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牧場裏奶牛的幸福生活-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7/18 09:14:14
來源:內蒙古日報

智慧牧場裏奶牛的幸福生活

字體:

  有月子中心、專屬運動場和“單身公寓”……你能想像這是一頭牛能夠享受的待遇嗎?

  不用驚訝,在阿拉善盟孿井灘生態移民示范區嘉爾嘎勒賽漢鎮的富潤源奶牛養殖基地,從澳大利亞漂洋過海而來的荷斯坦奶牛過得便是這樣的幸福生活。

  富潤源奶牛養殖基地裏一排排現代化鋼結構牛舍排列整齊,一頭頭膘肥體壯的奶牛或吃草、或休憩、或散步,悠然自得。空氣中沒有那種讓人退避三舍的難聞氣味,反倒有一種淡淡的草料香氣。在養殖基地中控室,技術員正通過電腦視頻查看牛的進食情況,螢幕上清晰顯示著奶牛的實時狀態。

  記者首先來到基地的擠奶大廳。“擠奶的時候,奶牛會排隊有序地進入到轉盤的擠奶欄。牧場奶牛每天擠3次奶,每頭奶牛的擠奶時間為8至10分鐘,正好是轉盤擠奶機旋轉一圈的時間。”富潤源萬頭奶牛養殖場場長高聖君向記者介紹。

  標準化擠奶大廳裏,一頭頭奶牛正在全自動轉盤擠奶機前排隊擠奶,前藥浴、驗奶、擦毛巾、上杯、巡杯、後藥浴,一套標準化的操作下來,擠好的鮮奶便順著真空管道流進儲奶罐。據介紹,目前富潤源牧業日産鮮奶達68噸左右,所産鮮奶全部供應給伊利集團。

  如何保證奶質純正、奶味醇香,乳蛋白含量及微量元素達到國內標準?富潤源奶牛養殖基地從每頭牛的“飲食起居”著眼,每一個環節都力求標準化、智慧化、科學化。小牛犢的飼料要如何科學配比?育成牛如何保證健康成長?産後奶牛的“月子”如何照料?智能科技貫穿奶牛養殖全過程,對細節的把控是讓牛更快樂、更舒適、更健康的保證。

  基地目前擁有自主繁育奶牛2000頭,這些奶牛從出生便享受到了無微不至的餵養。高聖君説,這裏的小牛一出生便是攜帶“數字基因”的科技牛,為它們打上的小小黃色耳標則是健康檔案,繁殖、疾病、免疫、採食、體況體重等資訊都會詳盡錄入係統。不過最令人羨慕的還是這些小牛犢一出生就擁有了“單身公寓”。

  “新生牛犢會在犢牛島餵養兩個月,之後進入標準化牛舍開始集體生活。”高聖君表示,這種飼養方式讓小牛犢們有效減少交叉感染,大大降低腹瀉、肺炎的發病率,每天能增重1公斤左右。一個個潔白的犢牛島裏,小牛面前放著新鮮的牛奶和輔食,每每有人經過,它們便好奇地睜大了眼睛四處張望。

  除了犢牛島,基地為産後母牛精心打造的“月子中心”同樣極度舒適。“母牛産後便會進入條件最好的新産圈。在這裏,我們會持續10天密切監控它們的炎症、疾病等問題,不僅餵養進口飼料保證營養攝入,也會每天清洗飲水槽、整理臥床等,保證圈舍清潔。”高聖君説。

  阿拉善盟孿井灘生態移民示范區是傳統的農業灌區,氣候條件好、飼草資源豐富。富潤源奶牛養殖基地通過收購周邊農戶種植的青貯玉米等,穩定增加當地農戶種植收入,並為200余人提供了就業崗位。同時,基地流轉了土地,嘗試種植燕麥草、苜蓿等優質牧草,去年種了1000畝燕麥草,今年種了1000畝苜蓿,用來解決奶牛養殖場粗飼料來源問題,並且保證飼草的品質和穩定供應。高聖君介紹:“我們還計劃投資400多萬元實施水培青飼料種植基地項目,採用先進滲灌係統水培麥草,每年可為5000頭牛提供優質牧草365噸。”

  依托富潤源牧業為代表的龍頭企業,阿拉善盟孿井灘生態移民示范區正在努力建設與高品質發展要求相適應的現代奶牛全産業鏈體係,在全力培育壯大龍頭企業、提升飼草料保障能力、促進地方特色乳制品産業發展上下大功夫,加快建設優質奶源基地,全力推動奶業振興。(記者:龐俊峰  劉宏章  柴思源 王坤  伊得力  馬駿馳)

【糾錯】 【責任編輯:徐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