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北京人的菜藍子裏永遠是老三樣:大白菜、土豆、蘿蔔,尤其是大白菜,更是北京人過冬的主打菜。每年立冬前後冬儲大白菜上市的時候,成堆成堆的菜垛築成一道道胡同,大人們排起了長長的購菜長龍,孩子們則在高高的菜垛間追跑嬉戲,仿佛那裏成了他們的臨時樂園,菜站的售貨員除了收錢、搬運外,忙的就是成筐成筐地清理白菜幫子。現而今,又到了冬儲白菜上市的時候,昔日繁忙的購菜場面卻早已不見,用北京人的話講,現在冬季蔬菜吃啥有啥,誰還費勁巴拉的去冬儲白菜?
曾經作為“當家菜”、“政治菜”的大白菜,現在已經變成了百姓菜籃子裏的平常菜了。
記者 宗煥平 徐仁傑 李江濤
王思海 攝影 李文 編輯 齊雄
冬儲大白菜平淡上市
這幾天是北京冬儲大白菜集中上市的日子,但北京街頭和各菜市場堆積如山的白菜垛少了,市民排隊爭購大白菜的場面不見了。
 |
購買大白菜再也見不到排隊爭購的場面
|
記者在甘家口白堆子菜市場看到,來這裡買大白菜的人稀稀落落,而且大都只買三五棵。推着三輪車買菜的孫喜林老人買了4棵大白菜,順便還買了少量的黃瓜、西紅柿、菠菜。老人對記者説,要是以前,少説也得買一二百斤大白菜過冬,現在菜的品種多了,誰還費勁冬儲白菜。
北京市農業局蔬菜管理處的張立新説,北京冬儲大白菜不再像前幾年那樣風光,原因是曾經作為“當家菜”、“政治菜”的大白菜,現在已經變成了平常菜。
大白菜在北京素有“當家菜”之稱,過去由於冬季蔬菜供應有限,每年立冬前後,北京人每家每戶總要儲存上百斤大白菜。冬儲大白菜上市時,各菜店門口的大白菜都會堆得如小山般高,市民排隊爭購的熱鬧場面會定期出現。為確保市民必需,北京市蔬菜供應部門要不遺餘力地組織冬儲大白菜貨源。
1997年,北京市放開了對冬儲大白菜種植面積和價格的控制。由於是市場調控的第一年,北京市專門調集商業、農業等管理部門的人力成立了秋菜上市指揮部進行監督和協調。出乎意料的是,市民對此反應平靜。
此後,北京大白菜的受重視程度一年不如一年,種植面積也一直成下降趨勢。1997年,北京市大白菜種植面積約1.3萬公頃,今年則不到1萬公頃。今年全市大白菜的總産量預計7.7億公斤,比去年減少28%,預計集中上市期供應量為5.4億公斤,也比去年有所減少。
 |
北京的農貿市場和菜店裏,黃瓜、西紅柿、辣椒、菠菜、茄子等應有盡有 |
北京市農業局蔬菜管理處處長陶志強説,北京冬儲大白菜風光不再,緣於近幾年“菜籃子工程”建設的巨大成就,老百姓冬季可選擇的菜品日漸豐富,因此大白菜作為百姓“當家菜”的地位才逐年下降。現在,在北京的農貿市場和菜店裏,黃瓜、西紅柿、辣椒、菠菜、茄子等應有盡有,還能看到苤藍、翡翠菜花等“新面孔”。
陶志強介紹説,為豐富市民的菜籃子,北京市近幾年大力發展溫室、大棚蔬菜種植,僅保護地溫室、大棚蔬菜種植面積就有1.7萬公頃。全市現有300多個蔬菜品種,芹菜、香菜等30多種鮮菜已能保證日常供應。此外,海南、雲南、貴州等南方省市的蔬菜近幾年也大量涌入北京市場,目前已佔北京市鮮菜品種的5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