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
新加坡規劃之父劉太格:“八零後再創業” 傳承規劃硬功夫-新華網

新加坡教育科技公司搭建“一帶一路”教育雲平臺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深化,很多新加坡企業看好商機,積極參與進來,其中新加坡九竹教育科技公司就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當地政府、學校進行合作,打造集學習、招聘、就業為一體的教育産業合作平臺。在此背景下,九竹教育總經理余皓先生接受了新華網的專訪。【詳細】

新加坡規劃之父劉太格:“八零後再創業” 傳承規劃硬功夫

2018年02月13日 16:38:49 來源: 新華網

照片由劉太格提供。

  新華網新加坡2月13日電(吳磊 范瑋)身兼新加坡國家發展部宜居中心主席的劉太格,于2017年末新創辦了自己的設計事務所,用他自己的話説叫“八零後再創業”。即將年滿80歲的新加坡規劃之父重整旗鼓,有著怎樣的理想?對于中國城市發展、園區和小鎮建設,又有著什麼樣的看法?日前他接受了新華網的採訪,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近這位“八零後創業者”。

  新華網:劉先生您好,作為一位資深的規劃專家,在新加坡政府和雅思柏設計事務所工作多年,即將年滿80歲,您是出于什麼考慮成立新公司?

  劉太格:我在政府工作了24年,在雅思柏工作了25年,未來想在新的公司再工作26年。我成立新公司,是想把在過去幾十年工作中得來的一套規劃功夫更充分地傳授給新公司的團隊。這一方面可以讓我的規劃理念得以充分的實現和傳承,一方面可以全面提升團隊的專業水準,更希望這套理念能夠讓新團隊長期為世界各地的城市做出好的規劃方案。

  新華網:您剛提到想要把自己的規劃功夫傳承給新公司的團隊,那麼接下來有哪些原來沒實現的想法現在可以去做了?

  劉太格:現在規劃有一種説法是,一個好的規劃一定要朝向未來,而且一定是要用高科技,我不太認可。我認為現在規劃的最大問題,是對今天人的基本需求理解不充分,這也就是為什麼現在會出現城市病。如果眼下的問題解決不了,一味朝向未來就顯得好高騖遠。人口老齡化這個問題就是今天面臨的,不是未來的問題。當然我對運用科技也很在意,但運用科技對于規劃本身來説是錦上添花,並不是一個好規劃的根本。我的理念是從人的基本需求出發,融合文化、歷史、地理等基本因素,扎扎實實的做好規劃。我問過很多人,兩條快速路之間的最佳距離是多少?很多人答不出來,這就需要對城市情況、車流以及周邊設施等基本要素進行研究,並結合大量實踐經驗才能得出。所以你問我接下來要實現什麼想法,就是按照我的理念,與我的團隊一起為更多城市做出好的規劃。

  新華網:您如何理解城市規劃對城市發展的作用?

  劉太格:我經常問來新加坡的外國人,為什麼會離開大國來到小小的新加坡,他們都會提到新加坡所有功能運作都很完善。所謂城市功能完善,一方面是要把硬體中的交通、基礎設施等做好,這就需要合理、明智的規劃;另一方面是軟件,也就是社會安全、經濟穩定等。這其中硬體是基礎。人人都有房住,教育醫療設施都健全,社會就有了穩定的基礎,經濟才能發展得好。

  新華網:您在中國做了很多規劃項目,除了城市整體規劃,還有園區規劃。您認為中國各地的園區對城市發展及産業發展起到怎樣的作用?

  劉太格:對于城市來説園區是必須有的,畢竟城市無論從經濟到就業都離不開産業發展。今天大家比較提倡發展高科技,而高科技的研究需要工廠把科研成果嘗試制造出來再到大量生産,兩者是分不開的,這就需要園區來更好的整合科技和生産,來提高效率。每個地方都有産業鏈,即使是使用了高科技的工業,工業背後還需要不同的産業鏈,制造不同的産品為高科技産業服務,而這個生産鏈落實到園區就需要人去規劃,這本身也是一門學問。

  新華網:您如何看待今天中國政府對城市發展以及特色小鎮的重視?

  劉太格:中國人口眾多,經濟發展迅速,這就給城市發展賦予更多動力,中國政府積極探索城市發展,從而推動經濟更好的發展,給人民提供更加宜居的環境,這是一件好事。以規劃師的角度來看,中國在做特色小鎮時要選擇合理的地點和適當的建築體量,同時按照人的需求規劃好基礎設施,才能給城市的居民帶來更大的利益。 

點擊查看專題

010020030400000000000000011100001298121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