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爾克》:任性的簡約,主觀的蒙太奇
2017-09-07 09:58 來源: 北京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戰爭題材影片一直為電影市場所鐘愛,從《巴頓將軍》《最長的一天》《細細的紅線》到近年來的《拯救大兵瑞恩》《父輩的旗幟》《血戰鋼鋸嶺》,反映二戰的史詩級戰爭大片往往以宏大場面、逼真視效震撼觀眾,以殘酷背景下閃光的人性感動觀眾。真實再現歷史,還原戰爭場景,是人們對史詩級戰爭片的普遍期待。而諾蘭為我們呈現的二戰史上最大規模的軍事撤退的方式卻是主觀的、任性的。

  任性的蒙太奇

  1940年5月25日,40萬敗北的青年士兵聚集在一個叫敦刻爾克的法國海灘上等著海上撤退,後有追兵,上有空襲,下有魚雷,前來營救的226艘英國船和17艘法國船被德軍擊沉,士兵生還的希望十分渺茫。諾蘭用蒙太奇的方式,將英軍在這一周中所經歷的種種慘烈密集地縫合在一起,並穿插進一天的海上救援和一小時的空戰,為觀眾制造出一種密不透風的恐懼感和壓抑感。兩個試圖蒙混過關的士兵抬擔架上船的一瞬間,對岸的少年果斷地將救生衣裝船,同時空中三架飛機衝上雲霄;民用船只解開纜繩的一剎那,軍艦同時開拔,三架飛機俯衝過來又迅速兵分三路。這邊廂飛行員海面迫降打不開機艙即將被沒頂;那邊廂一小隊躲在擱淺船只裏的士兵,也正對著從船艙彈孔灌進來的海水手忙腳亂。非線性的敘事結構把緊張的心理氛圍演繹到極致。

  平行蒙太奇是指將同一時間不同物理空間發生的事情剪輯在一處,只有諾蘭卻匪夷所思地將不同時空的同類元素串聯在一起,大撤退空中的一小時,海上的一天,沙灘上的一周,被諾蘭打亂剪碎之後又重新拼貼,組成他想呈現給我們的戰爭,卻又沒有任何違和感;他要的是刻不容緩的主觀感受,任性的蒙太奇正是幫他實現了這個效果。

  主觀的畫面與聲音

  影片進行到半小時,許多觀眾已然被那種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的絕望壓得透不過氣,為了緩解緊張,時常要提醒自己這是電影,然而瞬間又被帶入,與片中絕望的小士兵們一起絕望。而將觀眾的情緒帶入影片節奏的,是眾多“親歷者”視角的主觀鏡頭。比如空中對戰的部分,所有的空鏡都是左搖右晃甚至顛倒天地的,這是空中飛行員眼中的大海和天空,觀眾由此感受到空中對戰的緊張和激烈。比如跳海逃生的士兵在水中窒息但頭頂卻是火海,鏡頭一再掃向火光熊熊的水面,觀眾便不由得與士兵一起經歷這種走投無路的絕望。

  音樂也是主觀的。比如兩個試圖蒙混過關的士兵抬擔架上船時,音樂是心臟劇跳的節奏;再比如三個一再被命運卷回絕境的士兵在白沙灘上呆坐,無望地看著一個士兵走進大海試圖遊回對岸,任憑白色泡沫侵入身體,這時的音樂如同白噪音,沒有旋律,反覆起落,隨著潮汐一浪高過一浪地襲來,壓抑和恐懼也如海嘯般一層層疊加著向觀眾壓來。

  有人説,《敦刻爾克》的音樂特牛,而另一群人則不解地説:這裏哪有音樂?沒錯,諾蘭不考慮觀眾的審美習慣,不用抒情的旋律作為背景音樂,他硬生生地將音樂做成與主觀感受共起伏的音效,音樂因而成為敘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説,諾蘭在用聲音營造心理氛圍的方面做到了極致。

