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抓取標題
分享抓取摘要。
分享抓取圖片

重慶:闊步旅遊業發展“升級”之路

" 全域旅遊,是現代旅遊業高品質發展之匙。 "

閱讀全文
作者:邵以南

渝中半島。新華網發(重慶市旅發委供圖)

    新華網重慶5月23日電(邵以南)“好戲還在後頭。”

    5月16日,重慶市旅遊産業發展大會召開,提出“全力打造重慶旅遊業發展升級版,建設世界知名旅遊目的地,把重慶旅遊搞得紅紅火火”。

    就在當天,重慶集中簽約了一批重大旅遊招商項目。35個項目涉及29個區縣,總計金額2357億元,其中投資金額100億元及以上的有8個。

    這距離重慶上一次在2017年11月14日針對旅遊産業進行大規模招商引資,僅僅過去半年。

    “那時候人們普遍在討論這些項目何時能夠兌現,但很快又來了一波,且力度絲毫不減。”重慶大學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蒲勇健認為,宏觀政策環境往往帶來巨大的市場機會。重慶將旅遊業作為地區經濟新增長點,把旅遊業培育成為綜合性戰略支柱産業,目標堅定、思路清晰。

    投資保持強勁增勢,是重慶近年旅遊業發展的鮮明特徵。數據顯示,2012年-2016年,全市旅遊投資年均增長50%以上,在2017年達到1800億元。

    重慶市旅遊發展大會提出,要抓住一批具有標誌性、引領性、帶動性的旅遊品牌,真正讓遊客行之順心、住之安心、食之放心、娛之開心、購之稱心、遊之舒心。

    事實上,對于打好“三峽”、“山城”、“人文”、“溫泉”、“鄉村”五張牌的要求,從近兩次集中簽約的具體項目中,就能夠找到清晰印證。

    比如,渝北區“巴渝鄉愁”農旅項目,將建設鄉愁農莊、鄉愁渝村、鄉愁山林、鄉愁水岸、鄉愁田園等板塊,促進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恒大國際溫泉健康小鎮項目,在北碚區打造溫泉主題休閒養生度假産品;涪陵區北山文化旅遊度假區項目,計劃通過挖掘涪陵區歷史文化和民俗特色,打造成以地域文化為核心、文化旅遊産業與大健康産業為支撐的特色度假區……

龔灘古鎮一角。新華網發(酉陽縣旅遊局供圖)

    以豐富的旅遊資源吸引投資、推進項目落地,靠項目盤活旅遊資源、打造品牌景區,依托品牌景區引領全域化發展,進而推動旅遊品質全面升級。

    沿著這條思路,這些年重慶旅遊業漸入佳境。

    由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會、中商産業研究院聯合發布的2017中國最熱門的50個旅遊城市排行榜,重慶排名第一;

    世界旅遊及旅行理事會(WTTC)2017年10月發布城市旅遊影響數據顯示,重慶位列全球發展最快的10個旅遊城市榜首;

    攜程《2017年重慶旅遊大數據報告》顯示,重慶接待入境遊客量、接待國內遊客量、本地遊客量等多項指標增速居全國前列;

    統計數據表明,2017年,重慶接待遊客5.42億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330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3%和25.1%。其中,接待入境遊客358.35萬人次,旅遊外匯收入19.48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3.2%和15.5%,超額完成各項年度目標任務。旅遊對地方經濟發展貢獻度穩步提升,支柱産業地位進一步強化,對服務業拉動作用更加顯著。

    “全域旅遊必然依托于精品景區,沒有景區作為目標吸引物,構不成遊客的消費衝動。當然,又不限于景區,要上升到區域層面看旅遊,構建區域綜合目的地。”蒲勇健説。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重慶成功打造出南川金佛山、酉陽桃花源、萬盛黑山谷、江津四面山、雲陽龍缸等一批精品景區;創建命名市級旅遊度假區15個,其中仙女山度假區獲批全國首批17個國家級旅遊度假區之一;南川金佛山成功入列世界自然遺産,加上大足石刻、南方(武隆)喀斯特,全市的“世界遺産”達到3個。

    截至目前,重慶市A級景區224個,比2012年凈增94個,5A級景區由3個增加到8個。全市旅行社達到622家,比2012年凈增144家;出境遊旅行社95家,新增62家。全市星級飯到210家,其中五星級飯店28家。建成溫泉旅遊景區36個,獲“中國溫泉之都”和“世界溫泉之都”稱號。五星級及按五星級標準建造的內河郵輪達到27艘。

