任何一個談判中。在2014年和2015年的國情咨文中,奧巴馬連續提及中國,指出不應當由中國制定貿易規則,並以此為借口要求國會給予他貿易促進授權(TPA)。

    新世紀以來中國經濟總量不斷邁上新臺階。根據世界銀行的排名,2005年中國GDP由前一年的世界第七躍升為世界第五。在2006年的國情咨文中,小布希總統敏銳地察覺到,中國和印度這樣的“新的競爭者”帶來了“不確定性”。

    2010年中國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當年和2011年的國情咨文中,奧巴馬注意到中國正在調整經濟結構,更加注重教育、數學和科學,在研究和新技術領域也加大了投入。他驚呼:世界上最大的私營太陽能研究設施和運作最快的電腦都在中國!在美國深陷金融危機,中國發展蒸蒸日上的時刻,這樣的表達似乎反映出美國人的某種危機感。

    不過從2012年開始,奧巴馬似乎對美國恢復了一些信心。在2012年的國情咨文中,他指出在中國做生意成本越來越高,在美國開設工廠更加劃算,很多工作崗位已經開始向美國回流。2014年他自豪地宣布,近10多年來全球工商領袖一直鐘情的投資地不再是中國,而是美國。2015年他又表示,超過半數的制造業經理人想把工作崗位從中國轉移到美國。在奧巴馬看來,似乎一切唱衰美國的聲音都不足取,美國的形勢一片大好。

    縱觀這些國情咨文,可以得出兩個基本結論。

    第一,中國的國際地位特別是在美國人心目中的地位明顯上升。

    第二,中美關係逐步進入競爭加劇的歷史階段。這些文件也折射出,由于國內一係列結構性問題難以解決,特別是剛剛意識到其全球主導地位所發生的變化,美國變得敏感,自信下降,對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崛起的焦慮日益加重。  □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 郭金月)

整合閱讀

熱點推薦

頻道推薦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6461274979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