  極簡的敘事風格

  敦刻爾克大撤退,是幾十萬人的壯舉,這是天然的大場面題材,然而,我們看到的卻是沙灘上可以數得出來的幾千名列隊士兵,傳説中的40萬呢?33萬人在一周之內被成功救援回國,我們看到的卻是平靜海面上無比孤單的小船,傳説中的千帆競發呢?而空中,則通篇只有區區三架戰鬥機!(實際上當時共出動了2739架戰鬥機護航)沒有大場面,但觀眾對戰爭卻感同身受。顯然,諾蘭的興趣點不在陳列戰爭的恢弘,而只在意讓觀眾和戰爭親歷者一起感受戰爭的殘酷。所以他用表意的方式來處理畫面,用極簡的元素和極簡的構圖來創造極為復雜的心理環境。

  極簡不等于簡陋,正如我們看到的,諾蘭的每一幅畫面構圖都極為考究。比如三個已經精疲力竭的孩子追隨一隊士兵走向擱淺船只的那個段落,大面積的灰白色沙灘上十幾個黑色的埋頭行進的身影,其黑白色調所呈現出來的清晰對比,把人在絕境中的渺小和脆弱襯托得更加強烈,他們求生的渴望也因而顯得更加執著而悲壯。

  克制的人性表達

  除卻槍林彈雨肢體橫飛的場面,嚴酷背景中人性的展現,同樣是戰爭片的必備元素——人們需要看到一些絕境中的亮色,以安慰自己的玻璃心。而現實情境中,人性的光輝也的確總在絕境中閃現。《珍珠港》中的愛情,《硫磺島家書》裏的親情,《辛德勒名單》裏的救世情懷,《血戰鋼鋸嶺》中的信仰,《太極旗飄揚》中的手足情等等,都是給人以溫暖和希望的亮色。

  《敦刻爾克》中的人性亮點是對同胞的愛與救助。人類集體的災難中,最稀缺的是無私的拯救,因而這種情懷也就最令人震撼。這是人類延續的希望和力量。真實的敦刻爾克大撤退,33萬人被營救的奇跡是得益于861艘民用船的無私奉獻。對于這一無私的壯舉,我認為怎麼表現都不過分。但諾蘭卻表現得相當克制,他盡量避免煽情,只節約地選取三架戰鬥機和一艘民用小遊艇作為愛與希望的代表。

  在令人窒息的漫長恐懼中,有一艘小船拼命駛向絕境,即便在鄰家少年意外死亡的情況下,依然沒改航向。一邊是40萬需要被營救的士兵,一邊是只能承載幾十人的小小民用船,這種“杯水萬噸薪”的懸殊對比本身就令人窒息。但那一線希望依舊在。

  而這一艘小船只是861艘民用船的一個代表,影片尾聲,隨著將軍的望遠鏡,我們才看到了神兵天降一般降落在海面上的密密麻麻的小船,一個女人站立的側影隨船滑過畫面,自由女神一樣勇敢堅定;另一艘船上,高聲呼應著將軍問話的大媽,大地母親一樣的踏實溫暖。將軍慨嘆一聲“home”,許多觀眾就與將軍同步淚涌。

  至此,影片的中心思想才開始大面積逐漸浮出水面——33萬士兵因敗退和逃離而沮喪和羞愧,但迎接他們的卻是寬容和愛,是理解和鼓勵。當舉著啤酒的群眾高呼:“幹得漂亮!”士兵們惶惑不解地説:“我們只是逃生而已。”而回應他們的是:“那就夠了!”這種愛的力量激勵這些受到驚嚇和被潰敗打擊的士兵們重新作戰,也溫暖著觀眾的心。

  執導過《黑暗騎士》《盜夢空間》《星際穿越》的諾蘭,天馬行空地重組時空,以營造出懸疑、詭異的超現實氣氛,一直是他的趣味所在。他非凡的想像力以及將腦中幻象表現出來的出色敘事技巧,使得諾蘭的每一部影片都打上他自己的風格烙印。即便是這樣一部史詩級的戰爭片,他依然不甘于線性敘事,依然要踐行自己的影像風格。而觀眾,則因為諾蘭的這點任性而經歷了一次相對真實的戰爭體驗和人類情懷的再度撫慰。

+1
【糾錯】 責任編輯: 何險峰
新聞 評論
010020030800000000000000011154811296978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