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馬克·力文:我為什麼能夠拿到中國“綠卡”?
2017-07-18 10:40:01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7月17日,馬克興奮地向記者展示他最近拿到的新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 新華網發 李夏 攝

  新華網北京7月18日電(李夏)美國人馬克·力文最近心情格外激動,他剛剛拿到了新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

  不過,馬克·力文是誰?在新版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推行僅一個多月內,這位留著花白大胡子、年近古稀的美國老人為何會得到這個號稱世界上最難拿的“綠卡”?

  如果在互聯網上搜索他的名字,你會找到他的不少頭銜——中央民族大學教師、社會學博士、美國鄉村音樂人……他還獲得了2014年中國政府“友誼獎”,這是中國政府授予來華工作外國專家的國家級最高獎項。

  也許,這就是答案。

  兩件事兒讓他決定留在中國

  馬克最初決定來中國的經歷,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他的一些朋友曾在中國有著不錯的生活和工作經歷,向他推薦後,他于2005年欣然搭上了前往中國的航班。

  不過,不同似乎從馬克踏上中國國土後開始了。馬克在中國的首個落腳地,不是聞名遐邇的首都北京,也不是享譽海內外的魔都上海,而是江蘇淮安。因為在他眾多工作邀請信中,一所大學的介紹深深吸引了他——“淮陰師范學院位于中國第一位總理周恩來的故鄉淮安。”于是,他爽快地接受了淮陰師范學院的聘用。

  他的原定計劃是在中國教學一年後便返回美國,但在中國經歷的兩件事徹底改變了他的想法,促使他留在中國直到今天。

  第一件事,來源于中美兩國人民之間認識的差異。許多中國學生都認為美國人十分富有,希望變得像美國人一樣。然而,社會學博士出身的馬克曾作為全職志願者在美國的貧困工人組織中義務工作了30年,他明白,不論從理論層面還是實際情況來説,這都是不正確的認知,而且美國的貧富差距自20世紀七十年代起便日益加劇。

  第二件事,則與他的教學經歷相關。他曾經帶領學生學習英國哲學家羅素的名篇《我為何而活》(What I Have Lived For),並要求學生假設自己在數十年後,回憶今生為之奮鬥的事。然而,絕大多數的學生卻只希望與家人擁有一份不錯的生活。馬克説,如果那些曾為新中國的成立而奮鬥過的人們只考慮自己的話,那麼今天的中國也許不會是現在的模樣。

  于是,馬克決定留下來,教書育人,用自己的方式為推動中美交流做些事兒。

  他教給學生的不僅僅是英語

  2007年,馬克來到北京,成為了中央民族大學的教師。

  在中央民族大學的支援下,馬克自2010年秋季學期起在校園裏開展了一係列題為“他們幫助建設了新中國”的大型講座。“他們”指的是在上世紀20年代至60年代之間來到中國,支援並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和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的外國人。

  故事的主角包括中國共産黨黨員、國際主義戰士伊斯雷爾·愛潑斯坦,新中國英語教學拓荒人、現年102歲高齡的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伊莎白·柯魯克。“他們”的故事多由其在華出生並成長的子女來講述。

  之所以要舉辦這樣的講座,是因為馬克發現,新中國建國史中這重要的一段,人們知之甚少。不僅中國年輕人沒有聽過愛潑斯坦等人的名字,一些青年教師對他們也不夠了解。

  馬克與這些故事的主人翁決定以講座的形式,向年輕一代展現這段歷史。從這一係列的講座中,馬克也得出了新的感悟:很多人研究中國的對外開放史,但對于友好的外國朋友們,中國一直都是開放的。

  馬克對學生的教育不僅局限于課堂和教室之中。

  如今,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走出國門,前往異國他鄉求學。每當馬克的學生臨行前,他都會與他們進行一次談話。他告訴學生:“當去往他國時,你就代表了中國。當世界不了解中國時,你應告訴世界你的祖國究竟是什麼樣的。好好想一想,你將為世界講述一個怎樣的中國。”

  他説:“我是個講故事的人”

  除了教書等與教育相關的工作,馬克還身兼數職,活躍在更多的領域內。比如,他與中國音樂人傅涵組成了“秀外慧中”組合,將二人擅長的樂器——吉他和二胡相結合,用美國鄉村民謠講述中國故事。

  又比如,他在2014年出版了專著《東遊拾趣》(Stories from My Chinese Journey),用樸實簡單的語言講述他所認識和理解的中國。

  馬克的專著《東遊拾趣》(Stories from My Chinese Journey)及其中譯本《我的中國故事》(右),圖片拍攝于7月17日。新華網發 李夏 攝

  教師、作家、音樂人,哪一個身份對他來説是最重要的?

  每每被問到這個問題,他都會笑著反問:“如果有人問你喜不喜歡宮保雞丁,你的答案是‘我喜歡吃裏面的雞肉’,是‘我喜歡吃裏面的花生’,還是‘我喜歡宮保雞丁’?”很顯然,多數人的答案都是最後一個。

  對于馬克來説,這也恰恰是他對上述問題的回答。不論是在課堂中教書育人,還是通過文字向外國人介紹中國,或者用音樂表達他對中國的理解和情感,都是他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正如雞肉和花生共同組成了宮保雞丁,這些多樣的工作和活動一起構成了馬克的生活。

  但是最近,馬克對他自己的身份又有了新的理解。他通過課堂來講故事,通過文字來表現故事,通過歌曲來唱故事。因此,他説:“我是個講故事的人。”

  今年是馬克來到中國的第12年。雖然已年近古稀,但他並不會從生活中“退休”。他説,他會繼續尋找各種各樣的機會,講述自己的“中國故事”。

+1
【糾錯】 責任編輯: 畢秋蘭
相關新聞
  • 河南大學外語教授吳雪莉:金發碧眼中國心
    吳雪莉,原名Shiley Wood,1925年7月15日出生于地處密西西比河下遊的美國阿肯色州,1946年來到中國,至今已逾70年。回想吳雪莉對外語學院的貢獻,外語學院院長、吳雪莉學生高繼海感慨良多。
    2017-07-10 15:49:41
  • 美國教授品讀上海“明止堂”字磚館
    上海嘉定的“明止堂”古字磚博物館對民眾免費開放已有20余年。“明止堂”主人朱明歧生于1959年,是中國先秦史學會理事,字磚收藏緣于他長期以來的萬卷古籍收藏,古籍中對于古字磚的記載,早已引起他的注意。
    2017-07-07 08:23:07
  • 美華裔教授:亞裔常因優秀遭歧視 被罵"滾回去"
    吳華揚説,雖然亞裔在美國的成長大環境有了很大的改變,但是,“在美好和禮貌的表面下”,仍有暗流涌動,亞裔仍然會遭遇各種各樣的歧視。吳華揚本人曾經擔任美國加州大學黑斯廷斯法學院的院長兼教務長,是美國首位擔任這樣職位的亞裔。
    2017-06-05 07:45:51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濟南:大熊貓園內散步盡享美好春天
濟南:大熊貓園內散步盡享美好春天
長興花香浮動 正是踏青好時節
長興花香浮動 正是踏青好時節
雨後西湖晴歸來
雨後西湖晴歸來
新疆塔裏木:棉花播種忙
新疆塔裏木:棉花播種忙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5481129658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