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中国平安首席财务官张智淳:新准则切换对公司经营没有实质影响

高改芳 黄一灵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今年是中国平安成立的第三十五周年,这一年,行业恰逢新准则切换。

  作为公司财务“掌舵人”,如何看待新准则切换影响?如何平衡降本增效和长期投入?日前,中国平安首席财务官(财务负责人)张智淳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新准则的执行不影响公司业务实质,也不会改变公司“大财富、扩养老、稳保障”的产品策略,将持续满足客户金融、医疗及养老的需求。

  公开资料显示,张智淳是一位老平安人,于1998年7月加入公司,自今年1月1日起正式出任中国平安首席财务官。

  净利润波动性降低

  今年是A股上市险企开始同步执行I9(新金融工具准则)和I17(新保险合同准则)两个新准则的首个年份。早在2018年,中国平安便已开始执行I9,并同步披露营运利润。因此,对中国平安而言,今年的新准则切换仅是新保险合同准则的切换。

  在张智淳看来,切换新准则后,中国平安资产、负债的会计计量匹配度会更高,因为资产端、负债端都会跟着当前市场利率进行波动和调整。据她介绍,新保险合同准则对寿险公司的保险合同收入影响较大,对产险影响较小。新准则下,寿险公司保险服务收入较老准则的保费收入将大幅下降,主要因为剔除了保费收入中的投资成分,且在保险服务期间内逐步确认。

  “新准则的执行只是会计准则的切换,不改变全周期利润、不影响新业务价值计算和偿付能力、不影响公司业务实质和经营策略。过往公司在财报中披露的保费收入、营运利润、营运ROE、合同服务边际还会持续披露,同时会增加新业务利润率等,投资者可以关注。”张智淳进一步表示。

  不过,在执行I17新准则的情况下,部分关键财务指标还是迎来了些许变化。

  “目前来看,新保险合同准则切换后净利润的波动性因素有所减少。”张智淳解释说,一方面保险合同负债中的合同服务边际可以吸收投资端及经营端的一些波动,再通过摊销体现在当期和未来各期,对当期利润影响较小。另一方面,新准则下传统产品贴现率变化确认在其他综合收益中,不再影响净利润。因此营运利润与净利润的调节项也不再包含折现率变动。今后两者的差异将只包含短期投资波动和一次性重大项目。

  降本增效与长期投入相辅相成

  虽然是一家险企,但中国平安在金融科技和医疗健康上的布局却毫不吝啬,近年来不断进行长期投入。与此同时,降本增效也在持续进行中。

  降本增效和长期投入犹如天平两端,企业应该如何平衡?张智淳认为,降本增效与科技投入、医疗战略布局长期投入之间并不冲突,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聚焦主业、降本增效、优化结构、制度建设’是中国平安的长期经营方针,精细化管理和科技赋能都是降本增效的途径。”张智淳称,增效才是最终目的,科技投入既可以赋能公司建立长期成本优势,也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体验进而提升公司产品服务竞争力;同时医疗的战略布局也是公司长远可持续增长、建立长期服务优势的必然选择。

  投入初见收获。截至6月末,中国平安专利申请数累计达49429项,在金融科技和医疗健康领域的专利申请数排名均为全球第一。上半年,AI坐席服务量约9.9亿次,覆盖平安81%的客服总量,智能化理赔拦截减损60亿元,同比增长33%。中国平安29.7%的新增客户来自集团医疗生态圈;享有医疗健康养老服务权益的客户对平安寿险新业务价值贡献占比超68%。

  “投入带来的改变有时候是润物细无声的,比如新准则的切换对保险公司的数据、系统、流程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但依托中国平安覆盖全流程的数字化经营体系,我们借助这个契机持续提升数据处理能力,建立更精细的模型系统,并重新整合了财务、精算、IT等运营流程,全面保障了新准则实施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张智淳进一步分析称。

  预定利率下降

  8月1日起,保险公司在售的预定利率高于3%的人身险产品正式停止销售。这也意味着,3.5%复利时代已成为过去时。

  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今年前7月,伴随着存款利率的下调,预定利率为3.5%的人身险产品的销售持续火爆,进而带动多家险企保费收入同比大增。因此,在预定利率下降后,人身险产品“尚能饭否”成为市场一大讨论点。

  对此,张智淳直言,切换前是会有一部分市场需求提前集中释放,因此短期来看,切换后人身险产品销量增速会有一定幅度的回落。不过,在市场利率不断下行的背景下,从保障性和收益性综合来看,预定利率为3.0%的人身险产品仍具有吸引力。

  谈及下半年中国平安保险产品的布局策略,张智淳称,下半年公司仍将延续“大财富、扩养老、稳保障”的产品策略,同时坚持“保险+服务”策略,满足客户财富管理、医疗及养老的需求。

  “在客户保障需求多元化的背景下,我们会提供传统型、分红型、万能型等各类产品,具体如何组合是看客户个人需求。”张智淳进一步表示。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