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頻道 > 正文
 
新加坡雙年展:東南亞藝術的全景呈現
2013年10月22日 13:43:53  來源: 中國文化傳媒網 【字號 】【收藏】【打印】【關閉

    新加坡——阮菲菲(Phi Phi Oanh)作品《反射鏡》(Specula)會將新加坡美術館的小教堂涂滿漆藝

  菲律賓廉價勞工所收穫的糖精製成了鑽石;從天花板到地板,整個房間都被越南漆畫所覆蓋,如同首飾盒一樣;水幕上投影着巨大的彩虹橋——這一切都發生在新加坡國家博物院(National Museum of Singapore)裏。

  今年,在新加坡最頂級的藝術展會“新加坡雙年展”(Singapore Biennale)上,一個混合了詩意與政治,廣泛挑選了東南亞和亞洲藝術品的展覽將會展出。這次展會由新加坡美術館(Singapore Art Museum)主辦,花費600萬新加坡元(470萬美元),將從10月26日一直展出至2014年2月16日。

  新加坡一直致力於將自身打造為東南亞當代藝術的重要門戶,這次的展覽也不例外,聚焦在地區藝術之上。同樣的,每年一月份的藝術展會“藝術登陸新加坡”(Art Stage Singapore)也以“我們就是亞洲”來作為標語,最近的一次更是特設了印度尼西亞藝術專門展廳。

  2013新加坡雙年展邀請了80多位來自東南亞地區的藝術家,包括新加坡概念藝術家蘇珊娜·維克多(Suzann Victor),緬甸多棲藝術家尼格·雷(Nge Lay),印尼的安谷·普萊米亞布都(Anggun Priambodo),和泰國的帕蒂普·蘇薩桑泰(Prateep Suthathongthai)。展會也包括了少數東南亞以外的藝術家,包括法國藝術家弗朗索瓦·羅奇(Fran ois Roche)和澳大利亞的米古誠和米谷朱麗婭夫婦(Ken and Julia Yonetani)等。

  雙年展的總監,同時也是新加坡美術館前任館長,東南亞當代藝術的長期衛道者,陳文輝(Tan Boon-Hui)説他希望能夠通過對地區的腔調為雙年展打造一個“截然不同的身份認同”。如他所言:“我們堅信東南亞藝術重要而潛力無窮。拋開那些耀眼的拍賣價格不論,這裡有大量的藝術實踐和作品創造性地結合了當地豐富悠久的文化,同時對外來影響做出回應。我們的雙年展正是希望能把這樣類型的藝術品向全世界介紹。”

  這次雙年展上接近百分之四十的作品是新近委託定制。在大型裝置作品方面,由蘇珊娜·維克多創作的《彩虹圈:捕捉自然現象》(Rainbow Circle: capturing a natural phenomenon)是一個360度的環形彩虹,坐落在新加坡國家博物院中。博物院門外是印尼建築藝術家艾克·普拉武圖(Eko Prawoto)豎起來得10米高,25米長的竹制結構《蟲洞》(Wormhole)。這件作品有三個頂點,每個頂點開有一個天窗,整個結構暗示了山脊的弧度或火山的噴發。

  今年展會的主題是“如果世界改變”(If the World Changed),藝術家們被要求將視野伸向未來,對變化的環境做出回應,探索關於理想世界的概念。

   1 2 下一頁  

分享到:
延伸閱讀:
( 編輯: 余南 ) 【字號 打印關閉
01002003040000000000000001110000125579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