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美國“白人至上”騷亂雖消停,但分歧依舊——歲末重訪夏洛茨維爾
2017-12-14 22:11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美國夏洛茨維爾12月13日電 通訊:美國“白人至上”騷亂雖消停,但分歧依舊——歲末重訪夏洛茨維爾

  新華社記者 徐劍梅 金旼旼 胡友松

  陽光溫潤的冬日,安逸秀美的小城,美國兩任總統家鄉,坐擁美國公立常春藤名校。這裏是美國弗吉尼亞州中部城市夏洛茨維爾,也是今年8月震動全美的“白人至上”騷亂發生地。

  城中心,四條街道圍起一塊公共綠地,正中央一座數米高的巨大雕塑被嚴嚴實實地裹上一層黑色塑膠布,在陽光下泛著細碎冷光。塑膠布之下,是一尊1924年落成的、比真人真馬更高大的李將軍騎馬銅雕。李將軍,即羅伯特·李,美國南北戰爭期間,主張蓄奴制的南方邦聯最出名的軍事將領。

  這裏就是8月騷亂的“震中”。8月12日,來自全美多地的白人至上主義者、三K黨和新納粹等極右翼團體以抗議移除雕像為由,在這座公園舉行美國十余年來罕見的大規模示威集會,並引發衝突。被警方驅散後,一名白人至上主義者駕車衝撞抗議極右集會的人群,造成一死多傷。夏洛茨維爾騷亂成為美國極右勢力在2017年顯著抬頭的標誌性事件。

  騷亂後,全美多地出現移除邦聯紀念物的風潮。夏洛茨維爾市政議會因是否移走雕像尚需法院裁決,便決定先把雕像包裹起來。

  弗吉尼亞是內戰期間加入邦聯的美國11個南方蓄奴州之一,和其他南方州一樣,邦聯紀念物是尋常風景。非裔音樂人邁克爾·克羅恩説,他就在弗吉尼亞長大,這樣的雕塑隨處可見。他不讚成拆毀,但支援移走。

  “我喜歡這些紀念物,它們代表美國歷史的一部分。”他説,“這座城市是個生活非常安寧的地方。外來的種族主義者在這裏制造騷亂和仇恨行動,但並不意味著生活在這裏的人們也是這樣。”

  在夏城騷亂受害者希瑟·海爾遇害的那條街,記者一行遇到了在街上餐館工作的27歲白人洗碗工人蔡斯·斯羅津斯基。斯羅津斯基説,多數邦聯紀念物是在南方重建時期結束後,以將種族隔離法律化、制度化而臭名昭著的“吉姆·克勞法”盛行時期建造的。“我們不需要任何那種東西,剷除這些東西,我認為是有重要意義的。”

  解放公園裏,聚集了不少無家可歸者。就在裹著黑色塑膠布的李將軍雕像下,一名滿頭白發的流浪老人身下墊著一塊塑膠布,寒風裏兀自呼呼大睡。一旁,37歲的咨詢公司規劃設計師邁克·卡拉漢和妻子帶著兩歲的兒子在公園散步玩耍。

  卡拉漢認為,在這座公園發生的事情反映了美國社會內部分裂的加深。他為騷亂事件的發生感到十分悲傷,“因為這真的是一座非常友善的城市,有很棒的大學,很好的居民,人們相處融洽,而我們成為我們所不代表的那些東西的象徵,這實在不公平。”

  時隔數月,夏洛茨維爾騷亂留下另一種印記——隨處可見的“愛”的標識。許多路燈桿上,懸挂著標語,上面寫著“愛”。許多店鋪窗戶上,貼著白底藍色心形圖樣,上面寫著“夏維爾”——當地居民對這個城市的昵稱。解放公園斜對過,一家公司在一扇窗戶上用英、法和阿拉伯文寫下這樣一段話;“不管你來自哪裏,很高興你是我們的鄰居。”

  再一次,血的代價——記美國夏洛茨維爾種族衝突事件

  夏洛茨維爾騷亂突顯美國“身份政治”挑戰

  綜述:夏洛茨維爾騷亂致美國多地加速移除邦聯雕像

+1
【糾錯】 責任編輯: 聶晨靜 張倩
新聞 評論
01002003080000000000000001110765112211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