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學子談“我們的夢想”
2018-01-22 14:24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對海外學子來説,談論未來、談論夢想,留學經歷是重要一環。在他們看來,留學讓自己的視野更加開闊,看問題更加思辨。在此背景下規劃未來,是“自己的幸運”。留學美國的熊楚鈺“希望能利用自己的幸運,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促進跨文化傳播”;留學烏克蘭的楊仕林的理想是“學更好的技術,修更好的路”……

  楊仕林:中國交通的未來有我

  楊仕林作為2018年韓國平昌冬奧會火炬手亮相發布會。

  楊仕林制作的建築模型

  從重慶的山區到內蒙古的草原,再到烏克蘭的基輔,楊仕林一步一步踏實地走過。從山裏娃到公派留學生,心中有志向的楊仕林,抓住每個機會為實現夢想而努力。

  “我小的時候想當個工程師,建漂亮的建築,就是那種很天真的夢想。”楊仕林的志向從小時候便開始萌芽,為此他也一直在努力,本科考入內蒙古工業大學讀工程專業。對建築的熱愛和能吃苦的品性讓他在學習中達到了忘我的境界:“我其實是個‘留守兒童’,我姐我哥還有我,3個孩子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自懂事起就幫家裏做農活,澆菜、施肥、收糧食……以前不像現在有機器幫忙,很多活兒都靠人力。”正是這樣艱苦的磨礪,培養了楊仕林吃苦耐勞的精神。“經歷這麼多,我覺得幹什麼都不苦。上大學時,去實驗室做實驗,我不知道什麼是累,同學對此不能理解。我在學校,不僅帶著學弟學妹做實驗,整個暑假也都留在學校做實驗,從早上8點一直做到晚上。”對專業的熱愛、對理想的堅持,堅持不懈的楊仕林漸露頭角。

  2015年,還在讀大三的楊仕林報名參加了“SOLVE FOR TOMORROW 探知未來全國青年科普創新實驗暨作品大賽”,他所在的團隊憑借一個輕便而堅固的承重結構,在安全保護命題中獲得了大學組的冠軍。第二年,他又參加大賽組委會發起的“建橋築夢 攜手同行”公益活動,為遵義附近的山區每日艱難跨越水上石墩上學的孩子們搭建一座木橋,讓山區孩子們的上學路變得平坦安全。躍然紙上的設計要變成架在湍急河流上的一座橋,親身參與工程的楊仕林感觸良多:“我們當時只是學生,有理論沒實踐,在現場看到工人們就地取材,在山上採集石塊代替石子,學到了很多,也才明白事情真正做起來有多難。” 橋落成那天,當地村民都去橋上走。當時有位90多歲的老人,豎著大拇指用方言跟楊仕林説:“你做了一件大好事,我年輕時就希望在這兒修一座橋。去對面看女兒,年輕時走石墩子還可以過去,年紀大了只能到河岸望一望就回去了。”“這座橋能讓老人和家人團聚,當時她在橋上走了10多次。”自己的設計能為鄉親們帶來實實在在的幫助,楊仕林覺得,一切都值了。

  在學習和生活中,幼時朦朧的夢想逐漸清晰起來。“衣食住行都是民生大事,我要在自己擅長的‘行’上,為大家做些實事。”楊仕林想通過繼續深造增長本領,為中國交通的未來做出自己的貢獻。他申請到了公派留學項目,去烏克蘭學習。初到陌生環境,被聽不懂的烏克蘭語包圍時,楊仕林想:“這麼難,我到底在這兒幹什麼啊?”但他不想放棄這個寶貴的機會,便咬牙堅持。隨著對語言環境的熟悉,楊仕林漸漸找回了自己的節奏。“老師誇獎我的制圖作品,還帶給同係的同學們看,我特別高興。”在專業上的出色表現重振了楊仕林的信心,他期待自己學成歸來的那天。

  應當時的大賽讚助商邀請,楊仕林成為平昌冬奧會的火炬手。出于專業敏感,他在韓國也不忘觀察:“韓國的橋梁很多,運載建築的工具都是特制的。”從山區走出的楊仕林最能體會中國鄉村的需要,他深感自己作為中國青年的責任,“我一定要好好學,把學到的技術帶回祖國”。

  幅員遼闊的中華大地上,處處都有中國青年施展拳腳的地方。心繫祖國的使命感激勵著楊仕林,也激勵著和他一樣的青年,奔向未來。

  微小的個體也需要有使命感

  現在想起來,小時候反而是我最頻繁接觸到“夢想”這個詞的時候。又或者是因為隨著時間的流逝,我面對這個詞感覺越來越平淡,越來越漫不經心了。社會似乎都習慣于鼓勵年輕人對于“夢想”的表達,我也因此一度對這個詞心生敬畏感,畢竟要大聲説給別人聽的東西,如果不夠宏大的話總是感覺不大拿得出手。不過沒有關係,因為“夢想”總歸是“以後”的事情,而“以後”總是顯得遙遠。

  然而總是有一個時間點,人就像被某個按鈕激活一樣,意識到自己要進入人生某個截然不同的階段。大學就是這樣的階段。擁有離家遠行、廣交朋友的自由,也相應承擔著學有所成的責任。確定自己未來要向何方奮鬥並不容易,畢竟一切都是可變的。作為成長在新時代的年輕人,我們相比起父輩,對于未來道路的選擇多了太多。這一切的選擇無疑在某種意義上,讓我們成為了幸福的一代。在這樣的幸福背後,我們卻又是容易迷失的。

  對我來説,夢想首先從自己出發,然後隨之升華,被賦予現實意義。開始做一件事情要根據興趣,才能持之以恒而且保持熱情。然而夢想要飛得更遠是需要燃料維持的,這個時候就會有各種其他因素加入考慮范疇:我的夢想是有意義的?能為我自己的努力賦予超出金錢的價值嗎?

  在夢想與現實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確實不是一個容易的課題,而尚未步入社會的我對此的體會不深,思考也很幼稚。但是我也會在鋪天蓋地關于“情懷”的討論中,開始反思自己:辛苦在國外求學的經歷,能帶給自己什麼呢?自己應該怎樣最大化地從中得到價值呢?

  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要讓自己出國能有所收獲,至少能夠對得起父母和他們送我讀書付出的努力。我希望留學經歷是為自己增值的,不僅僅拿回一紙證書,更能帶來眼界的開闊和思想上的通達。其次,我希望自己對這個世界有更好的認識,少一些非黑即白的假設,多一些同理心和辯證的意識。最後,我希望能利用自己的幸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促進跨文化傳播。在國外傳播客觀的中國文化,樹立中國留學生的積極形象;在國內介紹國外社會與文化的精華。而這一切都任重道遠。然而從這幾年中國留學生人數不斷攀升的事實來看,文化交流的加強是大勢所趨。因此,作為一個個體,我希望承擔起優越條件賦予自己的責任,例如理性看待缺乏交流帶來的刻板印象,並且盡己所能消除它們。

  (熊楚鈺 寄自美國)

+1
【糾錯】 責任編輯: 李夏 陳璟春
新聞 評論
01002003080000000000000001110000129796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