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抓取標題
分享抓取摘要。
分享抓取圖片

【沸點】重慶釋出引才最強音

" 現在的重慶,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渴求人才。 "

閱讀全文
作者:王龍博

重慶市最新打造的統一聚才品牌“重慶英才計劃”正式發布。新華網 李相博 攝

    新華網重慶7月10日電(王龍博)“現在的重慶,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渴求人才,也比以往任何時期更能成就人才。”重慶市委組織部副部長陳全在6月的一場以引才為主題的新聞發布會這樣感嘆。

    那場新聞發布會罕見地選擇在周末舉行。關于原因,陳全表示,大周末和媒體朋友們見面,主要是想第一時間向大家介紹“重慶英才計劃”的有關情況。

    “重慶英才計劃”,是重慶市最新打造的統一聚才品牌,力圖解決此前在引才領域存在的 “散、亂、弱”等問題。

    按照“重慶英才計劃”內容,重慶將給予入選人才最高200萬的研究支援經費、創新創業示范團隊每個30萬元的支援經費;並發放人才服務證,享受配偶(子女)就業、子女入學入托等便利服務……

    僅僅一個月後,重慶引才政策再次加碼。重慶市金融監管局等多部門聯合出臺《關于為高層次人才提供“人才貸”及相關金融服務的實施方案》。根據這一方案,在渝工作的高層次人才可獲得最高2000萬元“人才貸”。

    “近期政策的密集性、含金量都是前所未有的。”一位在當地從事高層次人才引進的人力資源公司負責人説,不斷釋放引才信號的重慶,正通過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的人才政策,以期真正達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目標。

    過去一年多時間,重慶市在引才引智方面動作頻頻。包括與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等達成合作協議,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學院、重慶兩江人工智慧學院等8個合作辦學項目落地,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重慶研究院、聯合微電子中心等31個高端創新平臺加快建設,4位諾貝爾獎得主、100余名中外院士來渝交流合作等。

    “但對于正處在轉型關鍵期的重慶來説,創新仍然是亟待補齊的最大短板。”當地學者分析稱,2018年,重慶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約為1.95%,“雖然與全國平均水準的差距正逐步縮小,但可提升的空間依舊很大。”

重慶提出將實施“萬名高層次人才集聚”等10大行動。新華網發

    去年,《重慶市科教興市和人才強市行動計劃(2018—2020年)》正式印發,提出將實施“萬名高層次人才集聚”等10大行動,推動人才與發展有效匹配、教育與産業緊密對接、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等目標。

    為實現這一目標,重慶市從搭建聚才平臺、打響人才品牌、提供幹事創業舞臺等方面全面用力,加快人才集聚步伐。

    在解讀“重慶英才計劃”時,陳全也表示,重慶嚴格落實中央“不簡單以物質條件吸引人才”要求,堅持整合資源、綜合施策,通過體制機制改革,打造良好的人才發展環境,以生態優勢來吸引人才、集聚人才、成就人才。

    除了在幹事創業方面給予政策扶持外,重慶還針對高層次人才生活出臺了一係列舉措。“這是‘重慶英才計劃’的最大‘福利’。”陳全介紹説,重慶將為入選人才發放市級人才服務證,可享受職稱評審、項目申報、崗位聘用,落戶,居留簽證,配偶(子女)就業,子女入學入托,醫療“綠色通道”,以及休假療養等便利服務。並建立了市、區“一站式”服務平臺,組建專門服務隊伍,提供全程代辦服務。

    “總之,我們將根據人才需求,把更多的服務整合在‘證’上,努力營造舒心滿意環境,讓近者悅、遠者來。”陳全説。

    近日推出的“人才貸”,也被視為重慶構建人才全面支援體係的重要舉措。對于手握技術的高層次人才來説,創業創新面臨的難題之一就是資金。

    “與其他扶持措施相比,‘人才貸’具有明顯優勢。這項政策釋放了一個重要信號,那就是一個高層次人才,值得重金引進和培育。”業內人士分析稱,雖然“人才貸”並非重慶首創,但積極復制引進其他省市的成功經驗,也反映出重慶人才支援體係的開放性。

今年的“博士渝行周”活動中,重慶邀請了103名博士來渝洽談對接。新華網 李相博 攝

    7月初,來自全球74所高校的150名海外留學博士、碩士學歷人才及優秀項目團隊受邀來到重慶,這是今年“百萬英才興重慶引才活動”繼“博士渝行周”“國(境)外優秀青年人才重慶體驗月”後的第三場“請進來”實踐體驗式引才活動。

    “我們希望盡可能多的組織高層次人才來重慶看看。”一位活動協辦方的工作人員表示,在重慶市相關部門支援下,暑期還將有100位重慶市范圍外的全國知名高校應屆畢業生來見習交流,“‘築巢引鳳’要有長遠眼光,哪怕只是讓這些高層次人才對重慶有個好印象也是有意義的。”

    業內人士認為,傳統引才思路往往認為人才跟著産業走,只要創新平臺布局完成,人才就會自然集聚。但以人工智慧、雲計算等為主的新經濟發展中,似乎正呈現出産業跟著人才走的趨勢。“也就是説,那些對人才有吸引力的城市,往往會率先催生出新業態、新動能。”

    在今年的“博士渝行周”活動中,重慶邀請了103名博士來渝洽談對接,結果有56名博士最終與重慶成功簽約。

    “當下的重慶有適合優秀人才成長的土壤。” 經過考察,來自西南財經大學的博士唐嘉尉在近日的一場對接會上與重慶一所高校簽訂了就職協議。

    在引才的同時,重慶也重視育才。積極支援高等學校設置本科、高職(專科)大數據智能化專業,本科高校理工類專業在校生比例達42.9%。鼓勵支援重慶大學、重慶郵電大學等高校與阿里巴巴、騰訊等知名企業合作共建大數據、人工智慧為主的二級學院21個,立項建設大數據智能化特色專業點43個。

    此外,重慶還充分利用本次高校豐富的創新資源,構建優良的創新生態係統。目前,已啟動建設重慶大學、西南大學、重慶醫科大學等6個創新生態圈,半年時間就簽約引進國內外創新項目80個,新型醫療産業鏈公司14個,生物醫藥創投基金4支、總規模21億元。

    “當前的重慶人才政策,以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為目標,爭取讓各類人才在重慶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陳全表示。(完)

功能表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