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黃河以東,太行山之西,簡稱晉。基本地形是中間為盆地,東西側為山,被人們稱為“表裏山河”,東西寬約290公里,南北長約550公里,總面積為15.6萬平方公里,總人口為3300萬人,轄11個市、119個縣(市、區)。
山西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傳説中的堯、舜、禹等都曾是在此建都。迄今為止有文字記載的 歷史達三千年之久,素有“中國古代文化博物館”之美稱。目前全國保存完好的宋、金以前的地面古建築物70%以上在我省境內,具有珍貴价值的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就有119多處,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如佛教聖地五台山、黃河壺口瀑布、雲岡石窟、應縣木塔、永樂宮壁畫、運城關帝廟、永濟普救寺、洪洞廣勝寺、黃河壺口瀑布等馳名中外。
山西礦資源十分豐富,已探明的礦産有120多種,其中煤炭儲量居全國之首,佔三分之一,煤炭産量和外運量居第一位,分別佔到全國的四分之一和五分之四,是世界年産1億噸以上六大煤炭基地之一。
山西地處內陸,降水稀少,十年九旱,山區、丘陵區約佔80%,自然條件較差,水資源匱乏,嚴重影響人民生活和經濟發展。省城太原有對外航線42條,可直通全國30個城市和香港。山西工業經濟屬資源導向的重型結構,國有工業企業的産值、重工業産值、採掘業和原材料工業分別佔工業總産值的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