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补短板提质量 保险业更好发挥减震器、稳定器功能

韩宋辉 上海证券报

  助力金融强国建设,保险业需要发挥好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人身险司、财产险司(再保险司)、资管司分别发文,详细阐述了下一阶段保险业更好服务社会民生和实体经济的着力点。

  业内专家表示,金融监管总局相关部门从保险业务、保险资金两端深入剖析了当前阶段社会各领域的主要保险保障需求和长期资金需求,通过补短板、提质量,更好发挥保险业的减震器、稳定器功能。

  人身险业重点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

  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养老保障需要,是人身险业未来一段时间服务民生的主要发力点。金融监管总局人身险司近日的发文主要围绕做好养老金融这篇大文章展开,提出“奋力推动商业养老保险高质量发展”。

  充分发挥保险的长期储蓄、长期投资和养老风险管理优势。目前,保险业已经形成了商业养老金、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等多元化的养老保障供给。据金融监管总局披露,商业保险年金已超过6万亿元,覆盖9700万人,为11%的中青年人提供补充养老保障;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启动两年多来,已积累养老准备金超过106亿元;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产品为老年人群体提供风险保障超过3000亿元;“保险+养老社区”提供的补充性养老服务,目前已建成运营养老社区30多个,运营床位超过2.8万张。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快,养老保障供给质量还需进一步提升。金融监管总局人身险司在文中指出,不断完善养老风险管理体系,持续提升养老服务发展质效。具体包括:探索推出具有不同保障内容、收益模式,适合特定群体需求的养老保险产品和服务;优化领取期养老金的年金化领取方式;坚持普惠方向,在产品设计和业务经营中,强调低门槛、易理解、安全稳健等特点,切实提高商业养老保险覆盖面。

  中国社科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表示,在人身险产品和服务体系中,商业养老保险的“养老属性”最为突出。同时商业长期护理险、老年人健康险等聚焦老年人需求,也是广义商业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快,我国养老保障还有很大提升空间,通过监管部门的引导,商业养老保险领域将加快产品创新与服务供给。

  财产险业围绕科技、绿色重点发力

  随着我国经济高质量转型,社会经济各领域的风险暴露和风险需求逐渐提高,财产险业需要更好发挥社会风险管理能力,以服务好国民经济各领域。

  据金融监管总局披露,2023年前11个月,财产险公司实现原保费收入1.46万亿元,同比增长7.06%;赔款支出9483亿元,同比增长18.15%。目前,财产险业已形成车险、责任险、农险、工程险等多元供给,有力服务了汽车、安全生产、农业、工程等各个领域的实体企业和相关人员。

  随着社会风险偏好降低,国民经济各领域的保险保障需求将进一步释放。金融监管总局财险司(再保险司)在发文中指出了财产险业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具体包括:完善首台(套)、新材料保险补偿政策,完善科技保险业务统计制度,搭建绿色保险标准体系,加快发展气候保险,有序推广综合性巨灾保险试点,优化农业保险发展环境,加强网络安全风险管理。

  王向楠表示,科技保险、绿色保险、网络安全保险都是创新型险种,目前行业还在探索中。但随着经济社会各领域持续推动科技创新、绿色转型,相关保险需求进一步释放,财产险相关保障供给需要加大。

  “例如,企业科技研发活动常伴随高风险,包括知识产权纠纷、技术失误、设备故障等。”王向楠说,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财产险业应根据科创产品的风险特征,针对性设计涵盖责任、财产损失、保证等风险保障的综合性产品。

  保险资金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保险业务在服务国计民生的同时,沉淀了大量保险资金。据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截至2023年11月末,保险业资金运用余额为27.30万亿元。

  这些资金大量投向实体经济,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长期活水。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近日撰文表示,近年来,保险资金持续加大对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的支持力度,丰富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资金供给,改善实体经济的融资结构。截至目前,保险资金累计为实体经济提供中长期资金超过20万亿元,特别是近10年间增长了约4.5倍。

  下一步,保险资金要利用其长期特征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金融监管总局资管司在发文中提到,要充分利用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稳健投资特点,为实体企业发展提供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助力实体企业转型升级。

  保险资金如何做好长期资本、耐心资本?王向楠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增加对长期、稳定回报项目的投资,如基础设施、可再生能源和高新技术企业等,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持续支持;二是在二级市场投资优质上市公司,促进资本市场稳健发展。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