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美食小記
◆潔塵
新加坡是族群混雜之地,因此也就是美食混雜之地。在新加坡采風調研的幾天時間裏,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這樣幾種美食:肉骨茶、黑胡椒螃蟹、叻沙。
我在吃了“發起人肉骨茶”的當天晚上,回酒店發了一條微博得瑟。跟進的好些評論一方面責我夜裏説美食折磨人,有一個在新加坡留學的朋友説,你寫錯字了,應該叫做“發記肉骨茶”。我估計是這位在新加坡留學的朋友聽説過這家,把“發起人”聽成“發記”了。問過老闆蔡水發老先生關於店名的來源,他説早先在組屋咖啡店開一個小檔口的時候,叫“蔡記肉骨茶”。後來有人指點説,你的肉骨茶太好吃了,算這種美食的發起人,一定得在店名裏説明你的地位。於是就有了現在這個店名。
所謂肉骨茶,就是取上等肋骨,在加入了姜、蒜、鹽和米酒的湯料裏熬製成的排骨湯(説來做法很簡單,但其實秘訣在於熬製湯料中自行添加的各種滋補藥材,至於是些什麼東西,那就是商業秘密了),配上烏龍茶一起食用;跟排骨湯和烏龍茶一起上來的還有加醬油、胡椒、辣椒的蘸碟,口味輕重由食客自己掌握,另外還有一碗白米飯。口腔和胃都會感覺到一种家常菜的熨帖。
黑胡椒螃蟹是我初到新加坡時,一位很會吃的朋友就在微博上給我隆重推薦的。黑胡椒螃蟹的品相難以恭維,紅色的蟹殼上糊着黑乎乎的調料。待吃下去——哇!大讚啊!蟹用的是來自印尼的大海蟹,剁開後用黃酒腌泡一會兒,加黃油、醬油、鹽、黑胡椒粒、黑胡椒粉、洋蔥、蒜、薑片、小紅尖椒、香蔥等調料炒制而成。這道菜滋味豐厚,蟹肉肥美略腥,這種腥跟黑胡椒攙和後就變得鮮香辛甜了。經過這道黑胡椒螃蟹,我對於螃蟹的唯尊清蒸之念也該修正一下了。
叻沙是一種標準的娘惹麵食,米粉或麵條的湯底是用魚和Assam(酸豆的馬來語)熬製出來的,帶有一種特有的酸,另外還加上蝦米、蝦羔、蒜茸、乾蔥、辣椒、香茅、南姜、薄荷以及椰汁等各種調料。這道麵食風味濃烈。
游客美食和家常美食是兩回事,這跟旅途和家是兩回事一樣。我向來喜歡在旅途上盡可能地扔掉對家常美食的眷戀,盡可能地在旅途中去品嘗各種當地美食,這才不負旅游的意義。在新加坡的書店,看到有娘惹食譜聖經、李光耀先生的母親李進坤女士的《李夫人食譜》,應該是李光耀先生的侄女李雪梅女士重新整理出版的新版。我瞄了一眼,但沒有動心買一本回家。回家我就吃成都家常菜了。旅途中的美食,就留在記憶裏吧。
原題:新加坡美食小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