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陽泉市市位於省境中部東側,太行山西麓的山間盆地之中,為石太鐵路的中樞站,山西省新興的重工業基地之一。全市轄城、郊、礦三個區和盂縣、平定兩個縣,計13鎮44鄉和12個街道辦事處。市政府駐南大街。
【歷史】
九十五年前,現今的市中心還是一片荒灘,自1903年石太鐵路通車後,煤、鐵、硫磺等工業隨之興起,至1936年才形成一個有三萬餘人的小集鎮,屬平定管轄。一九五一年改建為市,由省直轄。一九八三年始改為現建制。
【地理地貌】
境內四週群山環繞,中部為黃土丘陵,流水切割十分破碎。全境山地居多,僅有河谷地帶和市、縣城區附近有小塊平川。西北部的大梁山為最高,海拔1874米,最低處是娘子關谷地,海拔
350米。境內河流以滹沱河最大,由定襄入境東流入河北。其支流有龍華河和馬河。其次是桃河,發源於壽陽縣內,流經本市區入河北,其支流有溫河、南川河、陽勝河等。城區地處本境中部,近郊地勢為西北高,東南低,呈階梯狀。其特點是山多樹少,岩石裸露,溝多水少,旱季斷流。
【氣候】
全境屬大陸性氣候,四季明顯,春多風沙,夏秋多雨,冬季幹寒。年平均氣溫
8.7℃至10.7℃。一月零下 4.6℃,七月24.3℃,無霜期150天,年降雨量572毫米。
【工農業】
全境有耕地121萬畝,主要農作物有穀子、玉米、高粱、小麥、豆類、薯類、油料等。森林面積67萬畝,果樹面積3.7萬畝,年産水果2千多萬斤。
境內礦産資源豐富,煤的分佈很廣,是著名全國的“沁水煤田”的一部分,為全國無煙煤基地之一。硫化鐵、鋁礬土儲量居全國第一。此外還有鐵、鈾、石膏、石棉、耐火粘土、石灰石、水晶石、大理石等多種礦藏。陽泉地區採煤鐵已有八百多年歷史,素有“煤鐵之鄉”的稱號。目前大、小礦井遍及城鄉,採掘、冶金、化工等工業尤為發達,僅鋁礬土企業就有
221家,産品行銷20多個省、市,遠銷美、日、英、德等國。陽泉已建設成為一個擁有煤炭、 冶金、化工、機械、電力、建築材料、有色金屬、陶瓷等大、小工礦企業的新興城市。
【交通】
境內交通方便,石太鐵路和太原至舊關的幹線公路橫穿全境;黎城經陽泉至繁峙沙河的幹線公路縱貫南北。並有簡易公路多條與各鄉鎮相連。市內大小公路四通八達,鄉鎮駐地均通公共汽車。
【風景名勝】
古跡有關帝廟,在陽泉市東北,背山面水,環境清幽。
殿內四壁繪有關羽故事壁畫,有很高文物價值。平定縣東沿的娘子關, 盂縣城北的藏山,均為本境名勝古跡。
【名優特産】
境內特産有平定的砂貨,以內外光潔、皮薄勻細、品種齊全而享名。盂縣的核桃,皮薄個大,産量高,歷年有出口外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