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區建設創建漢豐湖國家5A級景區
漢豐湖是三峽工程蓄水後,形成的三峽庫區唯一城市內陸湖,水域面積14.9平方公里,目前是國家級4A級景區、國家水利風景名勝區、國家濕地公園。開州將按國家5A級景區標準,圍繞人文、運動、生態、休閒、康養之城,打造“山清水秀生態帶、立體城市景觀帶、人文薈萃風貌帶、運動休閒游憩帶”。
》》構建生態康養格局
一是開發高端醫療、中醫保健、康復療養、醫養結合等産品,打造健康旅游産業鏈;利用南山等優質資源,發展森林體驗、消暑旅游等康體養生、養老産業。二是以漢豐湖國家濕地公園為依託,實施濕地科普、觀光游覽項目。
-
打好運動休閒牌打造國家水上運動基地
開州漢豐湖有廣闊的水域和漫長的岸線,為水上運動和湖岸運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開州將加速連通40多公里的環湖步道,着力建成國家水上運動基地,提升漢豐湖環湖馬拉松賽、國際摩托艇公開賽等賽事活動的品牌影響力,高水平舉辦首屆“漢豐湖水上歡樂季”,舉辦漢豐湖橫渡游、鐵人三項、沙灘足(排)球和環湖自行車賽、皮划艇、龍舟賽,將漢豐湖建設為水上歡樂大世界,打造國際慢城市。
-
推進生態建設建設長江經濟帶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示範區和生物多樣性示範區
開州東裏片區擁有國家級森林公園——雪寶山,這裡有神秘傳説的秦巴古道盛景、有被稱為世界上僅存的“恐龍時代的植物活化石”崖柏,&&高山峽谷、千層高山紅葉、萬頃高山草甸令人神往;澎溪河濕地自然保護區被譽為“候鳥天堂”,每年越冬候鳥穩定在2萬隻左右;東裏河被譽為“十里清江畫廊”,開州將依託這些綠色本底,建設長江經濟帶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示範區和生物多樣性示範區。
-
挖掘城市文化符號打造文化産業園和文創産品交易區
開州是秦巴文化、巴渝文化、巴楚文化和巫文化的融合地,特別是近現代以來,以開國元帥劉伯承為代表的仁人志士形成的“紅色文化”、以17萬三峽移民為代表的帥鄉兒女形成的“移民文化”、以50萬外出務工人員為代表的開州弄潮兒形成的“創業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獨特的城市文化。開州將深度挖掘城市文化符號,把歷史、民俗注入到景區、酒店、餐館等公共場所。
開州積極推動文化與産業融合發展,策劃打造文化産業園、文創産品交易區。通過建立完善文化産業扶持政策,支持文化創意企業發展,文化産業取得了長足發展。2018年,開州漢繡、開州植物畫、木雕、漆器、角雕、文創品等近300件作品在俄羅斯聖彼得堡展出,受到俄羅斯民眾廣泛喜愛。
此外,開州推出“魁星點鬥”“國學吟唱”“開州登高”等文化節目,建設“文化開州、書香之城”,不斷提升文化軟實力和核心吸引力、競爭力。
-
提升城市功能大數據智能化推進“四城同創”
開州成立“5+11+N”(5個區級分管&&領導、11個主體部門單位、N個配合單位)的組織結構,建立城市提升聯席會議制度,提升城市功能。
》》着眼“智慧便民”“四城同創”
順應大數據智能化發展趨勢,創建智慧小區,開發智慧商圈、智慧公園、智慧停車等便民功能;着眼“由美到雅”,開展文明城市、衞生城市、生態城市、食品安全城市“四城同創”,提升交通、住宿、餐飲、標誌標牌等設施的文化品位,豐富城市人文內涵、提升市民文明素質。
》》建設海綿城市
逐步推廣海綿型建築與小區建設、海綿型道路與廣場建設、海綿型公園和綠地建設,增強建築與小區、道路與廣場、公園和綠地系統的城市海綿體功能,提升城市美譽度和吸引力。
-
提速開放融合建設“兩鐵三高雙隧一港” 形成大交通格局
開州地處渝東北,無論西進重慶主城、成都,還是北上西安,不得不繞行大巴山、鐵峰山、南山等群山。目前境內對外通道只有開達、萬開兩條高速路,還沒有高速鐵路過境。
開州將加快對外開放融合,通過“兩鐵三高雙隧一港”建設,參與推動萬開雲、萬開達區域聯動協同發展,主動融入成渝城市群、“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區域發展戰略。“兩鐵”是渝西高鐵、成南達萬高鐵;“三高”是開城高速、巫開梁高速、達開萬直線高速;“雙隧”是鐵峰山隧道、南山隧道;“一港”是開州港。未來,開州將形成“東接宜昌連武漢、南融萬州連主城、西進達州連成都、北上安康連西安”的大交通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