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國慶中秋假期,四川省宜賓市緊緊圍繞建設“景城相融、主客共享、近悅遠來”國際旅游城市的目標,通過産品創新、場景營造、科技賦能與暖心服務多措並舉,激發文旅消費巨大潛力。假日期間,全市文旅市場多點開花、亮點頻現,“假日經濟”活力迸發。
李莊古鎮。(宜賓翠旅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供圖)
量質齊升:旅游人次與綜合收入創歷史新高
宜賓市54家開放的A級旅游景區(其中8家收費景區)累計接待游客227.4萬人次,同比增長12.32%。在部分景區實施免票或優惠活動的情況下,門票收入仍達到2081萬元,同比增長6.23%。
同時,宜賓市40家圖書館、文化館及備案博物館(紀念館)累計服務游客55萬人次,公共文化空間成為吸引游客的重要補充。
蜀南竹海。(張寶林 攝)
客源多樣化:外地游客佔比顯著提升 市場輻射力增強
假日期間,宜賓旅游的吸引力進一步向外輻射。數據顯示,外地游客佔比達到72.05%,較2024年國慶假期提升8.88個百分點。其中,省外游客佔比23.14%,同比增加6.48個百分點。省內其他市州游客佔比48.91%,亦有所提升。
從客源地看,成渝及周邊地區是核心客源市場,佔總人次的53.49%,其中成都客源佔28.38%。省外客源則主要以重慶、貴州、廣東等地為主。
旺盛的旅游需求帶動了住宿市場的繁榮。抽樣調查顯示,宜賓住宿單位平均出租率達81.92%,同比提高3.53個百分點。
萬象宜賓天地。(呂恒超 攝)
消費活躍:人均花費穩中有升 在線消費增長迅猛
文旅消費市場活力十足。根據攜程等頭部&&數據,國慶中秋期間,宜賓市游客總體在線旅游消費金額同比增長33.44%,消費金額在全省排名第五。
第三方測算顯示,來宜游客人均花費同比增長1.06%。以五糧液景區為例,假期接待游客20.1萬人次,同比增長35.26%,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176萬元,同比增長61.72%。
《石海長歌》演出現場。(張琪楠 攝)
創新引領:新業態、新場景、新科技驅動市場蝶變
新業態激活消費潛能。興文石海景區推出的《石海長歌》《逍遙宴》《僰影尋蹤》等三大沉浸式體驗項目,延長了游客停留時間,過夜游客增長30%,品牌影響力躍升。竹海·中華大熊貓苑作為新開放核心業態,通過系列主題活動,形成了“核心吸引-周邊消費”的聯動,竹海小火車試運行也吸引了大量游客體驗。
新場景滿足多元需求。以“萬事皆宜·天下為賓”為主題打造的“長江首城·微醺派對”活動,融合音樂、休閒、社交元素,吸引超42.7萬人次參與,線上話題閱讀量破5000萬。主題觀光巴士與“三江夜游”聯動,構建了“陸上+水上”晝夜銜接的消費動線。“城市漫游式婚禮”則探索了“婚戀+文旅”新模式。僰道歷史文化街區、五糧液501古窖池等通過光影秀、文化劇目,實現了文化資源的旅游場景轉化。
新科技賦能智慧體驗。萬象宜賓天地通過無人機表演、機器人互動、無人駕駛觀光車、數字體驗展等百場科技活動,吸引了客流,其客流和營業額在華潤西南大區中客流排名大區第一,營業額排名第二。智慧文旅指揮&&運用“無人機巡航+5G實時傳輸”技術,疏導了假日人流車流。
未來,宜賓將繼續堅持以游客為中心,持續創新,優化服務,推動文旅産業向更智慧、更富內涵、更具吸引力的方向邁進。(何川、秦莉萍、伍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