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外商独资公募中国业务版图持续扩大 施罗德基金旗下两只产品先后获“准生证”

王思文 证券日报

  近日,施罗德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施罗德基金”)对外宣布,旗下首只公募产品施罗德恒享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日前已拿到“准生证”,即将进入发行阶段。此产品为一只债券型基金,或将为投资者提供相对平稳的投资体验。

  2023年11月13日,《证券日报》记者从施罗德基金处独家获悉,除了施罗德恒享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外,其申报的“施罗德中国动力股票型基金”也于近日获批。施罗德基金作为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公司正加速布局中国公募市场。

  选择债券型基金开启中国市场公募业务

  选择债券型基金作为其开启中国公募业务的首只产品,市场有些许意外。施罗德基金总经理张兰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透露:“我们是基于前期对本地市场的研究,结合当前市场情绪,以及本地投资者风险偏好等,以终端投资者当下的真实投资诉求为出发点,完成的相关产品设计。”

  施罗德基金表示,随着近年来利率水平走低,权益市场持续波动,不少投资者希望找到一款兼顾收益与风险的低波动产品。作为全球著名的多资产管理人,施罗德在华首只产品有望在债券收益的基础上,叠加施罗德全球领先的资产配置能力,帮助投资者在做好回撤控制的同时,把握增厚收益的机会。

  作为一家成立于1804年的百年老牌资管机构,也是一家在伦敦交易所上市的资管公司,施罗德投资集团的投资方向覆盖了全资产类别,包括股票、债券、多元资产等,截至2023年6月30日,施罗德投资集团管理规模7261亿英镑(人民币6.48万亿元)。有相关受访人士对记者透露,施罗德在中国公募市场上的布局不会绕过主动权益类投资。

  另据施罗德基金相关人士透露,施罗德基金正在搭建适合本地客户的投教和知识分享体系。

  外资公募负责人对中国市场长期看好

  截至11月13日,我国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已达9家,分别为贝莱德基金、富达基金、路博迈基金、施罗德基金、联博基金、安联基金、宏利基金管理、摩根资产管理和摩根士丹利基金,前6家为外资新设公募基金,后3家为中外合资公募通过股权转让方式转为外商独资公募基金。

  在A股市场较为低迷的时期,外资公募机构坚定布局中国,多位外资公募负责人表达了对中国市场的长期看好。

  施罗德基金首席投资官安昀表示,从静态的资产配置视角来看,当前股票市场估值具备了走强的基础,随着积极因素的逐步累积,或许会出现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此时正是加大研究和捕捉投资机会的时刻。

  除了施罗德基金之外,多家外资公募负责人也表示,在今年股市筑底阶段,A股估值已经极具吸引力。

  摩根士丹利基金对《证券日报》记者称:“A股市场过去几周已有明显反弹,这是对前期市场超跌的修复,后续依然值得乐观。明年一季度经济将随着财政发力逐步上升,市场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我们维持看好符合科技自立自强以及真正受益于AI产业高速发展的科技板块、景气度保持在较高水平且政策持续加码的高端制造板块以及业绩增速稳步抬升的医药等板块。”

  对于四季度中国市场投资展望,富达基金资产配置及多元资产团队表示:“中国股票估值极具吸引力,建议保持耐心,维持超配。”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