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聯合早報》網站3月17日報道,昨日新加坡迎來兩場暴雨,接連持續了兩個多月的幹燥天氣,正式告一段落。而雨後的空氣品質也明顯好轉。
新加坡氣象署稱,全島64個測雨站中,絕大部分都測到了超過1毫米的降雨量。截至昨晚6時30分,降雨量最多的是樟宜,達52.6毫米,而雨勢最猛的要數聖淘沙,中午12時35分至下午1時35分,短短一個小時內測到的降雨量達33.2毫米。而“隨著幹燥的東北季風快要結束,本地將在3月最後一個星期進入季風交替(inter-moonsoon)期,這兩個星期應該還會下雨。”
暴雨洗刷後的空氣清新許多,空氣污染指數昨天明顯下降,在情況最糟的北部,指數從昨天清晨的40多點下降到中午的30多點,到了晚上10時已跌至27點,全島則處在19至29點的良好水準。空氣中PM2.5的濃度也從清晨的每立方米高達20多微克,下降至晚上10時的10至19微克。
新加坡今年經歷了有記錄以來最長的幹旱期,先是1月13日至2月8日的27天裏,每日降雨量持續少過1毫米,接著從2月17日一直到剛過去的星期六,又是長達27天的幹旱期。今年2月也成為145年來降雨量最少的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