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頻道首頁 -- 半島新聞 -- 北方明珠 -- 焦點網談 -- 政府在線 -- 浪漫之都 -- 百年人物 --
  文化大觀
  民間傳統藝術
  曲藝
  書法
  攝影
  文化活動
  表演藝術團體
  博物館
  好吃好玩
  歷史回眸
  老照片
  古老傳説
  大連新姿
  廣場樂章

民間傳統藝術 Art  
  金州龍舞

  漢族民間舞蹈擬獸類布龍的一種。清時由江淮地區傳入大連中。舞龍高手不斷改進加工,傳承至今已有8代。金州龍舞的表演套數有:龍擺尾、龍出海、雙龍戲珠、金龍盤玉柱等27種。



  農民畫

  大連民間繪畫藝術。1988年國家文化部命名金州區、莊河為"中國現代民間繪畫畫鄉"。 金州區農民畫源於炕頭畫、墻圍畫、以及木刻、水粉畫、裝飾畫,並吸收剪紙和刺繡等民間藝術,形成了本地區農民畫的特色。新中國成立後至今,民間作者創作出大量的農民畫作品,從而引起了美術界的關注。

  莊河市農民畫是以民間喜慶為內容、融木刻、水粉畫、裝飾畫為一體,吸收剪紙和兩級為特色的民間的繪畫。莊河市農民畫的作者隊伍很大,普及面廣,水平較高,且有樸實、濃郁的鄉土氣息。曾多次參加全國、遼寧省和大連市 民間繪畫展、工藝品展,並曾赴俄羅斯參展。

  遼南影調戲

  以遼南皮影戲音樂為聲腔的新型地方戲曲劇種。以皮影的形式,按皮影人的動作,用皮影的曲調唱腔,真人登&扮演角色演出自編的小戲,受到群眾的喜愛。清末時流入遼南地區,60年代以後,大連各地區的專業的業餘劇團改編創作了一大批優秀作品。

  木偶戲

  民間傳統表演藝術。也稱傀儡戲。清代以來遼南各地常有挑擔藝人走村串鎮,演出杖頭與布袋木偶戲。表演時,藝人倚墻作場,於幕後操縱木偶表演,或説或唱伴以動作,頗受群眾特別是青少年的喜愛。

版權聲明:

製作單位:新華社遼寧分社網絡部
本網站所刊登的新華通訊社各種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
均為新華通訊社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歡迎提供新聞線索 Email:lnwork@xinhuanet.com