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頻道 > 正文
 
獅城微觀察:小有小的發展邏輯
2015年06月30日 15:11:44  來源: 新華網新加坡頻道 【字號 】【收藏】【列印】【關閉

    編者按:作者曹雨真曾留學新加坡。期間,她留心觀察新加坡社會風貌和城市建設、悉心寫下觀察記錄短文,妙筆展現中國人眼中的獅城亮點。本頻道特作此連載以饗讀者。

    “新加坡是我的家園,世界是我的樂園”

     飛禽公園是獅城的特色景點,據稱是亞洲最大的鳥類動物園。第一次陪家人去玩,乘坐輕軌在園內穿行,沒看幾個點,就快到關門的時候。當時覺得這個園子真大呀。

    去夜間動物園也有這種感覺,坐著小火車遊玩,轉了好大一圈,據説這裏生活著3000多只動物。

     深有體會的是在南大校園,沒有習慣的中軸線,也沒有四平八穩的東西南北,不規則的空間分置了大小不同的區域。對于空間感不強的我,花了不少時間,才在校園裏不再迷路。

     後來在一份資料上看到,飛禽公園和夜間動物園的面積並不大,300多畝,南大的空間面積與國內大學相比也不具有優勢,為什麼會覺得它們的空間很大呢。

     後來我發現,這些地方都非常善于運用路徑規劃,通過步行或車行的路徑把各個空間串聯起來,符合人們的行動規律。畢竟是人和車在裏面走,而不是人在空中俯看平面圖。如此以來,路徑規劃,讓小地方變得別有洞天。

     推而廣之,城市也是如此。這是汪洋中的島國,沒有多余的土地,填海之後的土地不過700多平方公里,就像“漲潮中的鯨魚背而已”,地圖上的一個“小紅點”。由于科學的城市規劃,從人們的出行和生活規律出發,開發衛星城,而不是“攤大餅”,目前城市人口密度雖然不低,但是並不顯得十分擁擠,加上很好的交通治理,城市公路上很少堵車。

    可見小不是問題,關鍵是精細化管理。

     這個“小紅點”,不但可以把小做到極致,而且立足小興利除弊。因為小沒有天然資源,因而把人作為最寶貴的社會資源,重視教育,注重發揮人的創造能力。因為小沒有更多資源可以浪費,垃圾處理成為專業所長,再生水的故事説來話長,節約成為普通人生活中的共識。因為小沒有犯錯的機會,上下都有危機意識,要麼一流要麼出局,因而非常注重前瞻和可持續發展。

     同時,以小博大也是這個城市國家的強項。“新加坡是我的家園,世界是我的樂園。”新加坡領導人曾給自己的國家這樣定位。今天的新加坡追求卓越,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都能領跑全球,在世界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真可謂小版圖大地位、小政府大智慧,小經濟大金融。

     甚至,在小地方做出大成就也是它輸出的重要經驗。新加坡與國內的合作項目就體現了這個特點,蘇州新加坡工業園區面積80平方公里,天津生態城30多平方公里,在成都的新川創新科技園不過10平方公里。在有限的空間進行精耕細作,頗有以小博大的足夠自信。

     小是沒有選擇的,但是可以創造獨特的價值,小未必不好。不可否認的是,國內城市化發展進程中,往往存在對土地資源的貪大求多,對數量、規模和空間的一味追求,在追求大的過程中,我們是否可以逆向思考一下,我們是不是忽略和錯失了小的發展邏輯。(曹雨真)

    作者簡介 曹雨真,南洋理工大學公共管理學碩士,從事文化傳播與交流工作。曾為聯合早報網和新華網相關頻道撰寫專欄,通過細節處的城市觀察和公共問題觀察,提供多維視角,分享多元資訊。本文來自曹雨真著《善治--新加坡微觀察》。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華網新加坡頻道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分享到:
延伸閱讀:
( 編輯: 余南 ) 【字號 列印關閉
010020030400000000000000011154671279680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