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银行保险各有所长 金融为壮大养老产业“添羽翼”

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孙璐璐

  12月的广西南宁市,气候舒适宜人,街道绿意浓浓,在一家名为广投颐嘉·金象苑(下称“广投颐嘉”)的养老机构,5名老人正围坐在桌子旁下棋、听歌和聊天,身旁两名看护人员陪着老人有说有笑……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养老产业的规模必将不断增长,如何用金融的力量为我国养老产业的发展“添羽翼”,也是金融行业做好五篇大文章的重要内容之一。近日,证券时报记者在南宁、佛山等地调研发现,围绕助力养老产业发展,包括银行、保险等在内的金融力量正在丰富养老金融供给,为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有温度的金融服务。

  长护险:为失能老人撑起“保护伞”

  “老有所养”是每个人的心愿,但实现老有所养既需要有人力,也离不开财力。广投颐嘉于2021年改造完成投入运营,由广西投资集团出资运营,设计床位73张,室内装修融合了中式典雅软装与日式助老的人性化设计,暖黄色的墙面上挂着书法画作和具有广西特色的工艺品,环境安宁舒适。养老院有单独的一层楼是长期护理险(下称“长护险”)专区,目前老人入住率达到九成。

  相比于普通护理区,入住长护险专区的老人通常因身体机能衰竭需要长期重度护理,这不仅对护理人员的医疗保健、康复保健等专业技能有着更高的要求,照护比(即护理人员与其所要照看老人的数量之比)也会更高,而这些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

  广投颐嘉负责人覃艺说,目前,机构已为10名享受长护险保障的老人提供了不少于两年的专业护理服务,每人每月最高可报销约1700元,可为每个家庭平均减少四分之一的资金负担。

  广投颐嘉作为南宁市长护险定点护理机构的实践,是我国养老金融发展的一个缩影。相较于主要发达国家,我国养老产业发展历经时间较短,养老金融体系仍处于搭建初期,保险以其分散风险、共济损失等优势较早布局养老领域。被称为“社保‘第六险’”的长护险于2016年开始试点,以长期处于失能状态的参保人群为保障对象,重点解决重度失能人员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所需费用,为失能老人撑起“保护伞”。

  目前,长护险已在全国49个城市试点,参保人数约1.7亿人,通过失能等级评估、享受待遇人数累计超200万人。有地方金融监管部门人士对记者表示,长护险对于保障老有所养极为重要,从海外主要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看,长护险已成为养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板块。在他看来,个人配置长护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亚于个人养老金账户,前者相比后者更具有基础保障的作用。

  银行贷款:助力养老机构挺过收支缺口期

  “把家中长者送到这边的子女多是因为平日要上班,无法时时照顾自己的父母。一些老人刚到这里时会有观念上的抵触,但没过多久就会很适应。”在广东佛山市顺德区的善耆养老院(下称“善耆”),广东省德耆慈善基金会理事长胡兴民向记者介绍着养老院的布局,这里药房、康复训练室、娱乐活动区一应俱全,整洁干净。

  不同于公立或者商业化的养老院,善耆开创了“政府主导、社会捐赠建设、市场化运作、盈利循环发展”的建设运营模式,通过政府划拨土地、社会募集善款筹办。据胡兴民介绍,一期项目于2017年投入运营,目前入住率超九成,其中,80%为半自理或失能长者。善耆建设和开办初期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社会捐赠和银行贷款,随着入住率的提高,目前日常现金流水可以实现平衡。

  银行贷款的助力,让养老院可以顺利度过运营初期的收支缺口难关。据胡兴民介绍,善耆建设规模较大,是边建设边募捐,过程中出现了资金缺口。农业银行向其发放了7000万元信用优惠贷款,定价低于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

  不以营利为目的,加之有银行提供低息贷款和社会善款的支持,善耆可以充分让利给入住长者,并完善养老服务。如今,院内设康复中心、日间托养、学习社交娱乐等功能场所,实现为活跃长者、介助长者、失能失智甚至需要临终关怀的长者提供多元化、全方位的养老服务。

  完善风险分担 发挥各类金融机构优势

  在新的养老机构投入运营的初期,因入住率不高往往会有一个阶段收不抵支,如何帮助养老机构熬过这段时期,避免养老机构因现金流短缺而“倒下”,是养老金融体系需要关注的重要环节。

  对银行来说,在现行制度下给养老机构放贷“心里会打鼓”。农业银行顺德分行行长郑庆文坦言,目前很多养老院是轻资产运营的私营机构,较难把握其信用风险,银行放贷又要严格落实风控责任,银行就会比较谨慎。

  “建议未来进一步完善相关尽职免责制度,引入担保机构,完善风险分担机制。” 郑庆文称。

  对于银行贷款支持养老产业发展的潜在方向,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建议,金融机构应积极探索对养老产业的全方位支持,重点探索开发养老社区建设改造贷款、养老机构建设改造贷款、智能化养老基地项目贷款等,打开支持产业发展的突破口。

  “总体来看,当前养老金融的路径有待清晰,产品和服务的碎片化有待统筹,资源投入有待提高,产品供给和创新力度有待加强,金融同业合作水平有待提升。”曾刚称,在我国分业监管和分业经营的金融格局下,各类金融机构各有所长,商业银行在个人和公司客户、产业项目等方面有优势,保险公司在养老产品和长期投资方面有优势,基金和证券公司在权益性投资方面有优势,理财公司在固定收益类投资方面有优势,信托公司在产品和养老服务方面有优势,不同类型机构在产品和服务创新方面,有必要深化合作与协同,实现牌照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