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抓取標題
分享抓取摘要。
分享抓取圖片

重慶:外貿釋出復蘇“強信號”

" 可以明顯感覺到,重慶的進出口貿易正在逐步恢復。 "

閱讀全文
作者:王龍博

   

3月10日,陸海新通道首次開行青海鐵路箱下海出境專列。新華網發(丁恬越 攝)

    新華網重慶3月12日電(王龍博)“最近,關區收到的申報報關單量呈現逐旬增長的態勢。”重慶海關一位負責人説,可以明顯感覺到,重慶的進出口貿易正在逐步恢復。

    受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和春節假期延長等因素影響,今年前2月重慶外貿進出口總值較去年同期下降18.3%。産能跟上不上導致的履約困難一度讓部分企業非常焦慮,“智能終端産業背後是全球化的産業協作,之前停産半個月,企業面臨訂單無法完成的危險,確實非常著急。”重慶廣達有限公司資深經理張治亮説。

    作為外商在西部的重要投資地,重慶市2019年實現外貿進出口總值5792.8億元,在中西部18省市中排第2位。疫情發生以來,為幫助外貿企業加快復工復産,保訂單、保市場、保份額,重慶市通過打好穩外貿穩外資政策“組合拳”,在全力確保疫情防控的同時,加強分類指導和精準幫扶,加大外貿企業復工復産力度。

    “比如在分區分級精準防控中,重慶將加工貿易聚集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從高風險的主城區中單列為中風險區域,不搞一刀切’。”重慶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同時打通外貿企業復工復産的物流瓶頸,推動外貿産業鏈各環節協同復工復産。

    經過前期努力,截至3月10日,在重慶外貿份額中佔據最大比重的智能終端産業已實現全面復工開工,出口千萬元以上的重點外貿企業復工率超過90.2%。

    重慶海關相關人士表示,可以預計,隨著企業逐步復工復産和對進口料件需求的恢復,重慶外貿發展仍將保持長期向好的趨勢。

  

英業達(重慶)生産線上,工人正加緊生産。新華網發

    在重慶高新區,英業達(重慶)2月中旬實現復工,近萬名員工陸續返崗。

    主廠房二樓車間,智能化生産線運作繁忙而有序。疫情發生後,企業生産保障及時到位,在復工復産之外,産值還實現了新的增長。

    同樣處于全球電子産業鏈重要環節的惠普、廣達等重點企業,自復工以來已累計招工4.4萬人,超額完成前期招工需求。

    在兩江新區,長安福特變速器工廠的多條生産線已連續多日馬不停蹄地運轉。這個工廠生産的産品,除供應長安福特在中國的多家工廠之外,還將銷往北美洲、南美洲、歐洲以及亞洲的印度等市場。

    “在推動外資外貿企業實現復工後,我們還將持續加強服務,助力企業盡快實現産能提升,努力把時間搶回來,把疫情帶來的損失補回來。”兩江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用電量是觀察企業産能的重要指標。截至3月上旬,外向度較高的電子、汽車等産業在重慶的單日用電量已恢復到上年3月日均用電量水準,産能提升達到較高水準。

    “疫情發生以來,重慶在貿易管理、通關通檢、物流運輸、外匯結算、出口退稅、法律服務等環節進一步簡化流程,全面推行‘零接觸、不見面’服務,提升行政服務效能。”重慶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建立責任清單、“點對點”服務,確保企業第一時間復工,盡快釋放産能。

3月6日,“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重慶涪陵——廣西欽州)完成首發。新華網發

    3月6日,一列滿載精己二酸的貨運專列涪陵西站出發,經過2天左右運至廣西北部灣後,隨即換裝海運貨輪分別抵達意大利、土耳其、荷蘭。

    這是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首次開行以涪陵為始發點的貨運專列,意味著重慶的開放點位進一步增加。

    “西部陸海新通道涪陵鐵海聯運班列首發,有助于當前提振企業信心,助力復工復産。”重慶市涪陵區區長種及靈説,也有利于涪陵構建全方位、寬領域、高層次開放體係,助力內陸開放高地建設,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大戰略。

    疫情發生以來,受多國港口收緊船舶靠港規定等因素影響,全球貿易中水路運輸方式進出口出現明顯下降。但地處內陸的重慶,中歐班列(渝新歐)和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等均保持常態化開行。

    “在陸上國際貿易大通道的帶動下,重慶前2月利用鐵路運輸方式實現的進口的增長3.1倍。”重慶海關相關負責人表示。

    為確保班列常態化開行,在鐵路及海關等部門的大力支援下,中歐班列(渝新歐)創新採用鐵鐵聯運方式實現班列跨地區集貨,保證貨物在非常時期仍能正常集散分撥。

    與此同時,重慶還積極發揮自身在內陸開放中形成的部分優勢,助力其他西部省市加強民生物資保障、加快復工復産。

    疫情期間,重慶創新開通“歐洲—重慶—國內其他省市”的點對點專線,為湖南等地進口奶粉等緊缺物資。3月10日,一列來自青海的“西部陸海新通道”國際鐵海聯運班列在重慶團結村車站發車,成為重慶充分發揮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的功能定位,加強對企業的服務,在疫情期間開通的首列市外復工復産專列。

重慶兩路寸灘保稅港區海購倉裏,工作人員忙碌地打包著即將出倉的商品。 新華網 馬天龍 攝

    在重慶兩路寸灘保稅港區(簡稱重慶保稅港區)的海購倉裏,帶著口罩的工人經過體溫檢測後,站在消毒防疫後的工位上忙碌地打包著商品。不斷攀升的出貨量讓這裏的工作節奏比以往顯得更加緊張。

    與“雙十一”等節點相比,春節前後原本是跨境電商傳統意義上的淡季,但受疫情影響,大量消費行為實現從線下到線上的成規模遷移。

    2月,重慶跨境電商一線進口同比增長22.5%,其中休閒食品、化粧品增長較快。“潛在消費需求,有望繼續帶動居民生活類商品擴大進口。”重慶海關人士分析。

    業內人士稱,疫情催生的線上消費熱將發生持續性影響,甚至影響國內消費者日常的消費習慣。“重慶擁有完善的物流通道、完整的開放口岸,加上高效的通關環境和布局跨境電商試點較早等優勢,生活類商品進口市場非常可期。”

    近年來,重慶跨境電商業務發展迅速。截至目前,重慶市跨境電商備案企業達500余家,主要集中在重慶保稅港區和西永綜合保稅區,已吸引網易考拉、阿里巴巴菜鳥、唯品會、京東、小紅書等跨境電商龍頭企業全部落地重慶,行業集聚效應明顯。

 

功能表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