    按照計劃,到2020年,重慶精品特色旅遊線路將達到120條,全域旅遊示范區線力爭超過10個,4A級及以上標準景區達到120個。“十三五”期間,重慶將建成國家級、市級標準旅遊度假區30家以上,新增五星級標準遊輪總數達到30艘,建成運營溫泉旅遊景區60家,星期飯店總量突破250家。

長江三峽郵輪旅遊線路是我國最早向全球推介的兩條國際黃金旅遊線路之一。新華網發(重慶長江黃金遊輪有限公司供圖)

    做強“大都市”特色旅遊目的地、做優“大三峽”黃金旅遊目的地、做靚“大武陵”精品旅遊目的地。圍繞三大特色區域旅遊目的地建設,構建從市級到區縣、鄉鎮、村四級旅遊目的地支撐體係——全域旅遊視角下,重慶旅遊業的區域發展布局愈加清晰。

    形成東西貫通、兩側延伸的長江三峽旅遊發展格局,郵輪,是最重要的串聯工具。

    重慶長江黃金遊輪有限公司監事長、重慶水路運輸行業協會會長蔣宗金日前告訴新華網,重慶正在打造一支長江三峽遊的精品郵輪艦隊。

    長江三峽郵輪旅遊線路是我國最早向全球推介的兩條國際黃金旅遊線路之一。

    目前,長江上已有黃金係列郵輪7艘、世紀係列郵輪2艘、總統係列郵輪2艘、長江海外郵輪1艘,共12艘130米以上的超大型豪華郵輪投入運營。長江郵輪已經成為三峽旅遊最休閒、最舒適的度假旅遊選擇。

    在旅遊線路方面,目前的長江三峽豪華郵輪主要以短線精品線路為主,即重慶-宜昌(3-4天)。在此基礎上,還有重慶至武漢(5-6天)、上海(9-10天)等復合中長線路。

    2017年,長江郵輪總接待量為56萬人。其中,長江豪華郵輪的平均載客量為75%,黃金郵輪的平均載客率為82%。

    蔣宗金認為,考慮到三峽旅遊持續升級的政策支援力度和市場熱度,開發長江遊輪旅遊新産品、新線路變得很有必要。

    “一方面,持續優化重慶至宜昌的長江郵輪旅遊精品線路産品,重點包裝這一世界內河郵輪精品旅遊産品;另一方面,也要思考重慶至武漢、南京、上海等地長江全域郵輪産品。”

    長江郵輪還將著力開發重慶至三峽大壩沿線的短線郵輪旅遊産品;開發郵輪的一線遊與長江沿線的一體遊、深度遊、環湖遊産品;開發長江內河郵輪與海洋郵輪相互合作的江海聯程郵輪旅遊産品;開發長江郵輪與各旅遊區貫通的旅遊新産品。

    好線路還需好景點支撐。按照大項目大投入的要求,重慶將推進三峽港灣、萬州潭獐峽、天坑地縫、巫溪紅池壩、雲陽龍缸等兩側景區建設及旅遊資源開發,拓展旅遊腹地。加快完善一體化協調機制,著力推進奉節-巫山-巫溪長江三峽旅遊金三角一體化建設,打造具有世界吸引力的一體化旅遊精品線路、産品和旅遊環境。

萬盛奧陶紀玻璃廊橋。新華網發(萬盛經開區供圖)

    4月28日,重慶市南川區舉行“金佛山上,杜鵑花開”研學旅遊首發儀式,針對不同年齡段學生推出“紅色、藍色、綠色”三條精品研學旅遊線路,包括金佛山科學營地、昆蟲博物園、古杜鵑公園、喀斯特展示中心、古佛洞等15個研學旅遊目的地。

    “隨著市場需求逐步釋放,研學旅遊即將迎來爆發期,市場價值或超過千億,成旅遊領域新的藍海和發力點。”有業者認為。

    “旅遊+教育”,是南川全域旅遊實踐中催生的新業態。

    “把景區連成線路,把珍珠串成項鍊”。當地以核心景區:世界自然遺産金佛山為依托,串聯起“川軍血戰到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荷蘭花卉園科普教育基地、“十二金釵”四季研學基地、山王坪公園研學旅遊基地等,意圖全面打造重慶研學旅遊目的地。

