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德國社民黨為何乏力
2017-09-22 07:34:51 來源: 解放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從德國大選過程中的政黨表現來看,德國社會民主黨可謂“高開低走”。從最初的“舒爾茨效應”到接連在幾個重要的州選舉中失利,再到電視辯論中表現平庸,甚至已經做好姿態,直接開出組建“大聯合政府”的若幹條件。這種種表現都折射出此次德國百年老黨——社民黨欲振乏力的困境。

  選民變化和左翼分化

  有人將這種現象稱為“德國式矛盾”,因為上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時,大多數德國選民也沒有支援主張社會公正的左派社會民主黨,而讓主張社群與種族主義的納粹力量登上權力頂峰。導致這種矛盾越加突出的原因主要有:

  選民基礎發生了重大變化。産業工人與公司雇員是社民主義政黨傳統的選民基礎。這些人群的普遍特徵是受教育水準相對較低,在德國三大中學類型中,他們基本都畢業于普通中學與實科中學,而較少來自擁有高考資格的重點中學。在20世紀50年代,前兩種中學畢業的學生佔受教育人群的60%—70%。但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工人和小雇員等傳統社民主義核心選民已成為少數,僅佔整個選民群體的20%—35%。

  左翼力量自身的不斷分化。傳統的歐洲政治格局是社會黨人和基督教民主黨人的二元結構,但是伴隨著經濟增長與人民需求的不斷變化,社會民主黨壟斷左翼力量的情況被打破,主張環保與安全的綠黨以及民粹主義政黨異軍突起。德國左翼陣營目前已“一分為三”:傳統的社民黨只佔50%,生態政黨、綠黨約佔25%,民粹主義政黨約佔25%。這造成左翼力量削弱,社民黨的聲勢與實力大不如前。

  對福利主義疑慮重重

  第三個原因是“新中間道路”的負面影響。十多年前,歐洲社會民主黨盛行所謂的“第三條道路”,即向中間靠攏,布萊爾的“新工黨”為其典型,德國前總理施羅德也是“第三條道路”的擁躉。這樣固然在一段時間內獲得了中間派的選票,但中間選民的態度其實還是與政黨的執政情況相聯繫,得到容易,失去也很容易。另一方面,這種做法卻大大開罪了黨內鐵桿左派,加速了左翼力量分裂。施羅德政府減少福利的制度改革,就導致大批原來的社民黨基本群眾流失。雖然德國經濟今天狀態良好應該歸功于施羅德的改革,但讓其在當年選戰中失分不少,最後改革的桃子被默克爾摘取。

  當然,最根本的原因還在于,全球化浪潮使選民對“歐洲福利主義社會模式是否具有可持續性”産生了重大疑問。在歐洲面臨危機與挑戰的今天,不解決這個問題,歐洲社會民主黨將難以扭轉頹勢。

  (作者梁錫江,係上海外國語大學德語係教授、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副主任)

+1
【糾錯】 責任編輯: 謝艷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墨西哥城:強震過後
墨西哥城:強震過後
護航“復興號”
護航“復興號”
中芭大型原創芭蕾舞劇《敦煌》首演
中芭大型原創芭蕾舞劇《敦煌》首演
“舞”秋
“舞”秋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0521297102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