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頻道 > 正文
 
都江堰歲修大猜想:挖出另外兩枚鎮水石犀
2013年12月11日 11:10:15  來源: 天府早報 【字號 】【收藏】【打印】【關閉

  “江水為害,蜀守李冰做石犀五枚。二枚在府中,一枚在市橋下,二枚在水中。”

  ——《蜀王本紀》■天府早報記者鄭其攝影華小峰

  從本月9日至1月9日,都江堰內江斷流,以進行歲修。此次歲修將對魚嘴進行大修,距離上一次魚嘴大修已經時隔11年。今年初,距今已有數千年歷史的石犀在天府廣場附近重見天日,引發人們前所未有的關注和討論:這枚石犀是否就是《蜀王本紀》中所提到的李冰當年所做的鎮水神獸——五枚石犀之一?而根據史料記載,還有兩枚石犀置於水中……此次都江堰大修,不禁讓人們浮想聯翩:另外兩枚石犀有沒有可能在大修後現身?都江堰、成都天府廣場,兩處距離約60公里的地方,因為石犀而銜接緊密、遙相呼應,談石犀,必談天府廣場和都江堰……

  今再歲修,浮想聯翩

  會不會挖出一個石犀的兄弟來?

  今年初,天府廣場一座石犀出土。瞬間成了蓉城市民茶余飯後的談資,人們對此津津樂道,“一直傳説李冰當年治水,打了鎮水石獸的!這個石牛(犀)説不定就是李冰當年留下的哦。”

  年底臨近,都江堰歲修,人們因此聯想:“聽説李冰當年在江裏也放了兩枚石獸鎮水,這次,會不會打撈上來?”

  回想今年初石犀剛出土時,有觀點認為,它可能曾是唐代宮殿“瑞獸門”前的石獅,或者是秦漢三國時期蜀郡郡府衙門遺址;再或者根據四川民間傳説“石牛對石鼓,金銀萬萬五,有人識得破,買盡成都府”的“藏寶歌謠”,或者和張獻忠的藏寶有關;最可信的,應該是石犀與李冰有着直接關係。

  四川大學考古學教授林向&&更傾向於李冰所打造石犀這一觀點。“首先從斷代來説,天府廣場出土的石犀年代限,可能在戰國末期,下限則根據出土地的土層可以斷定是在西晉時期。也就是説,西晉以後,這塊地方便荒廢了。而張獻忠入川是在明末清初,所以‘張獻忠藏寶説’和‘唐朝宮殿説’可以被否定。”

  林向説:“從古蜀人風土習俗和意識來説,牛神、犀牛神皆為鎮水之神。而府衙、郡府所放置的石獸應該為石獅、石麒麟等瑞獸。”所以,他傾向於天府廣場出土的石犀與李冰所做鎮水獸有着更為直接的關係。

   1 2 3 下一頁  

分享到:
延伸閱讀:
( 編輯: 余南 ) 【字號 打印關閉
010020030400000000000000011100001258414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