    在重慶市旅遊發展顧問羅茲伯的觀察中,基于“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重慶對標建設國際知名旅遊城市,正在實現旅遊業從相對傳統而封閉的“自迴圈”,向更為開放的旅遊與農業、工業、康養、教育、體育等融合發展“旅遊+”轉變。

    重慶“網紅”景點洪崖洞,就是一個典型的“旅遊+”項目,當年有11家企業參與競標,大多是房地産企業。小天鵝集團憑借巴渝文化挖掘、商業管理、地産開發並重的理念,獲得招標方認可,拿下該項目。為完美呈現具有巴渝特色的吊腳樓風貌,設計方案做了近萬次修改,最終打造出“全國網紅”,540戶商家年營業額超過2億元。

    萬盛透過探索“旅遊+體育”融合發展,也取得良好效果。當地近年先後舉辦了“中國·重慶萬盛黑山谷杯國際羽毛球挑戰賽”“中國·重慶萬盛青山湖國際跑步節”“涼風國際塘釣積分賽”“拳力聯盟·WBO職業拳擊係列賽”“全國徒步大會重慶萬盛站”等具有國際影響力、高水準的體育旅遊賽事活動,並借機推出了體育旅遊六大精品類型、14條精品線路。

洪崖洞。新華網發(鄭浩攝)

    “是一件好事,如果人都不來,還談什麼旅遊發展?”

    如何看待今年五一假期“網紅重慶”一戰成名,成為近來業者和當地媒體互動時,繞不開的話題。

    1700多萬人次的遊客“大考”,亦測試出重慶旅遊發展中的階段特徵:一方面,産品豐富、業態多樣、規模壯大、要素健全;另一方面,尚存在發展不平衡、有效供給不充分、城市功能不完善、市場秩序有待提高等問題。

    “旅遊業是推動高品質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的重要領域。重慶擁有好山好水的自然基礎,歷史人文底蘊深厚,構成了豐富多彩的旅遊資源和得天獨厚的旅遊條件,著力打造旅遊業發展升級版,勢在必為、大有可為。”

    重慶市旅遊發展委員會副主任秦定波告訴新華網,重慶旅遊發展的“痛點”,其實也是國內許多旅遊城市的共同短板。扎實推進現代旅遊業高品質發展,全域旅遊是一把“金鑰匙”,基于這條發展路徑,構建現代旅遊體係,未來要從八個方面實現進一步突破。

    發展理念的突破。堅持全域旅遊發展理念,促進旅遊業從景點向綜合目的地轉變、從門票經濟向産業經濟轉變、從粗放低效方式向精細高效方式轉變、從封閉的旅遊“自迴圈”向開放的“旅遊+”轉變、從企業單打獨享向社會共建共用轉變、從景區內部建設管理向全域建設轉變、從部門行為向政府統籌轉變。

    體制機制的突破。過去單一部門、單個景區唱“獨角戲”的模式,已不再適宜全景式規劃、全社會參與、全産業發展、全方位服務、全區域管理的全域旅遊新需求。

    “因此,推進全域旅遊發展,需要體制機制的創新和突破,包括建立“1+3+N”旅遊綜合管理和執法體係,整合物價、商務、工商、環保、交通、質檢等多部門力量,形成齊抓共管局面。”秦定波説。

    “旅遊+”的突破。旅遊業具有“一業興帶來百業旺”的拉動力、融合力和整合作用,因此全域旅遊更多要從多産業融合發展的角度來理解,構建“旅遊+交通、體育、衛生、生態、科技、工業、農業”等融合發展,提升綜合價值。

    投融資的突破。站在全域旅遊的視角,充分激發市場活力,培育壯大旅遊市場主體,推進旅遊國企混改,積極支援旅遊企業在資本市場上市或挂牌,支援社會資本以PPP等方式參與旅遊開發建設,支援旅遊企業融資等。

    公共服務的突破。從基礎設施配套、旅遊環境、服務水準等方面著手,形成高品質旅遊體驗。

    以旅遊産品的突破。實現旅遊的有效供給。

    以品牌的突破。提升旅遊的美譽度和吸引力。

    以市場的突破。壯大旅遊産業規模。

    根據重慶市旅發委提出的2018年年度及未來5年目標,今年,重慶將力爭旅遊總收入同比增長20%以上,旅遊外匯收入同比增長12%以上。到2022年,全市實現旅遊總收入達6800億元,旅遊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10%以上,旅遊業成為全市綜合性戰略支柱産業,建成世界知名旅遊目的地。(完)

功能表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