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首次領導維護馬六甲海峽航行安全的跨國委員會,並在昨天召開委員會會議討論今年的工作安排。
新加坡今年擔任航行支援基金協調委員會(Aids to Navigation Fund Committee)主席國。
航行支援基金由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使用馬六甲海峽的國家聯合成立,是新馬印在2007年設立合作機制的主要支柱之一。基金已獲得各國與機構的超過1530萬美元(約1900萬新元)的捐款。這筆款項主要用來資助馬六甲海峽超過50個指引船隻安全航行的浮標和燈塔的維修。
馬來西亞是首任主席國,負責領導委員會的國家約每三年輪替。
新加坡交通部常任秘書彭建強昨晚在第10屆航行支援基金協調委員會會議開幕式上説:“在馬來西亞的領導下,協調委員會加強了船隻在馬六甲海峽和新加坡海峽的航行安全。新加坡現在是委員會主席國,我們會延續馬來西亞的努力,加強航行支援基金。”
彭建強説,每年有七萬艘船橫渡馬六甲海峽和新加坡海峽,運載全球三分之一的貨物。
今年,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已經捐出10萬美元。承諾捐款的包括航行支援國際基金會、馬六甲海峽委員會、國際海事組織、中國和韓國。
除了策劃接下來一年的工作安排,新加坡將領導委員會探討如何提高工作效率,例如加強浮標或燈塔保養狀況的匯報系統,從中協助各方盡快為失修的浮標或燈塔進行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