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话题专题

让AGI告诉GPT 科技赋能文艺才露尖尖角

时间:2024年04月28日 来源:中国文艺网微信公众号 作者:闻义枰


  “就像你如果是一位画家,但你发明不出画布。Sora就是那张画布,它被发明了出来,你的才华反而能被显现出来。唾手可得的技术可以帮你把想法叠加起来,但它并不会代替你创造出全新的想法。”

  ——人工智能科学家肯尼斯·斯坦利(来自《中国企业家》杂志《专访OpenAI前科学家:没有证据表明Sora和ChatGPT没有意识》)

  从去年的AI语言模型ChatGPT到今年的视频生成模型Sora,近两年生成式AI飞速迭代,且持续介入文艺创作活动,在丰富文艺创作手段和文艺表现形式的同时,也对传统的文艺观念、艺术形态等产生巨大影响。

  近期举办的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首次开设了“AIGC电影短片单元”竞赛,入选的23部作品聚焦科幻、现实等题材,通过运用当下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在视觉效果、叙事方式等方面展现了创作者卓越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让观众通过这些短片感受到不可抵挡的技术魅力。

  可以看出,当下日新月异的人工智能技术催生了文艺形式创新,拓宽了文艺空间,大大提升了文艺原创力。尤其是影视行业的角色造型、概念设计、分镜预览、传统视效和动漫制作等工作在生成式AI的支持下,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更令年轻从业者的创意潜力得以释放。尤其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蓝本的文艺作品,和AR、VR等人工智能技术交互融通后,为中外观众提供了理解中华美学精神、认知文化内涵、共享审美品位的沉浸式文化场景,为讲好中国故事搭建了更为全面、丰富的平台。同时,随着文艺创作者不断拓宽技术运用领域,生成式AI的语料库也会更加丰富,从而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升级和思路拓展,更好地为创作服务。

  经典港片《A计划》经由中国电影资料馆的数字修复,火山引擎的AIGC视觉大模型技术修复,最终以4K效果呈现给北影节的观众。

  然而,人工智能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文艺领域,有人兴奋于文艺创作新纪元的开启,也有人忧虑于机器运作无限逼近人类思维之后带来的存在危机。面对这样的现象,我们也更需要思考,在“AI+”时代,人的精神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滋养?文艺又应当承担什么样的职责?

  随着ChatGPT、Sora等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和使用门槛降低,互联网上的内容生产规模在原本的基础上愈加庞大。海量且碎片化的短视频、文字让信息过载、注意力缺失等成为广大互联网用户的通病,习惯了被算法精准投喂的用户留给深度内容的耐心也越来越少。比机器像人思考更可怕的,是人像机器般思考。

  △根据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 2023年12月,短视频用户规模为10.53 亿人,较2022年12月增长 4145 万人,占网民整体的 96.4%。

  文艺作品能够展现人类特有的情感、爱恨、梦想、挣扎,引发观众共情、思考,这是文艺在AI浪潮下的不可替代性。鲁迅先生说,要改造国人的精神世界,首推文艺。因此,把人们从适应性的、麻木的“机器”角色中解放出来进行感知操练,帮助人们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成为文艺在“AI+”时代必须要承担起来的职责。

  而文艺作品唤醒观众感知力的前提是创作者具有丰富的感知力。艺术的丰盈始终有赖于生活,这就要求文艺工作者做到让一切创作技巧和手段为内容服务,深入生活,实现胸怀和创意的深度对接,用温润心灵、启迪心智的作品迎接“AI+”对文艺创作带来的挑战。

  居里夫人曾说:“世界上没有令人恐惧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知之越深,畏之越浅。”如今,AI作为一种工具已经并且将持续不可避免地深入生活、影响创造,“AI+”也会成为未来最重要的生产力之一,我们不能一味抗拒AI,这就像到了电力时代还要驴推磨、人拉车;我们也不要过度依赖AI,这样做的结果无异于竭泽而渔。人工智能技术在短时间内的快速迭代告诉我们,放眼历史长河,科技赋能文艺这才只是开始,如何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未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来源:北京国际电影节、中国电影资料馆等微信公众号

(编辑:苏锐)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